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欧盟提出碳关税调节机制后,起初美国并不积极,且多有质疑和批评。然而,近年来,美欧在碳关税问题上开始走向合作。美国转变了对欧盟碳关税调节机制的态度,国内相关立法活动异常活跃,推出了“清洁竞争法案”,而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在加快审批程序,即将落地;双方频繁互动磋商,协调立场;推动创建国际碳俱乐部,谋求建立西方气候联盟。美欧合作加速推进碳关税合作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掌控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挤压新兴大国的发展空间。美欧碳关税合作将对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碳关税发展趋势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表示要采取碳关税措施,碳关税问题可能成为今后影响国际经贸关系的热点。国际碳关税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发达国家保障本国利益,重新布局世界经济的真实意图。碳关税实质是披着“绿色外衣”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它的出台将在贸易、产业等领域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其负面影响将尤其突出。鉴此,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有必要加强合作,并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立碳足迹标签制度是减少碳排放、规避低碳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履行大国责任的有效途径。日韩两国在建立碳足迹标签制度的过程中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如完善碳足迹认证体系、出台指导路线、设计恰当的碳足迹标签等。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可以借鉴日韩两国的共同经验。此外,将进口产品纳入碳足迹标签认证体系以及订立中日韩低碳贸易协定将有利于减少全球碳排放并促进区域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欧洲碳排放交易机制创建以来,全球碳排放交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当前全球碳市场主要包括:在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的配额碳市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易的基于项目的碳市场;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产生的减排量进入发达国家后,发达国家内部交易的京都补偿量现货与二级市场.当前碳市场在政策效果、市场监管、市场对接、国际协调等方面问题重重.虽然建立全球性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减排机制的接轨绝非易事,将涉及不同交易体系的协调、主权控制、配额分配等问题.①总体来看,建立新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和碳市场规则关系到各国和各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美欧及其他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主导权和全球碳市场定价权的争夺,将伴随全球碳市场形成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展。建立在互有所求基础上的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有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谈判,以1995年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合作范围由能源、环境、工业、标准化和关税、人力资源和投资等传统部门向经营合作与文化合作新领域拓展,取得明显效果。但双方在自由贸易谈判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乃至谈判处于停滞状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湾合作委员会或海合会)成员国缺乏一种得到欧盟认可的统一的对外关税是最主要症结之一。因此,双方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以及实施货物进出口零关税等关税优惠措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在推行关税优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CAFTA背景下,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一的泰国之间开展国际贸易以及实施零关税等关税优惠措施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出发展中国与泰国之间贸易,实施关税优惠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正在加紧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而韩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已经正式启动。研究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而且能够为中韩两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连接做好准备。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整体立法安排、监管机构设置、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监管、被监管实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置等方面都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碳排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碳排放机制,各国将面临这一体系国际化的压力。全球碳交易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有望成为后京都时代气候政策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走向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提出以欧盟碳交易体系为基础,建立全球碳市场。第一步争取在2015年建立经合组织碳市场,到2020年再将其扩大到先进发展中国家。2011年的德班会议强调了市场化减排的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自由经济区李震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建立自由经济区是其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自由经济区中,对投资者实行免除进出口关税和其他多种优惠政策,以达到引进外资、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丁隆  马晓美 《西亚非洲》2023,(6):34-57+160
随着全球气候政治环境的变化,海湾国家在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由“牵制者”转向“骑墙者”。在利益基础分析模型和选择性激励视角下,海湾国家气候政策演变是内生因素和外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其承受全球气候行动加速带来的压力、生态脆弱程度高、面临经济转型困境、国内减缓成本降低,以及提升国际形象的需要,海湾国家气候治理势在必行。为此,阿联酋、沙特、巴林和阿曼等国相继宣布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降低化石能源依赖;研发推广碳捕集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结构性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补偿碳排放。海湾国家在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初步成效。与此同时,能源系统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这将导致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减少,进而冲击海湾国家的地租型经济和食利契约,对其国际地位和国家治理带来挑战。海湾国家已开始为达到气候治理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付出努力,但因其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封闭大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部分欧美国家赋予日本的称号,表明了对日本国内市场真实开放水平的怀疑。日本商品进口市场的开放水平高于其国内直接投资市场的开放水平。关税、可视的非关税壁垒等已经很少成为日本国内市场开放的限制措施。削弱日本国内市场真实开放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日本式产业组织、企业交易惯行等不可视的市场进入壁垒。这些因素是民间企业自主行为作用的结果,所以削弱这种市场进入壁垒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2.
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日前在新加坡举行,会议提出了东盟实现零关税自由贸易的时间表。 理事会一致同意,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6个东盟老成员国会在2015年以前取消相互贸易中所有进口产品的关税,实现零关税自由贸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命令,其核心是确定判断货物原产地的具体标准。原产地规则是一国运用关税税率、数量限制、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政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宋志辉  马春燕 《南亚研究季刊》2011,(2):77-79,93,114
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特别是南亚国家中,斯里兰卡综合条件最适合四川农机企业发展。斯结束内战后,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四川企业海外投资和生产加工产品的理想选择地。目前,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正尝试在斯建立组装生产线,联合生产“川龙牌”拖拉机等农用机械,除满足斯国内需求外,利用南盟自由贸易区的地域和关税优势,逐步占领南亚市场、继而进军中东乃至非洲市场,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安第斯共同体 4国总统理事会第十三届峰会是在多极化、全球化的形势下 ,寻求合作、解决冲突、协调政策和克服内部危机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取得积极进展 ,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开放边界 ,促进自由往来 ,实行边境一体化 ;二是协调宏观经济政策 ,为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保障 ;三是为提高地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建立统一对外关税 ,实施统一农业政策 ;四是强调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以维护地区稳定 ;五是争取实现高层次的一体化 ,即与拉美其他一体化组织联手 ,参与国际谈判 ,应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与流行的看法相反,拉丁美洲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到1914年实际上实行的是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然而,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崛起时期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不同,拉美国家的高关税政策并未使其获得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机会.造成这种重大差别的主要原因除了拉美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加政府收入而非提升工业竞争力外,还在于其出口原材料、进口资本品和奢侈消费品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经济,以及对外国资本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严重依赖.通过对南北美洲经济发展过程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19世纪下半叶拉美的高关税政策有违于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等保护主义战略家的真正目的,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时期,拉美又恢复了以往依靠外国资本推动的"出口低端产品并进口高端产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它所造成的严重恶果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警示.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链接可有效增强减排实效、降低履约总成本,缓解碳泄露和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减排行动的重要方向之一。中日韩均为高排放国,促成碳排放交易体系链接将有助于实现更为雄心的减排目标。本文基于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等提出的分析框架,对中日韩碳市场链接的七大关键要素进行了兼容性评估,结果显示:中日韩已具备启动链接的一定基础,但还有诸多关键要素需要进一步协调;加州—魁北克链接体系所存差异与中日韩链接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成功实践证明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是克服差异、链接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建议中日韩链接在时间上置充足缓冲期确保各方的调整和适应;在链接的路径选择方面,可以中国作为优先链接方,在实现中日、中韩链接后再推进双边间接链接,或经过更深度地协调后达到三边直接链接。  相似文献   

18.
苏提 《东南亚纵横》2007,(10):62-65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将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必然会给双方带来机  相似文献   

19.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中国正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层面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目前中国与自由贸易区伙伴国的贸易已接近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0%。自由贸易区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通过相互实施关税优惠直至取消关税来扩大区内贸易和促进投资。企业应该随时关注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充分享譬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南非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 南非早在1914年便出台了反倾销政策,是世界上第三个制定反倾销政策的国家.①1995~2005年,南非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下称"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和本国反倾销政策,对进口产品频频使用反倾销手段,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这表现在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南非对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