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在毛泽东的战争观、军事认识论、战略战术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中。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铸造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精神支柱。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孕育了抗日持久战争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学术研讨会综述田越英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不久前在南昌陆军学院召开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军内外从事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3.
2003年军事法学研究涉及到了军事法基础理论以及部门军事法的各个领域,因限于篇幅,择要加以评述。(一)关于军事法制(依法治军)思想军事法制或依法治军思想是军事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2003年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毛泽东军事法制思想和江泽民依法治军思想的研究方面,发表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论文。有学者对毛泽东军事法制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认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军事法制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由六个方面构成:(1)军事法制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军事理论成就和战争指挥才能是举世公认的。他的军事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学说和哲学及其丰富的革命战争实践,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土壤,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特色的产生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借鉴和汲取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孙子兵法》系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部兵书,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兵学著作。此书虽然只有五六千言,但它舍事言理,词约义丰,内容宏博,议论深刻,举凡…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中国古代文史,并形成了一种读书治国、治军的理念。毛泽东在诠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建设的过程中,点评和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史学。他在遨游于中国古代文史时,不仅探索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妙道真经,而且借鉴了古代文史中经验教训的合理内核为社会主义军事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更是承继了古代文史中的军事建设辩证法思想,为理顺治军大业提供了理论支撑。探讨中国古代文史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话语体系构建有助于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构建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在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戎马倥偬半辈子,在战争的硝烟炮火中凝练出了自己独特的军事理论,对中国军事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毛泽东对古代军事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所体现出国防建设领域的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体系,是建国以来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在新时期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指导,要结合新环境、新情况,了解当前国际军事发展的背景、新动向,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提高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个较长时间里 ,我国曾面临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同志灵活运用军事威慑手段指导军事斗争 ,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在和平发展时期 ,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不仅获得了极大丰富和发展 ,而且指导我国在军事斗争领域取得了更大的胜利。新时期 ,尤其是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 ,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以来,我国理论界许多学者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民族文化渊源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一批成果,初步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表明了中国传统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十分广泛。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在战争观方面,批判继承了古代兵家关于战争伦理、战争认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0.
《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朱德在1938年前后思考抗日游击战争理论问题的重要文献,充分表现出来德自觉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学习精神,揭示了朱德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朱德同志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中国化进程和毛泽东军事思想逐渐成熟过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事战略指导与新中国重大军事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多年间,以毛泽东为最高统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进行过十数次规模不等、但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大军事斗争。毛泽东从战略的高度正确指导这些军事斗争。其中蕴涵着的科学理论和思想精髓,丰富和发展了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我军长远建设和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世界军事革命的发展,战争样式、战争形态都发生很大变化,对人民战争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人民战争已经过时。人民战争是以劣胜优、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加强我军质量建设、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独特优势。人民战争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人民战争是我们最宝贵的军事遗产和特有优势,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战争为根本指导思想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我们的特有优势。研究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从产生开始,就深深地打着“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1930年秋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与朱德的指挥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正确判断形势和敌我态势,确立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主张认真做好反"围剿"的政治动员等准备工作;积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化劣势为优势;抓住反"围剿"胜利后的机遇,巩固和发展苏区。毛泽东反"围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中国红军的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军队建设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继承和发扬老红军光荣传统;科技强军,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部队全面建设要符合“五句话”的总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军事社会学思想 ,形成了以全社会统一领导论为灵魂、军队与社会协调发展论为核心、维护社会稳定论和军队与社会相互团结论为两大支点的军事社会学思想体系 ,成为指导当前中国军队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基本理论 ,即江泽民军事社会学思想。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基本体系 ,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构建中国军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正确处理军内外相互关系 ,促进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它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 ,也是我军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它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 ,军事与非军事的统一 ,紧迫性与稳妥性的统一 ,既立足于中国又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陕北三战三捷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典战例,是在毛泽东亲自指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重温陕北三战三捷的战例,体悟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对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仍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一、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在十倍于我之强敌进攻面前,我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且方兴未艾的一种理论。毛泽东之所以能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对复杂的中国革命战争规律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这种了解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一系列军事思想著作之中。从当代复杂性理论视角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进行重新解读,认为此书饱含复杂性理论中的系统整体性、初值依赖性、动态发展性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建设的方略和举措主要有:一是坚持主义治军,用进步的政治精神动员组织官兵,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二是创建新型的“政党领军”领导体制,保证我军牢牢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三是坚持政治与军事的统一,政治作战与军事作战相结合,发挥总体战功能;四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创造了军民一致的好传统;五是加强民主建军,在我军内部创造出民主与集中高度统一、官兵上下紧密团结的新氛围。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辩证掌握战争本质的军事思想文化,成为建设现代化军队、打赢现代化战争的主流文化思想,完成了中国军事思想文化建设的现代转型;二是新型“政党领军”模式的建立和发展,解决了军政关系的核心问题,具有军事制度文化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三是革命战争年代武装斗争所形成的一套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新文化形成的强有力的促进力量,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四是以机动灵活的人民战争为主要特色的军事谋略文化,使传统军事谋略文化实现了革命性的升华;五是军队是一所大学校的建设理念,使人民军队在革命和战争中形成了名将辈出,战将如云的新气象。当前,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军事文化的本质不是武器装备等物质成就,而是中国人民和广大官兵思考和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的理想信念为核心要素的价值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军事文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以中华民族复兴为旗帜、发扬军队革命和拼命精神、发挥官兵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的强军目标和世界观,并且带领和影响几代人满腔热忱地围绕强军目标献身于这种世界观,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开国元勋叶剑英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我国军事院校和军事科研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担任过红军学校校长、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建国后,主抓全军的训练工作和军事科学院组建的工作。在多年的军校教育与军事科研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军事训教思想,不但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更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理论的新篇章。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与叶剑英元帅诞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