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既是我们对国际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一种认识 ,也是我们对未来现实格局的一种主张。作为一种认识 ,应该从哲学上的量和质两个层面把握多极化的内涵 :从量的方面看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中的“极”不仅具有较多的数量 ,而且具有较多的层次 ;从质的方面看 ,多极化中的“化”既是现在的趋势和过程 ,也是将来的现实和结果。而作为一种主张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有其深刻的客观依据 ,最主要的则是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和世界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李怀义 《理论前沿》2003,(23):27-28
尽管目前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遭受重大挫折,但长远看,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决定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和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一定时期的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格局的状态和特征。当前世界格局仍然处于调整过渡之中,总体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美国实力进一步下降,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崛起,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战略格局,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世界基本战略格局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多极化世界的基本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在曲折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新的分化组成,形…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观点体现了我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心,有利于争取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将促进世界各国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进行不懈努力,将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格局的转换进程.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面对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 ,在深思熟虑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精心筹划和实施中国对外战略时 ,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世界格局观”。他深入分析世界格局的基本走势 ,精辟地阐明多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架构 ;科学地揭示当今多极化的主要特征与历史意义。江泽民关于世界格局问题的重要论述 ,使邓小平“世界格局观”更加完善、全面、深刻 ,是我们观察国际战略形势和处理对外事务的正确指南。  相似文献   

7.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新的国际格局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力求在新世纪、新的国际格局中发挥优势,掌握主动,争取成为更大的赢家,蒸蒸日上发展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面临新的形势,中国正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调整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理论和规律,继承发扬传统,着眼世界和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以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并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调整后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求同存异,和平共…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从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五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是大国竞争与合作交织发展,大国关系复杂重组,国际机制变革加快,三是区域一体化明显提速,世界地缘战略重心加快东移亚洲,四是发展模式更趋多样化,五是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崛起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9.
世界格局理论是江泽民对当今世界发展走向和趋势的科学论断。他认为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管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却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妍 《外交评论》2008,(1):31-32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科技革命三大趋势深入发展,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  相似文献   

11.
新兴经济体与21世纪国际经济秩序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英 《外交评论》2011,28(3):1-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力军,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大国经济先后起飞,推动国际力量格局演进,加速多极化发展进程。后危机时期,新兴经济体前景依然看好,亚洲经济依然鹤立鸡群,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全球"新""旧"力量(美欧日与新兴经济体)、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三大经济板块(北美、西欧、亚洲)之间激烈碰撞、加速重组,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促进国际经济秩序重塑。  相似文献   

12.
论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当前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上不能迷信武力、不能执行双重标准 ,而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遵循平等互利、团结协作的原则。同时 ,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影响 ,并深刻影响到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建立在“反恐”合作基础上的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是暂时、脆弱的 ,国家间关系的彻底改善存在于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准确判断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国际战略思想。而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 ,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作出了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等一些新的判断。根据这些判断 ,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国际战略思想 :世界虽然走向多极格局 ,形势趋于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中国必须要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中国必须确立在多极化中的应有位置 ,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际关系处于复杂的变化进程中,其中和平、发展与全球化特征比较明显,整个国际格局表现为单极化与多极化的复合发展趋势。中国与当代国际体系的关系,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初20年,即中国加入社会主义国际体系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时期。中国融入当代国际体系是一个全面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学术信息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在结构上完整地包括了国际环境分析、国家利益目标规定和对外方针政策的确定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以及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国际背景中,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战略目标是为国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对外方针,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坚持全面对外开放、军事合作、全方位外交和反对全盘西化等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世界多极化为中国的 发展与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迅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适应地缘政治发展的时代背景,打破了意识形态和两极思维的禁锢,以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地缘战略为核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极化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构建,增进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开拓了本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政党国际组织的兴盛及其当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政党国际组织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了参与并影响当代国际政治的政党外交平台和国际活动舞台。它最初是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产物,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推动它在冷战结束以后不断发展。它模糊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界限,日益关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它作为新世纪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作用会不断增强,影响会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战略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 :实施全方位外交 ,注重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建设性关系 ,推动多极化进程 ,增强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20.
杨闯 《外交评论》2004,(4):22-29
本文主要论述外交决策理论的内涵、冷战后亟待解决的国际秩序论和中国应该选择和平发展安全合作的外交战略。文章认为,外交决策理论应回答世界格局、世界主要矛盾、国家定位与国家核心利益等问题。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冷战后世界两大主题没有变,但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南北关系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国家定位应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台湾问题都属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前应建设中国关于国际秩序的理论和中国外交战略理论。中国的外交战略宜提出“和平、安全、发展、合作”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