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集体信访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现的必然结果,法与政策的矛盾或缺位、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对信访机构职能的认识不到位、信访体制机制的多重矛盾等都是引发集体信访的原因。预防和有效处理集体信访,应当提高决策质量、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宪政视阈下当前我国信访困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红暄 《唯实》2009,(7):62-66
信访是公民和政治体系之间的政治沟通行为。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公民信访、信访工作机构不能及时化解的问题和现象。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形成这种信访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地方公共权力高度一体化;人民代表大会信息沟通通道对信访通道的挤压;信访制度自身的缺陷;中国政治文化中浓厚的“清官”情结的影响。化解我国的信访问题,必须对现行的信访制度进行改革。信访制度的改革应是渐进的。应确立“民主”、“法治”、“以人为本”的现代信访制度理念;引入人大代表接访制度和律师参与信访制度,为信访通道分流减压;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感;整合现行信访机构,借鉴西方申诉专员制度,明确信访工作机构的权利救济功能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申泽颖 《先锋队》2011,(4):43-43
近年来,沁水县坚持把信访监督作为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五管齐下”,狠抓信访稳定工作。一是拓宽信访监督渠道。由单一的信访监督向联合监督延伸,在充分发挥群众信访投诉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把信访监督融人案件检查、执法纠风和机关效能等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廉情动态,深入挖掘信访监督线索,在全县形成渠道畅通、多方结合、信息广泛的线索收集网络。二是突出信访监督重点。  相似文献   

4.
齐引山 《先锋队》2011,(1):55-55
一是建立畅通无阻的信访受理机制。规定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定点接待群众来访,同时开展“信访下乡”活动,畅通了人民群众信访的渠道,使许多发生在基层的信访问题得以“就地解决”。二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对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完善了控制重复访、越级访和信访信息报送、转办及要结果案件和跟踪信访件办结率、信访规范化建设等考核指标体系,并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5.
“信访异化”是指“行政信访管理成本递增而收效递减”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信访异化”的种种现象,审视了“信访异化”的成因,全面介绍了宁波市通过信访理念创新、信访治理创新、信访制度创新和信访路径创新,以有效破解“信访异化”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信访异化”难题的路径是信访法治化、主体平等化、维权科学化、机制最优化和治理综合化.  相似文献   

6.
尚国桦 《先锋队》2010,(7):11-12
信访案件督办工作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信访案件进行督促催办的行为。加强信访案件督办工作,对于推动查处信访案件、加快办案进度、提高办案质量、解决信访问题、发现经验做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访机构是我国收集民意的重要渠道。当前信访机构收集民意面临着一些障碍:信访机构重叠,分工不明;信访机构责重权轻,监办乏力;信访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办事效率不高;信访职能错位,“人治”色彩浓厚;信访解决机制不完善。要消除这些障碍,充分发挥信访机构收集民意职能,需着重加强五方面工作:领导干邯转变僵化维稳观;理顺各信访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大信访”体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机制;坚持法治原则,实现信访的法制化、有序化;拓宽信访渠道。  相似文献   

8.
王跃 《唯实》2011,(8):147-152
信访经历了由神秘到公开、不成文到成文、不规范到规范,由“恩赐”到“权利”演绎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信访所展现的弥补国家主流政治功能不足的作用均有或多或少的表现。目前,必须对在我国出现的信访热带来的系列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信访从根本上进入“良法”治理的轨道,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显得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我国信访制度的现实问题可以发现,体制方面的弊端是造成信访困境的根本原因,行政、司法层面的缺陷是信访洪峰出现的导火索,现行信访制度自身的特点是引发信访困境的直接原因。解决信访困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本性的措施;完善复议和诉讼是策略性手段;同时,还应推进信访制度的法制化,改革现有的信访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0.
行政信访的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治的角度来看,"信访洪峰"的出现是信访范围无限化的结果.信访作为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理应有个范围界限.这个界限,不仅可以明确行政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界限,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信访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奇  韩凤丽 《唯实》2010,(4):73-76
我国目前庞大的信访机构和对地方政府信访问题“一票否决”制度,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绊脚石。传统的信访理论经不起推敲,必须尽快取消各级信访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切实承担起监督“一府两院”的职责,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并且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机制,从而重塑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抽象的制度设计与具体信访实践两方面,客明地将信访与法治标准参照比对,辨明信访在法治社会之存没出路。最终认为,信访是回归法治终极目标的,正义、正常法治框架之下的法定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有利于创新利益表达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运行机制、群众工作方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要实现信访观念的创新,树立为民观念、畅通信访渠道;要实现信访体制的创新,建立“大信访”、完善“责任制”;要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完善信访功能;要实现信访方法的创新,注重情理兼顾、突出依法办访。  相似文献   

14.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信访制度完善的基本途径是发挥信访监督国家机关依法治理的功能;拓宽民众参与信访事项的渠道;体现信访作为中国式人权保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浅析“信访不信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雁 《福州党校学报》2010,(5):49-50,74
民众把信访看成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司法救济的手段,这就是"信访不信法"现象。"信访不信法"现象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破解"信访不信法"现象,同时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引发群众上访量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因素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包括政府信访政策、措施方面的原因,政府信访体制、信访工作方面的原因,政府发展政策、干部工作考评制度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抑制上访量,须完善信访政策,规范信访、上访秩序;理顺信访体制,创新信访工作;做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包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常态解决信访、上访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明  姚飞 《先锋队》2010,(4):25-25
信访举报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来信、来访,如何看待认识这些信访件,又如何将大量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在其监督、督促和协调下得以解决,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笔者认为,实行信访例会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8.
信访制度承担了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权利救济的功能,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的信访制度人治色彩浓厚,客观上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其制度的内在困境也日渐凸显。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重构其制度功能、整合信访组织机构、创新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完善信访制度 做好信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继超 《新长征》2009,(3):19-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完善信访制度”写入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并且定位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表明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对畅通信访渠道保障民生问题非常关注。这里的关键是要完善信访制度,只有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才能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的《信访条例》对市、县、乡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起着“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在接访过程中,一举一动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着上访群众的情绪,关系着处理问题的效果,故应做到“四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