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正式组织广泛地分布于正式组织内外,虽无固定形态,但却以其独特的作用对社会管理产生着影响。以其与正式组织的关系和对社会管理的作用为标准,非正式组织可划分为积极依附型、积极独立型、中间依附型、中间独立型、消极依附型、消极独立型几类。当前,政府应在鼓励各类正式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同时,切忌忽视对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对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规约,以便整合各种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
军营非正式群体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起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军营非正式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存在的诸种类型及成因。对军营非正式群体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做好官兵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工作,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限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群体对组织、人们的行为以及心理倾向性具有很大影响。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者的目标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起正面的积极作用;而当两者相背时,非正式群体将会成为正式组织运行的障碍,甚至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对高校而言,在组织管理中应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用良好的党风、校风、学风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目标导向,通过目标管理,把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目标行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凌学武 《前沿》2006,(10):148-150
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结构中,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了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了自然的人际关系。在现代复杂社会环境中认真追踪非正式组织的发生、发展,研究其内在规律,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对现代组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学生社团(协会)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协会)具有正式和非正式团体的双重属性出发,指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协会)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从管理的原则、内容、方式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校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协会)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关鑫磊 《新东方》2022,(1):47-52
受限于各种因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对基层治理产生负面效应.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从组织任务、竞争机制、职业规划等激励因素以及工作环境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与身份认知、人际关系与社交需求等保健因素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激励因素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消除因保健因素不足产生的抑制作用的具...  相似文献   

7.
孙涛  邢红旗  徐学彬  马丽 《传承》2014,(4):126-127
在教练式引导下,积极实施大学生评优选先的个人申报制度,有助于扭转学生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创建积极、高效的工作局面,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农村非正式组织在农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通常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类。正式性组织一般是指县乡(镇)党委、县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委会等;非正式性组织则五花八门,如家(宗)族组织、宗教组织,近些年兴起的“公司加农户”组织等。非正式组织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联系,伴随着人们的态度、习俗形成的,尽管它缺少正规结构,但它有沟通信息、影响个人意愿,增进个人归属感、自尊心等功能。当前,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明显提高,农村道德教育的物质条件也显著好转,但毋庸讳言,农村道德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做得不够;农村社…  相似文献   

9.
何美然 《前沿》2010,(14):152-154
研究农地流转制度,不仅要注重正式制度和规范的探讨,也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对于农地流转影响比较大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有:公有制观念、"长官意志"、平均意识、恋土情结、村规民约、血亲及熟人基础上的人际网络结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要充分考虑各类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方面,促进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论学生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现实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校园学生组织的功能正在发生着渐进式的变化,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组织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功能强化、自我管理功能弱化,情感支持作用强化、规范约束作用弱化等趋势和特点。学生组织面临着学生需求多元化、凝聚力下降、成员关系难于调适等新的问题和挑战。建设和谐型学生组织,为学生组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学生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俊 《传承》2008,(14):72-73
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和表现形式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文明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方法。新的时代形势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组织资源及任务型组织的资源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组织资源的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任务型组织在资源需求以及获取方式和途径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很大的不同,常规组织总是被要求通过正式途径获取资源,而任务型组织则需要更多地借助于非正式途径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13.
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青年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定型定向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喜欢结群,他们常为实现某一目标和实现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行种类型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青年工作者往往只强调对青年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对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关心和指导,甚至简单地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团体。事实上青年非正式群体是广泛存在、异常活跃的青年群体。它对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青年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激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和表现形式时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文明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方法.新的时代形势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是人 ,要想搞好高校思政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来源于自身的需要 ,受行为和效果反馈作用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必须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以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自尊感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是搞好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保证。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激励的性质和内容来分 ,有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 ;按照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来分 ,有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镝  蒋雯 《青年论坛》2005,(5):55-57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非正式组织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实践,考察了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类型、特点和功能,并最终提出了五项能够有效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生工作中的正向作用,抑制和消除其负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来人口对社会治安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外来人口管理中应采取建立以暂住人口为主的群众性治安防范组织来管理外来人口 ,在管理中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的信息工作 ,改革外来人口户籍制度 ,引导外来人口有目的、有秩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军营生活日趋多边化,出现了一种独立于班、排或党、团等正式组织之外,以志趣、友谊、乡音为基本纽带而自发形式的一种团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疏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 应克服“左”的思想偏见,把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作为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必要补充。“非正式群体”中经常谈论的问题,大至国家、军队的大事,小到对人和事的评论、个人的欢乐与忧虑。无所不及,无话不谈。如果引导得好,常常能够起到思想互助、增进知识、加深友谊的作用。如若不加引导,这类“非正式群体”与“小集团”之类的  相似文献   

19.
潘惠 《公安研究》2002,(2):68-70
激励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多一点积极的肯定、赞赏,少一些消极的否定、训斥的工作方式。在收容教育工作中,激励教育能够起到积极挽救、感化被收教人员并使之顺利回归社会的作用。要激励被收教人员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其行为习惯;激励被收教人员的行为过程,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盛莉 《传承》2014,(6):66-67
非智力因素是衡量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建中,学生党员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是促进基层党建的主力军和推动者,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的希望。以非智力因素为切入点,民办高校基层党建需要在学生入党动机、组织制度建设、支委班子建设、党员自我教育方面渗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