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有关个人国际法地位的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国际人权法的角度对构成国际法主体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个人通过国际人权公约享有国际上权利,承担国际法的义务和责任。并根据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拥有一定国际求偿能力,因此应该承认个人在国际法上具备了有限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实践上分析了个人在不同国际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对某些学者所持的个人国际法主体否定论进行反思,阐述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性,认为在一定国际领域中个人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权法上个人申诉不同于国内法上个人申诉的概念,一般用“个人来文”一词代替.国际人权法上个人申诉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国际法上承认个人申诉权;其二是国际法上承认个人拥有程序行为能力;其三是个人权利在国际法上具有可诉性;其四是国家承认个人在国际法上的申诉权并接受国际个人申诉机制的管辖.  相似文献   

4.
论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国际法理论 ,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现代国际法理论则认为 ,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只能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长期以来 ,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一直被排除在国际法主体范围之外。但实践中 ,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已逐渐发展到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以国际法主体地位 ,这就对国际法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有关国际法地位的规定 ,应当被视为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国际法主体都应因其国际不法行为而承担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1999 年5 月7 日,我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使国际责任制度为国人所关注。国际法中的国际责任制度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公约。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等其他国际法主体;承担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停止不法行为和赔偿,后者包括恢复原状、补偿、满足、承诺并保证不重复等;促使责任承担的方法包括法律方法和政治方法。当一国际不法行为产生,受害者要求不法行为者承担何种形式的责任,如何让其承担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律责任理论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却意义深远。作为国际法领域的一个重要部门,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就是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问题。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国际法律责任的内容和规则也有了新的发展。在传统国际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出现了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国际损害责任)、个人造成的损害责任以及国际罪行等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此引发的国际环境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因而,加强环境犯罪的国际合作成为一种现实必要。惩治环境犯罪全球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区域性国际组织为代理人,借用代理制度为公民私权利进行有效诉讼;赋予一些绿色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国际法上的法律主体地位;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制定共同遵守的国际法新条款;在国际法中增加确定联合国在国际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和义务条款;加强环境外交和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法规范的"完整人格"关涉国际刑法的"完整人格"。《国际刑法通论》一书对国际刑法及国际刑法规范"完整人格"的论证,主要是以调整对象为基点、以战争犯罪为例证、以"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为逻辑前提进行的,其论证系统、生动。但其基点是否准确,例证是否贴切,逻辑前提是否必然成立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9.
个人国际刑事责任管辖豁免规则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人刑事责任的管辖豁免是由习惯国际法形成的一个古老的规则,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这一规则,个人代表国家实施的行为,包括代表国家发动的战争行为和危害人类的行为不受国际和外国法院的司法管辖。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强调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传统国际法中的管辖豁免规则必然受到冲击而发生新的改变,任何人犯有严重国际罪行都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践中,侵犯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损害相关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而且损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侵犯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行为是国际罪行,是国际刑法规范的对象,适用普遍管辖原则。该行为在国际法上引起国家责任,因此,从国际法角度追究相关国家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是受害国的重要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国际法到现代国际法,国际法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国家发展到国际组织、争取解放的民族、个人这样一个过程。在分析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对当代国际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这对于我们加深国际法的认识,提供了一条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外交评论》2017,(1):129-151
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产生于两个不同社会的不同法律体系,普通法理学关于法律一词的定义常不能用于国际法。国际法学者很少是法学理论家,而法理学家也很少熟悉国际法。对国际法学科而言,法理研究长期缺位。国际关系学是国际法学的基础,从国际关系的跨学科视角加以考察,国际法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法律属性的国际规则,是一种特殊的国际制度,是将部分国际制度法律化的结果。这种法律属性是近代欧洲在摆脱中世纪宗教权威进入世俗社会后,通过引入罗马法的基本法律理念和技术,模仿国内法的应用体系,借用法律规则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优势以实现国家在无政府社会中对秩序需求的产物。国际法作为国际制度的特殊部分,在一般意义上适用于国际制度研究的理论成果。国际法存在的实证法和自然法两大传统与国际制度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建构主义两大路径存在基本的对应关系,"法之理在法之外",国际制度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国际法的起源、形式、实施和变迁等法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邢爱芬 《理论前沿》2004,(11):25-26
建立国际新秩序与国际法密切相关,将国际秩序建立在什么样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关系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因此,维护和促进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当前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发展,国际上出现了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争议。次国家政府的概念及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次国家政府可以成为派生的有限国际法主体有着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我国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可以借鉴西雅图模式赋予台湾地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定的国际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5.
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范式把国际法排斥在研究领域之外,认为国际法是毫无意义的虚无主义。传统国际法研究侧重法律规范,忽略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近年来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研究出现了跨越学科,综合考查国际政治权力规范与国际法规范关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道主义法旨在为一方权力之下的武装冲突受难者提供人道主义保护 ,保护的是战争中不与军事必要相冲突的人权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一整套国际实施机制。国际人权法旨在为所有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提供平等的保护 ,它适用于任何个人和任何情势。人权纳入国际保护始于二战结束以后 ,它主要由国内法来保障。由于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在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上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容易使人们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两者是国际法的不同分支部门 ,但它们存在着交融之处 ,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萌 《外交评论》2006,66(2):101-106
联合国的国际责任能力是其享有国际人格的法律结果。尽管联合国仅具有有限的国际人格,但是这并不必然对其责任能力形成限制。作为国际法主体,联合国完全能够独立地为其不法行为承担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观念,而应当确立个人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际犯罪是国际刑法学的一个核心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犯罪的定义,存在着外延过宽、内涵不准确等问题。跨国性、涉外性、违反公约性、刑事司法协助与普遍管辖都不是国际犯罪的内在属性。国际犯罪是指由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而被国际社会普遍予以犯罪化并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国际法创设性,即因习惯国际法、条约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而被普遍犯罪化;国际禁止性,即受到国际社会普遍禁止;国际危害性,即严重危害国际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国际法的发展问题是当前国际法理论研究的重点,而国际司法机构的成立和规范发展既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国际法的发展,研究国际司法机构和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促进现代国际法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