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笔者曾经有个比喻,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两个车轮,一边是知识分子,另一边是企业家。这两个阶层都不是我们古老的农业社会固有的,不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自我生长出来的——这是到了19世纪末,在异质文明冲击下产生出来的新阶层。两个新兴阶层的坎坷命运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是很简单的,只有"士、农、工、商"。这里的"商"不是我今天讲的企业家,而是农业社会从事贸易的人  相似文献   

2.
十六世纪的明代社会,"弃儒就贾"的风气日益显著,个体生活的需求开始受到重视,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崇商"的意识和氛围。商业文明使平民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活跃、多元,以商人和平民阶层作为主要消费者的文化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商人在平民文学和世俗文化中的形象和影响也趋于正面化,为弃儒就贾、士商相混的明代社会作了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3.
谷更有 《思想战线》2001,27(5):123-127
唐代内河航运发达,素有"汪河帝国"之誉.便利的水运条件带来水上商业的繁荣,船商因而得以发展壮大.就其地域而言,船商的发展是以淮河为界,北不如南,且南方船商又多以沿河城镇和江南、岭南的山地、丘陵地区为主.唐代船商按其活动范围大致可分为跨域性船商、区域性船商和地方性船商三类.跨域性船商是船商中最富有的阶层;区域性船商和地方性船商,多以城镇和草市为中心,对繁荣地方经济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7,(12)
正"中国从来就有轻商的传统",这似乎已成公论。时至今日,这一"公论"似乎要重新思考,在我看来,古往今来,中国轻视的是商人,而从来不轻视商业。说到轻视商人,倒真是罄竹难书的。早在管仲那时候——公元前7世纪,他给百姓分等级,是为"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经商是末业。到了汉朝的刘邦,他最讨厌商人,专门颁布诏书,严令商贾不能穿丝绸的衣服,不得乘坐华丽的车骑,还专门抬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媒体制造了很多新词,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屌丝"、"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是网络世界对阶层和阶层流动的形象描述。这样的表述也多少反映出一种对抗和无奈的情绪。与此相呼应,众多媒体和学界精英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问题。"二代"现象和阶层固化有何关系?如何判断一个社会的阶层流动状态?何种程度的阶层流动是健康的?阶层固化意味着什么?有没有确实的数据可以让我们直观判断阶层是否固化及其固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对中间阶层的探讨一直以来是相对于上层和下层进行比较而研究的,而对中间阶层内部混杂成分和多重认同的探讨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职业类型角度探讨青年中间阶层的社会想象与认同发现,他们总体上对社会的认知是较为一致的,都较为认可当前的中国社会类型为金字塔型,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社会;他们的高消费现象并不显著,青年教师和青年公务员都有较少的休闲心态和较高的焦虑心态;青年教师更能看到社会冲突。总体而言,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年对于社会认同、阶层认同、社会公平、冲突等看法大体是一致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青年教师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更具批判性的,而青年公务员则相较为认可社会的公平和合理程度,青年白领则处于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居住空间等结构主义变量和家庭背景、相对剥夺感等建构主义变量对农村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青年的阶层认同特点为"中层及以下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居住境况越好、家庭经济地位评价越高,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高;而相对剥夺感越强,其认同的阶层地位越低。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分配机制,以及提升农村青年获得财富的能力,从而提升农村青年阶层的阶层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贾文学研究起步迟、基础薄弱。当前命名上的淆乱即为其证。在分析、归纳和批评已有命名观点基础上,首次提出"商贾文学"概念及其内涵,即:商贾文学就是表现商贾及其社会生活的文学。这一新命名有利于规避混乱和歧义,有利于克服旧命名方式带来的题材狭隘化、人物平面化等欠缺和不足,有利于中国商贾文学研究早日走上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目前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专家们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这十大阶层是: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  相似文献   

10.
《才子牡丹亭》是徽州吴震生、程琼夫妇合作完成的评点《牡丹亭》的与众不同之作。全书以程琼的《绣牡丹》为蓝本,仍可视为女性对《牡丹亭》的批评。该评点在女性戏曲评点史上有着重要价值:彰显女性对戏曲的评点能力,是《牡丹亭》评点的标新立异之作;不应仅被视为文人的自娱抒怀之作,而是具有社会目的的戏曲批评,反映了闺阁才媛的精神追求;评点的刊行将女性的戏曲评点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视野,是女性传播思想的手段之一;对《牡丹亭》在女性中的传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面对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实际状况,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谐阶级、阶层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优势,扩大和加强统战联盟的社会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矛盾观,构建多元包容型阶级阶层合作机制,实现不同阶级阶层间多元利益整合;再次要正视阶级、阶层间的文化观念冲突,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2.
《同舟共进》2008,(1):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原来泾渭分明的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多元化社会雏形显现。亿万农民进城成了"农民工",并被纳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新社会阶层崛起,"老板"、"白领"、"金领"等出现在中国人的词汇中;知识分子像"散了一地的珠子,滚落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去了"。金字塔形、M型、倒丁字形……无论中国目前是何种社会结构,都指向一个问题:社会结构失衡,而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共识:让各个阶层、群体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下平等博弈,社会才有可能达致真正的和谐。如果有人问:"你属于哪个阶层?"被问者也许会一时语塞。不过没有关系,阶层也罢,群体也罢,其实都是动态的、过渡的、可变的,种种划分也是相对的、可讨论可争议的。——题记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求索》2012,(8):117-119
在救亡和启蒙双重任务之下,晚清社会兴起重商主义思潮,成为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思想之一,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应。西方的经济侵略直接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社会自发地产生重商的观念。"商战"的口号应时而出,其目的是为救亡,改变中国衰败的局势,体现了晚清国人为追求富强、御侮救亡的时代精神。"商战"的兴起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传统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并迅速改变。传统社会结构悄然之间发生了错位,商人由"商末"一跃成为"商本",社会中尊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近代"绅商"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互联网已全方位渗透到中国社会网络之中,释放了原先被传统传播结构抑制的活性,激活了社会个体的表达欲求,原先"沉默的大多数"转变为"新意见阶层",而且,网络受众被分解成一个个活跃的集群,这种变化对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中国社会舆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要求舆论供给作出相应改变,倒逼舆论传播格局作出变化,从而使供给与需求匹配起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社会改革与结构转型的代表性产物,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再生、发展及其社会实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多维社会地位和地位相关关系视角看,社会转型后再生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地位不一致到地位相关性增强再到地位一致性端倪初露的过程。而从地位一致性和阶层结构化的关系角度看,在一个采用渐进式变迁的转型社会,基于制度变迁的不一致性、社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性以及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阶层地位相关关系通常会遵循一个由"地位相对一致——地位不一致——地位相对一致"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徽商是我国很早以来就很出名的一个地域商贾流派。清朝中叶的著名思想家戴震、近现代的著名思想家胡适、均为安徽省徽州地区人,都与徽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成长和学术生涯,鲜明而生动地体现着儒与商、义与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同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精英阶层获得更多的收入,而作为主要价值创造者的中低阶层收入正在逐渐下降。因此,发达国家中低收入阶层支持"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中唐以来,"富民"阶层的兴起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成为认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关键。这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村官"突然火了起来,不仅大学生们争着要当村官,就连不少拥有亿万身家的富豪们也给纷纷返乡竞选村官。近日,陕西富豪、民企老总王文选当选韩城市龙门村村委会主任,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在传统社会,拥有权力和财富,植根于土地的乡绅阶层,连接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成员与国家,充当了乡村的治理者。在今天的农村,绝大部分为农村无私奉献的富豪村官们,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简介张克,男,汉族,52岁,全国政协委员,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杨派创始人杨宝森先生的再传弟子。1962年7月31日,一位响当当的京剧名家在天津诞生了。他就是当今著名杨派老生——张克。自幼喜爱京剧的他,生长在一个戏曲氛围浓厚的票友家庭。父亲张春和,是天津远近闻名的老旦名票,其嗓高亢挺拔,被同好们称为"铁嗓老旦"。而张克的大哥,亦拉得一手好京胡。在父亲的影响下,1975年,张克报考了天津市戏曲学校。那一年的天津戏校,招考条件非常严格,几乎是从12万孩子中仅选出几十名入校学习。张克十分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也预示着他以后的不俗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