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3月2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到以色列武装直升机的“定点清除”,人们还没有在这种震惊中缓过神来,4月17日晚亚辛之后哈马斯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兰提西被以色列以同样的手法“清除”。不仅如此,以色列总理沙龙不顾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依然强硬表示,将继续“定点清除”恐怖组织领导人的计划。如果说亚辛之死令人震惊,那么兰提西之死反倒让人清醒地认识到了一点:以色列动真格的了——要么将哈马斯斩尽杀绝,要么使其放弃武力抗争而变得服服帖帖。  相似文献   

2.
特点人物     
<正> 兰提西遭以色列“定点清除”以色列空军4月17日晚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及车内两名保镖身亡。这是继亚辛之后不到一个月内哈马斯又一重要领导人遭以色列“定点清除”。兰提西1947年出生于加沙地带南  相似文献   

3.
3月22日,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被以色列武装直升机定点清除,亚辛被火箭击中,被炸身亡。亚辛的死,使巴以关系成为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世人瞩目的亚辛,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瘦小的老人,身披白色的长袍,头总是无力地歪着,双目几近失明,给人以令人同情、尊敬的残疾者、宗教长者的印象,而他却是以色列最危险的敌人。1938年亚辛出生在加沙地带,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后,亚辛被赶出家园,1983年,亚辛因私藏武器被以色列判刑13年,1985年依据战俘交换协议提前获释,监狱里的恶劣条件让亚辛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双眼几乎失明。1987年,亚辛和阿齐兹…  相似文献   

4.
宇晨 《半月谈》2004,(7):79-81
在以色列总理沙龙亲自谋划下,以军3月22日晨向巴勒斯坦哈萨克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下了毒手,3枚火箭弹射向这名坐在轮椅中的老人亚辛是近年来被以色列“定点清除”的最  相似文献   

5.
域外传真     
扎哈尔接替兰提西?!4月17日晚,哈马斯加沙地带新任领导人兰提西被以色列军方暗杀后数小时,哈马斯就秘密任命了新的加沙地带领导人,尽管吸取教训的哈马斯这次对新领导人的身份守口如瓶,但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西方消息来源很快证实了哈马斯加沙地带新领导人正是现年53岁的哈马斯发言人马哈默德·扎哈尔。扎哈尔是“五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对外的公开身分是哈马斯的发言人,他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则是职业医师和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私人医生,并且还在加沙的伊斯兰大学医学系教书。自1990年以来,他就一直担任着哈马斯驻巴解的全权代表。在…  相似文献   

6.
中东两次首脑峰会刚刚落下帷幕,和平计划的承诺言犹在耳,巴以之间又接连爆发流血冲突事件:6月11日,哈马斯制造了耶路撒冷汽车爆炸事件,导致17人死亡;6月21日,以色列“定点清除”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领导人的军事行动,哈马斯在希伯伦地区的军事负责人阿卜杜拉&#183;卡瓦斯未被以色列安全部队打死。使中东两次峰会后一度出现的巴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以精确的暗杀和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闻名于世。前不久,在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等武装组织领导人的“定点清除”行动中,以色列情报机构异常活跃,屡屡制造震惊世界的血案,让人们不禁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8.
中东两次首脑峰会刚刚落下帷幕,和平计划的承诺言犹在耳,巴以之间又接连爆发流血冲突事件:6月11日,哈马斯制造了耶路撒冷汽车爆炸事件,导致17人死亡;6月21日,以色列“定点清除”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领导人的军事行动,哈马斯在希伯伦地区的军事负责人阿卜杜拉·卡瓦斯未被以色列安全部队打死。使中东两次峰会后一度出现的巴  相似文献   

9.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简称,由 "伊斯兰"、"抵抗"和"运动"三个阿拉伯语缩写而成。成立于1987年12月,创始人是谢赫·艾哈迈德·亚辛。该政治派别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 主张用武力消灭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反对同以色列媾和,主张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哈马斯拥有正式成员2万多人及下属军事组织。  相似文献   

10.
王连志 《半月谈》2003,(18):80-82
巴以关系最近经历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使人不能不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命运产生担心和忧虑。今年4月底才就任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9月6日宣布辞职。当天下午。以色列战机袭击了加沙城内的一座公寓,致使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受伤。亚辛随即宣称,以色列人和以总理沙龙将为暗杀事件付出高昂的代价。9日,以色列境内连遭两起自杀性袭击,有60多人伤亡。以色列总理沙龙11日晚召集安全内阁特别会议,决定“原则上”同意驱逐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并要求以国防军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阿巴斯辞职以及巴以之间以暴易暴的再次升级无疑使“路线图”计划面临严峻挑战.也使中东地区局势更趋紧张。不过,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观察。笔者认为,巴以局势至少目前不可能向三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4年8月14日,巴勒斯坦的“哈马斯”运动在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视察过的一条公路上展开了两次伏击,杀死了以色列人、18岁的罗恩·索瓦尔,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以色列将加沙地带的大部分被占领土交给巴勒斯坦人自己管理后,被杀害的第一位以色列人。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也即“哈马斯”运动,是巴勒斯坦被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选择1.课题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提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高中生必须的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已经被正式列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2.课题背景(来源)。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事件震惊世界,在伊拉克接连不断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矛盾恶化,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被暗杀后恐怖活动呈更加蔓延的趋势。这些都使学生对世界恐怖活动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课题对知…  相似文献   

13.
巴解总部的“大总管”亚辛,成为以色列“摩萨德”间谍 巴解人士担心:以色列方面已经掌握了巴解组织关于有限自治的全部底牌和细节  相似文献   

14.
今年伊始,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中胜出,从一个激进的武装组织一跃成为合法的执政党,登上了政治舞台。然而,由于一直拒绝国际社会提出的三个条件:即放弃暴力、承认以色列、接受以往的巴以协议,哈马斯在执政道路上磕磕绊绊,很是不顺。时至今日,财政、安全、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纷至沓来,哈马斯已是举步维艰。首先,财政问题十分突出。巴勒斯坦长期依靠国际社会“输血”,没有足够的外援,哈马斯政府无法正常运转。2月19日,以色列冻结了向巴方转交的每月约5000万美元的代征关税。美国不但不伸援手,连去年给的5000万美元援助金也讨了回去。一…  相似文献   

15.
中东问题不仅涉及到复杂的军事、政治、经济因素,而且还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这一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已成为影响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自从2006年哈马斯战胜了执政多年的法塔赫组阁以来,巴以关系陷入了更深的僵局。2007年11月,巴以双方虽然在美国举行和平谈判,开启了中断7年之久的巴以和谈,也达成了为期一年的和平协议。但2008年12月19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签署的停火协议日刚到期,哈马斯便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虽然没有造成以色列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控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军事打击,哈马斯以发射火箭弹等形式对以色列南部城市进行还击。2009年1月18日,经过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的军事行动之后,以方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在1月20日从加沙地带全部撤军。哈马斯随后也宣布停火。持续22天的战争共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400多人死亡和55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左右;以色列方面的伤亡则很小。目前,双方在埃及斡旋下开始长期停火协议谈判,同时仍有零星交火,冲突处于边打边谈状态。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6,(3):48-50
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3月28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巴新总理伊斯梅尔&#183;哈尼亚提交的新政府组建计划。3月29日,南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组建的巴勒斯坦新政府成立。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当天的宣誓就职仪式分别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两地同时举行,通过视频转播设备联系。巴勒斯坦新政府总理伊斯梅尔&#183;哈尼亚以及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等10名成员在加沙宣誓就职,而财政部长等14名成员在拉姆安拉宣誓就职。巴新政府由19名哈马斯成员和5名独立人士组成。总理、外交、内政、财政等重要职务均由哈马斯成员担任。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9,(2):68-69
2月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表示在有关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愿意接受与以色列实现为期一年的停火:加沙长期停火谈判因此显露曙光。  相似文献   

19.
王冲 《思想工作》2006,(8):44-45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打死8名以色列士兵并绑架后,黎以冲突持续升级。7月17日,黎巴嫩城市遭空袭15人死亡,7名加拿大人被炸死。同日,以色列政府发言人宣布,以色列地面部队已经进入黎巴嫩南部,向靠近黎以边界的真主党基地发起攻击。阿盟秘书长穆萨称,“中东和平进程事实上已经破裂”,有分析人士认为该地区处在战争的边缘。以色列会不会再度占领黎巴嫩?中东会不会再度爆发战争?带着诸多疑问,本报记者连线中东问题专家,破解黎以冲突爆发后的各种疑问。哈马斯和真主党是否相互配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俘虏两名以色列士兵,…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2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组织创始人之一马巴胡赫入住迪拜酒店5个小时后在客房内死亡。事件把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