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社会小说作家山崎丰子的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反战思想,其中既包含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内容,又有对日本对外扩张行径的反思,深入挖掘了战争中日本国民的紧张与不安,探讨了人物内心深处对"归"的渴望,唤醒了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共识。本文以山崎的"战争三部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对贯穿于山崎文学中的反战思想进行研究,详细剖析其"归"的主题和"哀"的基调,对日本是否具有"反战文学"进行深入讨论,了解事实真相,厘清文学概念,促进日本社会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2.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开始大量涌入日本。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作为外来思想开始传入日本,并在日本文化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泽柳政太郎是日本明治与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实际教育学"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实际教育学"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现象以及与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问题。泽柳政太郎的"实际教育学"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日本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是日本教育学研究史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明治初期日本对欧美教育思想的摄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迅速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建国目标,制定了“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文明开化教育方针,并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开始了全面学习欧美教育的过程。明治初期对欧美教育的学习涉及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欧美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摄取启蒙了日本民众的思想,对明治初期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的其他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对明治初期日本所学习和摄取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探讨明治初期日本摄取了欧美哪些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并分析其主要特征。1872年学制改革是日本…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视健康教育,自四十年代起就采取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取其之长,为我所用,使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向着更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方向发展。随着学校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日本人在现代体育教育中,提出了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等体育教育思想,旨在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使体育教学能更好地结合学校教育,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所需人才。日本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有赖于日本人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7.
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实行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森有礼一起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始者”。本文试就井上毅的教育思想做一全面的介绍和探析。 一 井上毅于1844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藩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幼年时即开始学习系统的儒家经典,受儒学影响很深。他所在的学堂虽然也以儒学为正统,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实学”学风,注重朱子学的“存养省察,实践躬行”的学问观。这使井上毅形成了自己的实学态度和思考方式,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井上毅已步入青年时代。系统的儒学教育和“实学”学风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忠君爱国”和“崇尚实用”的观念,面对国家兴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2000年4月我国教育部在全国选取了八个城市的小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试验工作,以期在我国推广和普及这一新生事物。社区教育在国外已经十分发达,日本的公民馆就是日本社区教育的中心设施和基地,在日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日本公民馆制度对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就日本公民馆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做一阐释。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协及其对中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日本的农协在整个亚洲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在实现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建国到现在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日本的农协对中国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介绍日本农协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日本农协的功能及其特点,最后分析对发展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是日本农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为日本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农业普及教育在经济恢复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低速发展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研究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治时期的日本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欧化主义到传统主义再到国家主义,各种教育理念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发展演变过程。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以"忠孝"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基本确立。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国内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日本明治时期各个阶段教育理念及其在不同教育理念下所制定的教育政策,进一步剖析了日本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变过程中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思想文化冲突及其融合的过程,以及各种思想与政治力量相互结合对日本近代走向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战国时代,各领主为入主京都、称霸全国,培养争霸所需的武士,萌发了“以教争霸”的思想。江户时代,这种思想演化为统治者的对外争霸和各藩通过教育竞争强藩的策略。明治时期争霸思想扎根于教育的基本问题,标志着“以教争霸”思想的形成,日本走上了“宣扬皇威”的道路。这一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积极意义,使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教育如果以“争霸”为目的,一旦走上军国主义的歧途,将不仅扭曲教育事业,而且势必自取灭亡。  相似文献   

13.
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江户时代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江户时代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而且特别重视成人之前的幼儿及青少年教育。江户时代涌现出基础教育发展的势头是在江户时代中后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普通民众日益受到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江户时代的社会稳定需要家庭以及家庭所在地区也要参与到基础教育中,全力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之士。可以说,这是一种官私学堂、家庭、地区三位一体,联合而开放的教育模式。江户时代的基础教育思想非常具有现、当代意识,解读并研究该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基础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卓  程永明 《当代亚太》2006,(12):52-57
日本企业的社是与社训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推动企业经营和进行员工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企业社是、社训是当今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日本企业的社是、社训,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树立企业形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垂加神道作为近世神道之集大成,推崇神儒妙契。但在近世神佛权威的演变中,如何解读垂加神道的神佛关系,对于理解近世初期神佛关系史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山崎闇斋的《辟异》、闇斋孙弟子跡部良显的《神道生死之说》《神道排佛说》、伴部安崇的《神道野中之清水》、若林强斋的《神道大意》,则是从生死观的角度来分析垂加神道者对佛教生死轮回观的批判以及如何构建出日之少宫生死观的最佳文本。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国家,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借鉴和学习外国经验的历史。尤其是近代的日本,更是通过"明治维新"借鉴和学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将"他们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提高到欧洲列强的水平"。…近代日本对欧美教育的借鉴大致呈现了一个由"移植与模仿"阶段到"消化与自立"阶段,再到"吸收与创新"阶段的逐渐成熟的过程。研究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总结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对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和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泽谕吉(1834—1901)作为日本明治时代的杰出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文明之父”和“日本的伏尔泰”。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他的思想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国民和政府,而且在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20世纪初期被梁启超、陈独秀、杨贤江等人介绍和传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其分类介绍和研究。如从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思想、实学思想、文明史观、资本主义现代化思  相似文献   

18.
罗振玉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清末民初新旧交替时代、对社会影响较为复杂的罗振玉,由于其晚年的保皇行为,以及"硬把日本的军阀与日本的学者等类齐观,进而又勾结日本军阀,建立伪满洲国",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因而他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教育活动及思想等也少有人注意。但作者认为,对于历史人物,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其思想变化及对社会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第一手资料,通过罗振玉的教育活动及在《教育世界》上发表的相关教育文论,来研究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渊源。罗振玉教育思想的发展,根据其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01年11月赴日考察之前为其教育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01年-1902年在日本的实地教育考察,在江苏、广东等地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使其摆脱了前期主要从译书、文论等有限空间来间接了解新  相似文献   

19.
公民馆作为日本社会教育的核心设施,在战后的日本社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为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公民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方式也日臻成熟.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其合作形态对我国的社区教育特别是社区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旺盛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西部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飞跃。与此同时 ,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西部的教育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此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历史关口 ,教育改革中的教育思想指导显得尤其重要。对此 ,我们在坚持基本路线和基本指导思想的同时 ,也可以分析国外历史上相似时期的教育思想成果和历史教训 ,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所借鉴。本文试对 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教育思潮作出初步的评析 ,以期取得有益的历史启示。一日本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 ,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