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1,(31):280+288-280,288
随着汽车日益平民化,车位、车库成为住宅小区重要的配套设施,其归属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之切身利益。近年来,因车位及车库归属问题而引起的纷争不断,为定纷止争,住宅小区内停车位、车库的法律性质如何,是属于开发商所有还是属于业主共有等问题亟需回答。本文首先从比较法的视野考察各国对车位、车库归属问题的学说观点和及相关立法,然后对我国《物权法》第74条法律规定从解释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明晰对《物权法》第74条的适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住宅小区车位、车库归属规定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第74条为确定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权利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物权法》实施以来,该条文存在"首先满足业主需要"界定不明确、未规定"约定归属"的主体、时间、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停车位归属不明等缺陷,导致地方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判决不一。因此,需要完善立法规定,确定小区停车位权利归属。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与城市面积的扩张,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数量呈几何增长,但是居民小区的停车位却相对增长缓慢,使小区的车位成为稀缺资源。由于目前法律制度对于车库归属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围绕车位、车库的纠纷诉讼层出不穷。人们都将目光聚焦在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第74条的规定上。从表面上看,这一规定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细细分析也存在很大的隐患。本文从第74条的规定看我国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的解决,以期能具体完善之。  相似文献   

4.
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颇具争议,不断衍生出各种问题。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和商品房住宅小区业主之间在就有关车位的买卖、租赁、使用、收费等问题上纷争凸现,各方利害关系人各执一词,专家学者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国内关于停车位、车库归属的几种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物权法》第74条关于小区停车位、车库的归属与利用的规定比较合理可行,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但实践中还是产生了该条文无法解释的大量矛盾,本文拟在该条文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意见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住宅小区车位、车库权利归属问题是开发商、业主及物业管理单位之间的主要纠纷之一。2007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物权法》第74条对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首次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但是这一规定对当事人无约定的情形以及业主优先权适用的原则和范围欠缺考虑。因此有必要就小区车位车库法律归属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物权法颁布施行以来,关于住宅小区车位、车库权利归属的纷争就没有停止过,《物权法》第74条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上出现很多盲点,为小区车位、车库问题的解决埋下了隐患。本文试从小区车位、车库所有权归属理论出发结合两大法系关于小区车位、车库权属的规定以及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权利归属做出新的探讨,以期有益于相关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物权法》第74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物权法》的这一规定,是否给争论多年的小区车位归属问题暂时划上了句号?通过本文,作者尝试揭开车库位处置问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关于小区车位(车库)归属问题的规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开发商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在小区停车位上存在的矛盾,然而在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中业主的优先权如何体现,约定不明时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开发商在小区公共场地建造的机械停车位的所有权归属三个方面仍然存在缺漏,本文试从小区车位所有权归属的争论出发结合物权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缺漏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均私家车持有量急剧增加,而小区停车位越发紧张已经成为业主们的共识。《物权法》74条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车位车库的权属纠纷问题。本文拟对《物权法》的此项规定从内涵和立法原因方面进行解读,另外对此条款在现实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丁南 《法学杂志》2012,33(10):73-77
依据我国《物权法》第7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之有关条款,均无法判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语境下的停车位归属。民法学说上常见的可能影响停车位归属的九个因素,可以类型化为行政判断说、约定归属说、投资受益说和空间关系说,但其中只有空间关系说具有合理性。比确认停车位归属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对于处分停车位的限制,此种限制应遵循"对外优先,对内平等"原则。此外,基于规避土地增值税目的由开发商向税务机关做出的有关声明,不应作为判断停车位归属的根据。停车位使用权转让协议也不宜简单认定为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汽车越来越普遍,各个住宅小区为了更多的吸引住户,修建各种各样的车位和车库,但是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停车位和车库的权属不明,虽然《物权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但是关于车库却也没确定其归属,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盛薇 《法制与社会》2012,(16):88-90
商业住宅小区停车难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速度不匹配。《物权法》第74条在商业小区地下车库所有权归属问题上,采"约定所有说",这在实践中相当于引入了全盘市场化的交易机制。而在以《物权法》第136条为基础的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的阶段,实现商业小区地下车库面向整个社会公开自由交易,并不能有效激励开发商进行地下车库建设,反而赋予房产商在地下车库市场上的垄断厂商地位,加剧供需矛盾,导致商业住宅小区地上停车难与地下车库空置现象并存。因此,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对地下车库归属确权规则的明晰与完善只是一时之计;在法律层面,唯有尽快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相关制度才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物权法第七十四条首次就住宅小区车库(位)的归属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界定,但这种原则性的界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理解和适用上的难题。小区的停车位,物权法草案称之为车库,关系到业主、开发商的权益,业主生活和工作是否便利,小区的安全状况,引人注目,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权法》第116条就孳息的归属做出了一般规定,但未对孳息及其属概念进行界定,其他的法律文件也多处涉及孳息的返还、收取和归属,为准确适用《物权法》第116条,必须明确孳息及其属概念的范围以及《物权法》第116条与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效力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对《物权法》第74条第1款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该规定仅是原则性的宣言,过于概括,在法律适用中亟待具体化。本文试图对该规定"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的适用中涉及的"业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权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从裁判规范的角度考察,一项完全法条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人汽车迅猛增加。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停车位置日显不足,停车费用日益上涨,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价格合理的停车位置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这一问题变的更为迫切。《物权法》的第74条对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问题进行了规定,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也就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涉及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开发商、业主及物业管理单位之间的主要纠纷之一。我国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第七十四条时小区车位、车库归属作了规定。笔者对该条规定的何理解和适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小区"停车难"问题显著,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以及因停车位不足引发的供需矛盾无法有效解决。本文拟从明确"商品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法律概念出发,解读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小区停车位权属的相关规定,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期对完善小区车位、车库权属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小区车库权属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林青 《行政与法》2009,(5):97-100
对于小区车库权属问题,我国物权法首次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为我国现实生活中对不同形式车库归属的判断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对我国小区车库存在形式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各国立法例中小区车库权属的界定模式的比较研究后认为,产权清晰是交易的前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小区车库权属归业主共有或开发商所有并不是绝对的,小区车库就性质而言应属于建筑物的配套设施,除独立车库可归属于开发商所有之外,地面停车位和架空层车库均应属于业主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