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文精神和文化品味,是一个城市的根基与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的资源观、价值观、标准观.只有把城市发展建立在人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真正趋向和谐,城市完美人格才有可塑造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2.
张发钦  覃萍 《前沿》2011,(23):220-223
当前,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文精神的缺位。民族地区应通过加强人文教育、发掘民族文化、营造人文环境等路径来大力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国兴  黎洁 《人民论坛》2012,(5):142-143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我们首先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梳理杭州的人文历史,把它放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国平 《观察与思考》2006,(13):16-18,20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我们首先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梳理杭州的人文历史,把它放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人文视野审视科技发展的历史,科学精神是科技史所蕴含的最基本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是科技发展的理想追求;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科技发展的源泉;恪守科技伦理是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的科技教育中,知识教育、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塑造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从而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申海龙 《乡音》2011,(7):30-30
近几年来,泊头市政协坚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既注重利用职能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又注重发挥优势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尽力,走了一条科学履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人类科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近代以来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波普尔受康德的深刻影响,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完善的科学观。关于波普尔的科学观,学术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波普尔的科学观强调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研究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进入全国首批转型城市,对我市来讲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现在,全市上下一致认为,只有转型才能发展,只有转型才有希望。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白银又好又快发  相似文献   

10.
加快实现区域经济、城市和社会转型,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大渡口区因重钢环保搬迁,处在转型  相似文献   

11.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22):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共享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核心要义,对引领当代中国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公平到共享,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所体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更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史观的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13.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8):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政协工作中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减少发展代价,降低发展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一个由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问观向以“文理之分”为特征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而艰难,但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学问观的嬗变也引发了“重理轻文”等新的问题。要树立科学学问观,必须摒弃源于经世致用思想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心态,坚持既重视科学素质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又注重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和科学传统的培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积极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物质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协调上。从本质上看,无论是城市的物质化发展还是文化性发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探讨城市与人文的关系,根本目的在于要科学、全面地认识人文文化、人文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音江城动感新区》对此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和诠释。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近年来,海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人大工作的特点和定位出发,科学确定议题,精心谋划运筹,促进了全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振峰 《前进》2007,(10):21-23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钟柳红 《当代广西》2012,(13):51-52
科学发展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科学领导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觉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科学履行领导职权、职责,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导实践活动。科学发展是科学领导的根本要求,科学领导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当前,推动科学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是各级领导干部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20.
加快实现区域经济、城市和社会转型,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近年来,大渡口区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大渡口区因重钢环保搬迁,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抓住机遇,做好经济、城市和社会转型三篇文章,加快建设"生态文化之区,生活品质之城",推动大渡口区从城郊型、基地型城区向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漂亮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