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说可分为: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其着眼点都是为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哈尔…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式教学的含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以“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在“作为探究的科学”和“通过探究教学”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研究性学习理论。施瓦布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探究学习”进行研究,指出研究式教学是“对探究的探究”。研究式教学即是在施瓦布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在研究式教学的基础之上展开,没有研究式教学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研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教学,从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阶段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并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把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孕育一种课题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以高一《思想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课为例,阐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课程内容相整…  相似文献   

4.
政治新课标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入“必修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2004年,国家教育部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样的提法就把单纯的“研究性学习”上升到一个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变革的高度,它促使我们应当重新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哲学上的反思和定位。一、研究性学习的逻辑前提——知识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探究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哲…  相似文献   

5.
一、目的重提高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推出科研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重社会现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指向上说,主要分为社会现实性课题和学术前瞻性课题。由于学生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学术前瞻性的研究。而从事社会现实性的课题研究,既可以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取得知识获得快感,也可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三、形式重灵活多样。研究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作为研究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同伴,需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包括对学生选择课题、确定目标、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表达交流等一系列环节的具体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与他们一起体验挫折、化解矛盾、分享快乐,为他们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创造条件。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中,不断发现问题,一起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笔者根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能与同行深入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测试目标就是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察学生的综…  相似文献   

9.
1.教学方法的转变  研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挑战而尝试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由概念原理再到概念原理、过分追求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教学的主干知识,呈现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综合运用知识展开各种必要的学习探索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教学方法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能充当一个配角,虽然这几年教育体制在改革,但仍未走出这种模式。而研究性学习由于其载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要求老师的地…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初中探索研究性学习中有以下几点感悟:感悟之一,重在全体学生参与。以前思想政治学科也搞了不少兴趣小组,如“少年法官”,“小小交警”,“校园小记者团”等,但这些兴趣小组往往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参加,而研究性学习要求全体学生都来积极参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本,…  相似文献   

11.
我校政治、社会组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市大组的省级立项课题之一。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肤浅的经验。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正掀起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的热潮。按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在“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开辟第二课堂的研究”的课题实验中,大胆打破教育科研非专家莫属的禁区,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搞科研、学生人人有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要求。现在,花厅、石狮、田町等5所农村初级中学实验班的师生都自豪地说:“我们也会做课题了。”一、初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1.确立课题。这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先选定一个课题,也就是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课题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也把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大连市开发区八中的张岩进老师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例:教师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三无”产品的了解导入新课:《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屏幕上打出题目后,询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中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三个问题: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怎样依法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的《课程方案》指出:“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就成为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亮点”。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提出问题、研究活动、表达交流三个环节,其中“情景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和要素。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将有助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1.在提出问题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提出…  相似文献   

15.
卢文忠  彭涛  陈慧 《理论月刊》2006,(6):179-182
研究性思想道德学习的提出是德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研究性思想道德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基本原则和要求,通过实例研究、问题讨论、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思想道德知识和思想道德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得思想提升和道德发展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它力图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活动关乎生命的自身,诱发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道德学习成为一种可触可感、可理解、可实践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真正起到修养德性和践行德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阶段开设以思想政治课为主导课程的研究性课程的操作过程作初步探讨。1.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原则以政治课为主导的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思想政治课在不同年级对不同层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编排、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公安院校公选课在课程性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且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更有其现实意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性过程可分四个阶段: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方案的实施、研究报告的完成和交流。实施过程中要端正学习与研究的关系,进行多元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1 .从狭义的知识观到广义的知识观。语文知识,通常被看作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读、写、听、说的具体知识,这是一种狭义的知识观。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的知识观来看,知识可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和“怎么样”;程序性知识主要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作用,直接指导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的形成;策略性知识是指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批注、评点等具体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9.
(一) 审美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和美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开认识被认识、教育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被欣赏的关系,即审美关系。由此产生的主体的审美感,对教学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1、审美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肯定性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激起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思想教育对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仅此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与之相应的学习行为,属于心理学中“意志行动”的范畴。依据心理学原理,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构成意志动机的,除认识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一般地说,那些在学习中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推进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克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弊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课程式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规定高中研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