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卡片     
《党员干部之友》2020,(2):48-49
生活贴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预防指南——通用预防篇(上)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2.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二、个人防护1.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相似文献   

2.
正走进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大街44号六厂家属院,看到这个平时热闹的老旧楼院里一派宁静,几名佩戴党员徽章、戴着防护口罩的工作人员领着一群人在小区里忙碌着,他们有的拿着消毒器具对小区内的垃圾桶、卫生死角等公共区域喷洒  相似文献   

3.
正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老年人应该怎么办?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倡议:1.不轻视、不恐慌,应科学防控,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2.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3.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回家后,要用洗手  相似文献   

4.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性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相似文献   

5.
正"姚三姐,你先别忙上工,过来测下体温。""36.5,体温正常。"锦屏县金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本全看了看体温枪上的数据说。2月17日,在锦屏县万亩石斛铜鼓工区石斛示范基地入口处,20多名工人有序排着队,姚本全正在给务工群众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正常、口罩佩戴正确后才可进入基地上工。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证实,病毒在人体皮肤表面可以存活9.2小时以上.尤其是男性的下巴上留有胡须,往往成为"清洁死角",病毒更易留存,增加感染风险.一些人在公共场所行走时佩戴口罩,但进餐时将口罩摘下来放在一边,或是对折后放入口袋,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正2月19日,成都高新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妨害公务案,被告人唐某某未按要求佩戴口罩,并妨碍对群众的体温测试工作,还将民警口罩扯下抓伤民警面部,唐某某最终获刑8个月。该案也成为成都首起涉疫情的刑事案件。由于处于疫情防控期间,该案通过网络远程开庭方式进行审理。在云时代,借力网络已成为各级法院的共识,他们不仅运用了各种大数据平台精准执法办案,还与时俱进地在各个环节引入直播,使法院工作更高效,也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8.
正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就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所有的法律都能够像醉驾入刑一样得到严格执行,那我们离建成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为期不远了.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醉驾入刑的规则.该规则实施以来,因醉驾入刑的人,既有官员,又有明星.交警时常半夜在马路上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醉驾,则按照既定的程序规则迅速进行处理,效果明显.现在饮酒之人,主动请代驾,或者将车辆停放原地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已经习以为常.“醉驾入刑”遏制了大量的“马路杀手”.可以说,法律执行力度最大、效果最佳的,就是醉驾入刑的规定.虽然人们对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打击“醉驾”行为的社会共识,也是醉驾入刑得到严格执行的社会基础,但“醉驾入刑”规定执行得好,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残疾女子陈宁(化名)曾因烧伤导致面部和肢体受损,她平时外出时都会佩戴口罩。2009年10月14日下午,陈宁前往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博物馆参观,她仍然戴着口罩。在博物馆里,她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当时,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政     
我省实现交通一卡通,可在全国300多城市刷卡使用近日,我省13个市(地)交通一卡通已实现互联互通。省内居民持交通联合卡,可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需再为异地公共交通出行买卡、退卡而烦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20,(2):70-70
1.科学预防疾病,不信谣、不传谣2.放假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4.咳散打喷咬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5.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揉眼6.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7.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15):72-72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倡导“135”出行方式,即一公里以内步行,三公里以内骑自行车,五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提出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作为首个启动公共自行车的国家部委,交通运输部共投入了50辆订制的自行车,车身印有“公共自行车”和“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字样。  相似文献   

14.
长期佩戴口罩给皮肤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痘痘加重、皮肤红斑瘙痒、脱屑、皮肤压痕破损等,那如何照顾好口罩下的皮肤呢?口罩下的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性、变态反应性、感染性皮肤病,以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主要是指由于皮肤受到口罩的持续性压迫和摩擦,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压痕、水疱、糜烂破损等皮肤物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用一次性塑料袋或者手套套住手进行挑选,佩戴口罩。  相似文献   

16.
1.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等;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随时更换;由于个体差异、耐受性、既往病史不同,可能存在出血、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少见并发症和不良后果,采样前应告知采集人员有鼻腔手术史、鼻中隔弯曲、血液病、咽喉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等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带领全局党员干部着力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保安全”上下大力、见实效,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早约谈提醒。指导各市迅速召集大型商超、连锁机构、批发市场、广告经营单位等,召开行政约谈会提醒告诫。指导基层开展价格监管工作,引导市场从业者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市场价格秩序平稳。实施驻点监督。指导石家庄市局成立工作专班,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派出8个督导组32人实施驻场监管。督促指导市场开办者落实市场主体责任,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要求做好佩戴口罩、登记扫码、体温检测、消毒消杀等工作。加强日常巡查。  相似文献   

18.
瑞典尽管很富有,但长期以来政府官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在瑞典,政府首相和大臣们一般都是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自己驾车上下班。他们去外地工作,常自己乘出租车去机场,一般无人迎送。首相和大臣家里,都无公务员或厨师,家务由自己料理。他们有秘书和顾问,但大量工作靠自己去做,并不依赖助手。一般企业和公司都不自己养车,接待客人就叫出租车,接待人员陪同客人须乘坐自己的车。可见,瑞典官员为政清廉之风是值得称道的。   瑞典早在 1919年就制定了反对在商业活动中行贿的法律, 1962年制定了防止公职人员受贿和腐败的法律, 197…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定律     
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所著的《帕金森定律》一书里有个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给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一个小时找明信片,一个小时选择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钟,一个多小时用来写祝词,决定去寄明信片时是否带雨伞又用去20分钟。而同样的事,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人可能花费5分钟在上班的途中就顺手做了。  相似文献   

20.
说法     
《廉政瞭望》2011,(8):65
01上班路上的车祸,是否构成工伤?案例:王某在浙江某纺织厂担任技术工。7月10日下午2时,他乘坐同事的摩托车一同去上班。不料,车未走远,就与一辆迎面开来的大卡车相撞,摩托车车主头部严重受创,而坐在后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