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卞 《辽宁人大》2009,(2):38-39
近段时间,一批官员因严重失职酿成重大责任事故而被问责。从山西省省长孟学农辞职,到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石家庄市委书记、市长等一批官员相继被免职;从河南登封煤矿事故后第二天市长被建议免职,到阳宗海污染事件中玉溪副市长被令引咎辞职,让我们看到失职问责已经成为监督百官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微观天下     
《当代广西》2014,(17):5-5
正"降级式问责"阻官员"悄然复出"8月11日,中纪委通报,原新疆阿克苏地委委员蒙志鹏因涉嫌违纪被调查,由副厅级降为主任科员,"降级式问责"新趋势引发公众关注。降级与免职有本质区别:一旦官员的级别降低,他只有从头开始,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原先的级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级别"跳水"挡住了官员复出的机会,凸显了国家处理违纪官员的新思路,使问责制更为灵活,更有助于将处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最近,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行“问责制”中,有6个单位的负责人被“问责”问出了问题,受到通报批评、劝诫或免职。“自实行‘问责制’以来,无功就是过,我时时刻刻感到身上有压力,‘太平官’不好当了。”当地一位领导干部这样说道。正因为有了“问责制”,如今“干部不作为,太平官照做”在大化已经行不通了。大化县制定出台的“六项问责”制度——发展问责、服务问责、稳定问责、作风问责、安全问责、廉政问责,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不作为的“紧箍咒”和“加压阀”。  相似文献   

4.
问责制下的官员免职在理论上存在性质界定的模糊、规范适用的混乱、行为归类的随意等诸多缺陷,导致这一制度难以发挥监督政府行为之功效。目前,免职作为监督政府官员行为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行。为此,厘清官员免职之性质对于问责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法,为官员免职提供规范依据;设置科学合理的免职行为基准、完善免职处分程序、拓宽免职救济路径,将官员免职行为纳入法治之轨道。  相似文献   

5.
正多名省部级领导,分别受到予以免职、责令辞职、要求引咎辞职等严厉问责;不仅有关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担责,而且现任和该负责的前任都被追责。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及有关问责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08,(3):4-4
据人民网昆明2月14日电,从3月1日起,云南省将施行《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问责办法》明确提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的依据之一。《问责办法》规范了问责的主体、方式和程序等内容,是以云南省政府名义制定的首个行政问责办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10种情形列入问责。具体的问责方式包括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及建议免职。  相似文献   

7.
原杰 《辽宁人大》2008,(9):21-21
云南“问责风暴”引来了一片叫好声。8月21日,云南省监察厅向新闻媒体通报了《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4项制度实施半年来的成效:截至8月20日,云南全省先后问责各级领导干部542人,其中厅级干部13人、县处级干部171人、乡科级干部295人;给予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问责的169人,占总数的31.18%。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0,(4):62-62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中央到各地问责办法的纷纷出台,到一批批官员被问责下马,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看来.这表明,党和国家在廉政建设以及公务员作风建设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建立和完善了以聘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推动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实行干部聘任制后,冲破了长期以来干部靠任命的传统管理模式,打破了“终身制”,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旧意识、旧观念仍有一定的市场,在社会如何对待降、免职干部以及本人如何看待被降、免职的问题上,仍存在一定误区。笔者从事企业人事管理工作,曾对近年来本企业干部降、免职情况做过一些调查。从干部被降、免职后的表现情况看,多数干部精神上虽然有些痛…  相似文献   

10.
干部问责制从“问世”到全面推行,一直备受关注,令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体现了中央全面推进问责制的决心。这一规定的出台,必然会给问责实践带来深远的影响。规范问责:从政策问责到依法问责我国的干部问责制遵循着先实践后规范,边实践边规范的路线图。从1995年的“责令辞职”开始,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从严治党唤醒责任意识7月中旬,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作为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从规定6种问责情形,到明确7种问责方式,再到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1700余字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各种失职行为被问责的官员越来越多,也出现一些被问责官员违规复出的现象,如多次复出、复出时间过短、复出理由不透明、复出过程不规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强官员问责立法、加大监督力度、扩大信息公开、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并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研究主要从问责要素分析的角度展开,基于这些研究需要进一步采取系统分析方法,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分析对象,建立"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结果"五维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当前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问责主体格局比较单一、党组织作为问责对象较为鲜见、问责情形设置不够均衡、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削弱问责结果的公信力五个方面。鉴于此,完善党内问责制应当将健全问责主体格局、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进行集体问责、设置均衡的问责情形、提高问责程序的可操作性与约束力和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作为五条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撤职记     
日前,武汉海事法院南通法庭副庭长、审判员解湘滨被依法解除了职务。鲜为人知的是:起初,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议案是免职,后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却是撤职。免职,撤职,一字之差,其中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08,(8):4-4
2008年7月3日新快报讯,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广东省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不适当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将追究行政首长责任。责任追究方式主要包括: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建议免职。  相似文献   

16.
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从规定6种问责情形,到明确7种问责方式,再到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1700余字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充分体现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制定出台问责条例,就是要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勇担历史重任的担当精神。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担当责任,做  相似文献   

17.
由权力问责到制度问责;由事故问责到行为问责;由“运动式”问责到经常性问责 14年问责探索,一朝落到纸面。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再次发出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整顿吏治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18.
刘金定 《人大研究》2007,(10):36-36
离职待任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讨论的离职待任,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未经免职的离职待任:有的等待被任命为本级政府组成人员,有的等待被选为下一级政府正职领导人员。对这种离职待任,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争论集中在免职时间上:有的认为,应当先免职再离职;有的认为,可在任新职前  相似文献   

19.
古代对官员私生活管得挺宽的:官员随便喝公酒、送公酒,会丢官;嫖娼一旦被察觉,永不录用;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的著作刊刻,然后搞摊派,人手一册,强买强卖,要被革职;到古玩铺坐坐,有雅贿之嫌,要被弹劾、免职  相似文献   

20.
网络问责,开辟了行政问责的网络视域,拓展了网络时代探讨行政问责制改革发展的理论视角。网络问责不同于传统的问责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大众性和异体性、分散性与集聚性以及便捷性和互动性。当前,我国网络问责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网络问责的效率,也严重制约了责任政府的建设进程,迫切需要加快治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