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能走多远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幼年到老年,从家乡到外地,我们都曾饱尝了与诗人余光中先生一样离别的滋味。一首《乡愁》,道出了  相似文献   

2.
留住乡愁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是什么,没人能准确地给出答案。它是你时不时就惦念起的那座老房子,或者旁边的一颗古树。是天黑了奶奶在巷子口喊你回家吃饭的那句乡音。  相似文献   

3.
正"乡愁"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话题,是古今游子的共同心声,从《诗经·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或浓或淡的"乡愁",伴着人类的繁衍而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替,诚可谓"幽幽兮百代乡愁,凄凄兮游子思归"。一、"乡愁"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乡愁"情怀是传统社会当权者不可或缺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乡愁是什么?注重亲情的人会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抒发乡情的人会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以乡村为根系所形成的乡情、乡思、乡恋,早已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愁最好的载体,是伴随自己成长的、看得见的故乡古村落。大凡传统村落,都有一定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从文物保护的视角看,传统村落特指的是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母亲在,是子女的幸福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语速很慢,含混不清,仿佛远隔着万水千山。我的话,她似乎听不见,最近经常是这样。母亲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老了,耳朵有点聋了。"我为此焦灼不安,在网上搜索助听器,挑选了一款最好的。我想让母亲尽快用上助听器,希望她能恢复听力。母亲今年98岁,我每天晚上和她通电话,20多年没有中断过。不管我走到哪里,哪怕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要算准时差,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给母亲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亲情的牵挂     
正大西北的静夜,望着天空中的星辰,我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寂寞,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亲情的牵挂,记忆的乡愁便在这暗夜中浮现出来。曾几何时,我偎依在母亲的身旁,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担心。将双手埋入母亲温暖而长满老茧的手心,感觉到的是一片阳光灿烂.……当我从幻想中回到现实,立刻被满屋的沉闷笼罩,两行清泪不觉顺着脸颊流淌。  相似文献   

7.
正"妈,今天下雨路滑,就不要出去买菜了。"坐在办公室的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轻轻地对电话那头的母亲叮嘱。"这点雨不碍事,你工作忙,就不要操心买菜的事了。"母亲说,"还有,中午在单位不要凑合啊,要好好吃饭,你太瘦了。"听着母亲关心的话语,在这个下雨的秋季,我心里暖暖的。在我刚刚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这个幸  相似文献   

8.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9.
杜美 《新湘评论》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0.
游子思雨     
正缺少什么,才会思念什么。边疆的团场是几乎不下雨的。思念,是和分离紧紧连在一起的。离开家乡已有好些日子了,如今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深秋季节家乡的那绵绵细雨。我生在贫困的农村,交通、经济、文化等都是非常落后,但是唯一令人骄傲的,就是家乡的雨。每次和母亲打电话,听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天又下雨了,在电话那头,一听到下雨又能听到母亲的抱怨声了,殊不知我是多么的羡慕,我喜欢那种雨滴打着瓦片的感觉,如果屏住呼吸可以听到优美的乐声。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党的建设》2010,(2):53-53
家里有一块厚厚的木板,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父亲把它平放在院子里,对着将要到外面去做事的儿子,笑道:"走过去。"这还不容易!儿子踩上去,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跟走平地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2.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13.
正"听村民提过你母亲患有糖尿病?"谈话进行了将近一小时,陶某第一次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我。"这个病我母亲也得过,除了常规治疗,还有别的方法,明天我把方子带给你。"陶某眼圈有些微微泛红,沉默许久的他终于开了口:"你们会怎么处分我?"这是前不久我在参与查办一起村集体资金被侵占案时,对初核对象陶某进行的谈话调查。这起案件中,陶某和其他  相似文献   

14.
难熬的并不只是这头,还有那头 “两个‘第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就是我们纪检干部在地震发生后最大的责任心。” ——雅安市纪委副书记任永强。  相似文献   

15.
“乡镇工作线长面广,有时顾了这头忘了那头。现在好了,有了网络日志记录系统,我们每天该干些啥,干到啥程度了,都进行如实记录,回过头来看一看日志,一目了然,工作上再也没出现过遗漏。”9月19日,记者在昌平区北七家镇采访时,镇机关干部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见贤思敬     
有位作家曾著文章,谓邱少云不可信,是虚构出来的英雄。作家引用外国某理论家话说,人的生理极限,没谁能忍受得了熊熊烈火。恰好作家跟我是QQ好友,我便稍有不恭:您是以理论来套实践,而应该以事实来证理论!那头问:你能不能做邱少云?我老实答曰不能;他那头爆一句:我也不能,你我都不能,你相信吗?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2):74-77
一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好不容易给某位领导或企业老总接通了电话,那头却传来低低的一声“我在开会”,然后“啪”的一声,挂了。如此理直气壮的回应。拔打者当然不敢再拨,可心里却免不了嘀咕:电话那头的领导,真的在开会吗?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工作忙、会议多,这是事实。打电话时,头儿刚巧在开会,也是常有的事。真在开会的官员,一定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9.
正母亲和我在夕阳下散步,她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务事,我有些心不在焉,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穿过马路就是广场了,看着过往密集的车辆,母亲突然放慢了脚步,腾出右手,犹犹豫豫地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震颤起来。我扬起头,蓦然觉得夕阳下的母  相似文献   

20.
从山村走出的人,在躁动喧嚣的城市中打拼,很多时候不免陷入乡愁。山村的人,山村的树,山村的河,都会惹起一段乡愁。当朋友推荐《乡关何处》时,听到这乡愁味十足的书名,我立刻下了买书订单。一口气读罢这15万字的江湖漫笔,未遭遇意料中的乡愁,却品了几段独特人生。先写年少时节对故景、故人的错失,然后记述离乡过程及其后的悲凉,最后写再度返乡的感觉,在物是人非中谈岁月坎坷,忆世事无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