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桂辉 《人民政坛》2014,(10):38-39
<正>近年来,诸如"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社会"之类的口号时常可见,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现象仍时有发生。日前,新华社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等七种失信行为。可想而知,这样的政府非但发挥不了引导支撑作用,反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诚信,既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支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2.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政府的诚信处在社会诚信的核心、主导地位,是第一诚信。建设诚信政府,要从诚信理念、诚信制度和诚信行为和诚信监督四个方面多管齐下。加强诚信理念建设,强化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政府诚信理念,是政府诚信  相似文献   

4.
从"政府管理、百姓服从"变成"社会需要、政府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过程透明化。2012年12月23日,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奖"评选会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宁波市政府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项目,从全国40多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宁波市通过行政审批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从‘单一许可’变为‘行业准入’,从‘政府管理、百姓服从’变成‘社会需要、政府服务’,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小议诚信     
蔡红东 《政策》2003,(8):50-50
诚信属于道德概念,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用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在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是个老话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圣贤之训,"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的经商伦理,千百年来都人所共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重提又是一个新话题。现代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就是通行证,欺诈则是墓志铭。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住、一个政府、一个城市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和荣誉,但假如缺少了"诚信"这一品牌,那将是一场灾难。可以说,诚信呼唤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6.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其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示范性和推动性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诚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诚信意识,弄虚作假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缺乏公平意识,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三是缺乏守法意识,政府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缺乏服务意识,角色缺位现象仍然存在。文章提出了建构"诚信政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8月8日是温州第十四个"诚信日",我市以"诚信,一座城市的生命"为主题,立足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目标,围绕建设诚信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培育守信市民,组织开展了"8·8诚信日"系列活动,大力营造"讲诚信、守信用"的浓厚氛围,为深化"十大举措",实施"五化战略",促进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创造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改娥 《前沿》2004,(8):41-42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普遍失信的原因很多 ,但政府的信用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因此 ,要建立诚信社会 ,必须先建立诚信政府 ,从增进政府公务人员的信用观念入手 ,建立公务人员的信用档案 ,加强政府诚信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使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诚信的定心盘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张家港市紧密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特点,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新风尚,着力打造“诚信张家港”品牌,通过构筑诚信平台,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强化诚信建设的公信力。大力加强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和先导作用,这是加快诚信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6,(4):7-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用体系怎么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政府以身作则带好头,引领社会诚信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住闽全国政协委员张帆代表民进中央在大会上作题为《诚信政府领跑诚信中国》的发言,道出了建设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热烈、持久的掌声。现将发言刊登,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1.
理解诚信内涵,有助于提升主体践行诚信的自觉性,增强主体对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信任,进而形成个体诚信、社会经济关系诚信、法律关系诚信、政府行政诚信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正>在"法不责众"观念的影响下,企业对政府相关监督部门打击行业"潜规则"的决心和惩罚力度心存侥幸。肯德基终于就"豆浆门"向公众道歉,然而,近年来舆论媒体频频爆出来自社会各领域的诚信问题令人堪忧。肯德基的道歉也远远不到位,一个企业的诚信问题绝  相似文献   

13.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诚信政府建设,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实施,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升政府诚信形象,对于推动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人民日报》8月11日刊文《别让"官赖"成为诚信建设绊脚石》,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现象有所抬头,"官赖"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长期拖欠债务,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起资金"躲猫猫",致使法院的还债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政府部门本应带头讲诚信守信用,但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欠债不还,产生了新型债务关系,变成了"政府债主",成了百姓口中的"官赖"。这样的"债主",其实质就是利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诸如"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社会"之类的口号,随处可见,经常在喊,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现象仍时有发生。日前,新华社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等七种失信行为。可想而知,这样的政府非但发挥不了引导支撑作用,反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诚信是金。《论语·为政》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兀,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守信,怎么能行呢!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兀一样,如何能够走得动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规范,诚信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诚信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应承担起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征信体系。要让社会公众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诚实信用的环境氛围;要汲取传统诚信文化营养,营造诚信发展环境;要推进社会信息网络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让社会信用体系成为约束市场经济主体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7,(18):59-59
<正>哲人说:"‘匠人’的自信是一种类似无记名投票的当选,‘匠人’的荣耀在于众人赞不绝口时他却躲在墙角‘叭嗒、叭嗒’抽着旱烟。"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有成名成家的想法。只是,现实告诉我们:人人都成为名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其需求总是呈宝塔型的。  相似文献   

18.
诚信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责任感和信赖感的社会,是一个信用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社会的诚信包括公民的诚信、企业的诚信和政府的诚信,其中首先是政府的诚信。这是由政府的特殊角色和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救治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入手,提出健全诚信的四方面措施:一、依据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构筑市场经济诚信理念;二、发挥政府在构筑诚信中的关键作用;三、健全商事法律体系,保障诚信建立;四、建立和健全信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年初,钟南山院士被问及对政府部门建议办理的满意度时表示,"多数是‘不太满意’;少数是‘不满意’;‘满意’不是非常少,就没有。"钟南山进一步解释,之所以"不太满意",源于政府部门经常是原则性答复,不具体,甚至空洞。"基本上就是提出几条原则,‘收到了’、‘我们认真地研究’、‘原则上是怎么看的’、‘最后非常感谢你的关心’,就完了。给我总的感觉是,这样的答复,看了一遍以后就不想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