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杨文波 《奋斗》2005,(12):25-25
兰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经济发展最困难时期,以亚麻为主的工业企业大部分停产,工业经济陷入低谷,几乎成为无工之县。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县委、县政府以谋求全县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树牢经营理念,以开发亚麻产业为切入点,适时谋划推进了“中国亚麻城”建设,短短3年时间,兰西亚麻产业迅速崛起,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兰西亚麻产品遍布国内大中城市,年交易额达5亿元,并打入东南亚、欧盟、美洲、澳洲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的兰西亚麻产业集群2001年以来,兰西县委、县政府顺应国际市场亚麻生产能力“西锭东移”的大趋势,特别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和扶持全民创业,催生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兴产业——亚麻汽车坐垫编织,并由此带起了原料加工、纺织、编织、刺绣、亚麻设备生产营销、物流等相关产业集群。在全省国有大中型亚麻企业“全军覆没”之际,他们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3.
杨文波 《奋斗》2008,(1):50-51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依托“中国亚麻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牢牢抓住亚麻产业工农关联大、劳动力密集、创业门槛低、既富民又富县的比较优势,举全县之力建设“中国亚麻城”,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做麻、全民创业、加快民众脱贫、财政解困的路子。经过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廖可贵 《世纪桥》2007,(6):66-67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必由之路,而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是武汉旅游企业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可行性入手,在分析了武汉当前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对于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而言,良好的产业环境是保证;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链是基础;品牌旅游企业和特色旅游产品是关键;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智力要求。综合上述要素,武汉才能创建具有强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当前新的理论热点。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壮大和发展产业集群,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揭阳工业发展新突破,打造“四大产业带”,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通行做法,内蒙古自治区确立了集中打造八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并出台规划专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产业集群建设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有产无链、有链不群、集而不群、有群不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建设质效,需要结合不同类型产业的差异特点和布局规律,因业制宜地创新产业集群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直接关系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5年以来,银川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聚焦“三新”产业,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培育和发展。经过近些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正在成为本地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银川市提出突出全产业链升级、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中国新硅都”、新型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等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为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向。  相似文献   

8.
发展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南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南昌作为欠发达城市,要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板,就必须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要以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为背景,以南昌市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进而提出加快南昌市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益阳是工业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在工业,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益阳在发展的谋划上,必须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来决策,必须以在国际分工中抢占地位为目标,立足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走出一条结构合理、效益提升、节能降耗、集群发展、多赢互利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特别是要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使全市工业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论产业集群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以往的分析着重于“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这无疑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 ,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民间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 ,从而为地方经济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奠定基础 ,为地方经济的整合和拳头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 ,为地方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整体进步奠定基础 ,最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找到有效的路径。1 产业集群的出现显著推动了国民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农村工业化。根据中国纺织…  相似文献   

11.
温州集群的利润增长和利润率不及厦门,但厦门集群的收入增长和纳税增长率不及温州。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用民营和外资的产权差异解释,而必须深入分析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根源和体制条件。尽管它们的成长都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但对中国工业的意义和贡献截然不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是温州乃至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厦门及其它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的区域并不具有这种优势。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与促进本土系统集成能力成长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需要的是植根于本土工业体系,能够持续积累产品和工程自主研发能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环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选择,而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工程。但在市场机制严重缺失的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有赖于政府环境的创新,以打造适宜于产业迅速集聚和成长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不足的问题,必须实现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整合装备制造业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建立政府工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8,(4):F0004-F0004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重庆市级工业开发园区。2003年6月18日动工,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突出大项目、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开发带动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江西省光伏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提升光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辽宁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还不完善,既有产业集群发育和成长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也有妨碍和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速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旗下的二级控股子公司,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五艘产业旗舰之一,公司在煤炭、电力、电解铝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截至2011年11月,公司资产总额248亿元,电解铝产能达到115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电解铝生产企业。拥有电力权益装机容量87.81万千瓦、控股装机容量74.95万千瓦,初步形成铝电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在"十二五"的重要发展关键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河带领公司全体员工,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夯实企业党建基础、打造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继续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王春生 《奋斗》2010,(6):43-44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依兰县实现追赶超越、冲刺全省十强县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夯实“追赶超越”的发展基础,在以下“六项重点工作”上要实现更大的突破:一、强化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扩张的更大突破。推进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扩张.强化发展动力,形成煤化工产业和新兴能源产业双轮驱动、领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冯秋萌  葛锋锐 《奋斗》2008,(4):49-50
食品产业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优先发展的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哈尔滨市发展食品产业基础较好,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产业层次总体水平不高,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有限。实现食品产业提档升级,把食品产业培育成优势产业,必须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主攻方向,建设东北重要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这是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政策导向,从哈尔滨基础优势条件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吴安 《当代党员》2008,(9):14-14
“成后来居上之事,须非同寻常之举。”招商引资既要见子打子,又不能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眼里既要见企业、见产业、见行业,更要见产业链、见产业集群,既要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要顾及左邻右舍、顾全大局、主动割爱,把自己自觉置于产业链的一环,尽量延伸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形成循环的产业圈,同时将不同类型的产业链接成产业集群,这样才能打造开放型制造业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