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领导在干什么?他的职责是什么?什么时间能找到他?怎么能联系到他?这些对每个民众来说都是特别关心的事,因为有事可以找到他们。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了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向民众作出承诺,这样不仅鞭策自己好好工作,而且为民众提供了一把利剑,来帮助和监督自己努力工作,不犯或少犯不必要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时评 建言     
关于“对人民的承诺”每个领导在干什么?他的职责是什么?什么时间能找到他?怎么能联系到他?这些对每个民众来说都是特别关心的事,因为有事可以找到他们。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了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向民众作出承诺,这样不仅鞭策自己好好工作 ,而且为民众提供了一把利剑,来帮助和监督自己努力工作,不犯或少犯不必要的错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为了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每个领导干部乃至每个公务员应向民众作出承诺———为人民服务。一个政府,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职责、工作时间、联系方式张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虚心接受…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享受     
什么是真正的享受?恐怕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对我来说,真正的享受就是周末能去听场音乐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33-42
●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履历表:通往职场的护照●黄金一瞬间:做出最后的选择要入职大公司,需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招聘人员。有很多年轻朋友去求职时,只知道准备一份简历,穿一套正装就去应聘了,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需要先静下心来,在别人审视自己之前,先自己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以便对自己作一个深入的了解,从“硬件”到“软件”,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为你越是了解自己,就越接近成功。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1、什么是你的“硬件”和“软件”?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硬件”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对大多数机关干部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既有自身身份的失落,又有从事职业的变更;既有个人感情的撕扯,又有未来命运的抉择。面对日渐明朗的改革方案,众多的机关干部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打算?将怎样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近日,笔者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1)
正"幸福,是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最真实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幸福不是瞬间的美好,而是一种生活的沉淀,需要你不断地思考与自我认识。"这是民营企业家吴俊的幸福观,带着思考,他直面生活与事业中的种种挑战。你觉得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幸福之中吗?对于五年后再次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吴俊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民众来说,“产品召回”,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究竟什么是产品召回?就产品召回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1日对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的王洪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宣传部工作15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和角色的转换,他有点不知所措,心想残联能有什么大事,难道年纪轻轻的就过来养老吗?可承成想上任伊始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69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因资金和部分改造户无力盖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迟迟收不了  相似文献   

9.
归来     
<正>给我的题目是柏格理精神对我的影响——我为什么能在石门坎支教八年。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大脑不是思绪万千,而是一片空白。石门坎——新中小学于我而言是我的生命所不能承载的重量,我也曾苦苦地追问,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难以割舍?在自己列出的N个理由被一一否定后,我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石门坎让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此生来到这世界的意义。之所以以此为开场白,是因为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此生我需要穷其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的是什么,学会之后,将要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13,(11)
中国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能不能落到实地?每个人都有权利弄明白,有权利进行质询.《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第一次发出尖锐的理性质问:谁先富了起来?谁该为高房价负责?为什么存钱却成了替人抢劫自己?怎么打好中国制造的下半场?教育过度产业化危害何在?谁造出空城和鬼城?  相似文献   

11.
不少人问,地震发生后,志愿者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想了解志愿者能够做什么,首先要了解其在灾害处置过程当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哪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一、异乡与异客 人生是一个旅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旅行者,也并不总是在外在的旅途上,但他总是在内在的旅途,即生命的旅途上。生命是一个超越性结构,是含有起点、中介、终点的过程。人之为人的特征就在于总是在反思我是什么?我能成为什么?我应成为什么?“能”与“应”表明人的选择性和自为性,表明他掌握着价值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并为实现这价值而投入行动。因而他总是在旅途上。“旅途”就其隐喻意义而言,不正是个体寻找价值,实现理想的历程么?  相似文献   

13.
陈眉江 《创造》2007,(5):68-71
夏天敏无疑是成功者,他的成功在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农民的深切关注,对泥土的深情挚爱.他的成功更在于他的真诚,他的作品不矫揉造作,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不是那种瞄着什么热就写什么的功利者,不管在什么职位、获得什么声誉名望,他都将自己埋在泥土中,发芽,开花,结果.一切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灵魂的企业,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在市场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有灵魂的企业,才知道什么应该牺牲,什么应该争取。因为他追求的不是铜臭而是信念,信念是强大的。——题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哲学是否真的死了?如果它没死,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人与人,只能以真诚交换真诚,爱人之间更是这样。偷看他的电话本、跟踪他之类的做法,搞得夫妻之间像克格勃一样,对彼此有什么好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空间,也会有“开小差”的时候,将心比心,如果老公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你,你是不是会特别反感呢?——雨后  相似文献   

17.
陈孔立 《两岸关系》2002,(11):15-17
自从1991年10月13日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以后,就等于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一个“台独”党。后来的实践证明,“台独党纲”并没有给民进党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地,却引起台湾民众的很大疑虑和恐惧,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个孤儿。十七岁的时候,他离开舅父,开始独立生活。对于贫穷的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是,他试了几次,都没有如愿。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什么是心理成熟?心理成熟的确切标准是什么?每个心理专家都有自己的解释。其中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列举了10项发展任务,可视为青年人心理成熟的标准。不妨对照一下——你的心理成熟吗?  相似文献   

20.
看到本文的标题,猜想很多读者都会有如下一些疑问——包丰源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唤醒右脑是什么意思?怎么唤醒右脑?唤醒右脑有什么意义?尽管在包丰源的名字前有一串闪光的称谓:唤醒右脑理论创始人、公司总经理、上市公司顾问等等,但这并不能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他,理解他的学说。好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追根溯源总能找到其来路和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