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2005年6月13日,这一天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平淡的一天,但对于我来说,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不但获得了执业律师的资格证书,而且幸运地成为北京市第一万名律师,成为北京各大媒体瞩目的焦点。同事和朋友闻讯后都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并问我的感受如何。我当然觉得非常幸运,因为承受这个幸运光环的人不论是我还是别人都是偶然的,但仍然觉得非常激动。因为,对北京律师乃至中国律师的发展来说,都是必然的。确实,获得执业律师的资格,对我个人来说只是执业生涯的开端,但成为北京市第一万名执业律师,对于北京律师业…  相似文献   

2.
掌声 《中国律师》2005,(4):22-24
今天与律师的交流非常特殊,这是“中国律师论坛”旗下的“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咱们中国人喜欢讲“第一次”,往往都是针对非常古怪的“第一次”,但对我来讲,今天的“第一次”是非常激动的第一次,能够在本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与大家交流最近的想法,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一个学者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为了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论坛的组织者,感谢每个参与论坛的律师。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在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律师本色是青年。看中国律师发展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所以说“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3.
我是以一名教授的身份与大家漫谈。北京的律师让我讲的时候,我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情,但是最后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因为这个题目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第一次报告后全国的部分报刊予以了刊载,如果再讲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这一次来天津我把第一次的内容全部推翻,除了个别材料用一用,以表示我对天津律师的尊重。我本人虽然有律师资格,但是我主要不是做律师,而主要是搞教学工作包括一些疑难案件的法律咨询。而今天的报告又不能做成一个生硬说教式的报告,所以我想的题目是“漫谈律师形象和使命”,我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第一方面律师职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9,(1):14-14
《中国律师》杂志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记得在1988年酝酿创刊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到杂志社来工作,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但实际上在创刊初期的那段时间.我有时候还经常跟杂志社的同仁们一起交流,出过一些主意、提出过一些想法。20年走过来以后,我觉得《中国律师》杂志确实是成绩非常大、业绩非常好。20年来,《中国律师》杂志宣传了我们国家的律师工作,  相似文献   

5.
1957年8月,我由新疆调回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时因“反右”斗争开始,北京户口冻结,我被暂时安排到天津第一法律顾问处任律师。不料,这一“暂时安排”,竟使我与律师工作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成为为数不多的了解天津律师工作发展全过程的人之一。我觉得我有责任将天津律师工作发展的珍贵史料记载下来,使后来的人们了解这一艰难的历史进程,从而更加珍惜作为新时期的律师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法人》2009,(6):72-72
说起吕良彪律师,我当然非常了解。在我看来,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想法、有思路、有追求的律师!我了解他的经历。他是一个做过律师、做过法官,又做律师的人。做法官时曾官至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是以让许多人羡慕与赞许。但他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一切,主动选择了老本行——律师,主动选择了新的人生攻略驿站——北京。他来到北京后,  相似文献   

7.
渴望成才的青年律师都在虚心学习大律师、名律师、好律师的经验,认真吸取他们的教训,积极探索成才之路。我也是一名执业时间不长的年轻律师,也在苦苦探索一条成才之路。十分幸运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结识了非常多的德高望重的大律师、名律师、好律师,赵光裕、高宗泽、王天举、张盈、付廷中、杨伟程,等等。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精湛的技艺,更被他们的一身正气,一种责任感,一颗事业心,一股勤业敬业精神,诚挚感染。经过冥思苦想,我体会到,律师成才的秘诀应该是:青年律师应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能力高强的人,关系广泛的人,善于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8.
我常常会收到年轻人的来信,相当一些人在信中讲述他们的困惑,希望得到帮助。前几天,我又收到一位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女孩来信,她在信中说:我有很多非常幸运的经历,但也有很多同龄人没有的痛苦,我觉得这些事情对我很残忍。我现在美国读博,我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勤奋的,但仿佛上天总是很眷顾我,所以我又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父母都为人不错,但他们关系很糟糕。我从小在奶奶家长大,所以对母亲没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他们正在法院闹离婚,因为经济问题无法解决,矛盾日益僵化。从小爸爸为我做了很多,所以凡事我总是从他的立场出发,但我觉得母亲也很…  相似文献   

9.
童松青 《中国律师》2010,(11):89-90
因为我是律师,一直对美国律师感兴趣,借着一次前往美国访学的机会,我近距离地了解了美国律师。都说美国律师口碑不好,美国每年都有相关的职业调查,对社会声誉进行排名,军人、学生、护士排位是靠前的,但保险从业人员和律师排位经常是靠后的。美国律师到底有什么特点,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供我的个人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上半年的一天,就在“非典”在北京爆发之后不久,我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的故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与人发生经济纠纷,对方不请律师,不诉诸法律,却找了一批社会人士上门讨债。这些人胆大妄为,不仅强行扣押了他的身份文件和个人财产,而且把他软禁在家中达十天之久,逼他偿还一笔有争议的债务。在此期间,他和对方谈判,并且不止一次报警,但都无济于事。后来他找机会溜出来见了一位律师。律师说可以把这件事“摆平”,开价人民币十万元,必须先付钱。这件事没有成,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信不过那个律师。找到我之前,他已经四处求告,但是处处…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我在央视参加一个特别直播节目,同时参加直播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之称的成思危先生提到风险投资确实应该有律师的参与。初听委员长此言我深感振奋,觉得在这个领域内律师的作用得到了权威的肯定;但转念一想,连律师的存在尚且需要得到认可,中国律师包括北京律师在风险投资这一领域内的影响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2.
兼职律师,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的标志之一.律师制度恢复十多年来,兼职律师同广大专职律师一道,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作为兼职律师队伍中的一员,深深懂得,对兼职律师来说,律师是兼职,护法是本职,既要履行律师职责出庭诉讼,更要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律师的护法作用,为维护本单位合法权益,完善国家法律而努力。我就是本着这个宗旨当兼职律师的。话虽这么说,但兼职律师的业务学习和工作比专职律师要艰辛的多,因为兼职律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且又多是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办案,难度自然更大。1986年我参加高教法律专…  相似文献   

13.
提起笔来,想写的似有很多,因为自己就是在从事律师职业。写点什么呢,写心目中律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写应该怎样做个好律师。这些题目与内容已经被许多名家和前辈律师诠释得非常精辟了。在这里我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写个关于律师的真实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于想从事律师职业的青年学子或者初为律师者也许会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不到40岁的律师,我可以说属于中年律师之列。要说作为一名有着14年执业经历的专职律师来说,我又可以被称为老律师。我刚刚在北京做律师时,北京市只有专职律师两百八左右,那大约是在!985年。说起我正式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专职律师的事还真是有些偶然,当然,我能够在律师这个行业里坚持14年之久,以至于至今我仍未有要脱离这个行业的念头,这可就不能说是碰巧的事了。1983年7月,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记得当年全国法律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共只有一千九百多人。我先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干部学校从事行政教学工…  相似文献   

15.
律师信箱     
《法治纵横》2014,(5):32-32
案例一: 律师你好: 我在北京一个单位工作,因后勤部调配工装的型号过大而无法穿工装,后勤部重新调配,因而晚穿3天工装,结果,我在月底领工资时少了150元。单位给我的说法就是因为我没穿工装,这合理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12,(5):13-14
获奖感言 我种过田、做过工、参过警,入党后,成为了共和国执业律师。虽曾有在中国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法院取得重大案件胜诉的业绩,但我始终坚持为基层职工群众服务。因为我没有忘记《党章》要求,“一切为了群众”,《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2009年,我荣获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党和国家对律师的重托,这是人民群众对律师的厚望。  相似文献   

17.
文静 《中国司法》2002,(10):36-36
学习法律,能为社会管理做些事情,这是许多律师的心愿。汪利民是其中幸运的一位。今年的4月4日,他通过笔试、面试及最后的考核,已经成为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新中国第一位由职业律师出任的大法官。对于汪利民,记者在以前的律师会上见过面,只是不是很熟识,印象中他是一位很不张扬的律师。这次见面,依然一脸随意自然的笑容。“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更多地把律师看成趋利团体。而希望向社会证明作为律师愿意为社会作贡献,许多律师都有这个想法。如果有机会,很多律师愿意参与。我是比较早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刘桂明 《法人》2010,(7):63-63
律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职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许多不一般故事的职业。可以说,每一位资深律师都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故事库。但是,一个执业20余年的律师却对记者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你讲”。这是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尤其是接触过本文主人公的人,显然都明白施杰律师绝非一位没有故事的律师。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不穿警服的人在场,我觉得安全多了,说话也不慌了。”16岁的小杨因涉嫌抢劫被带到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接受讯问,原本非常紧张的他因为讯问时有律师在场,觉得踏实多了。  相似文献   

20.
很多律师事务所为了加强交流都办了所刊,内容一般为新的法律、法规,本所律师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对律师实务的探讨。看上去总觉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有一本所刊,名为《君合人文》,其中有些文章题材严肃,但言语轻松诙谐。下面这篇短文是君合律师潘跃新为《君合人文》所写,文章幽默又针砭时弊,在会心一笑中,使人加深了对民主的认识,特选登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