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人倒了.你扶不扶?”这竟然是一个问题!但这怎能成为一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张丽同 《法制与社会》2014,(15):237-238
老人跌倒扶不扶近来一直是横亘在国人心头的一道难题。本文从社会各界对此问题进行的热议及扶之后面临的讹诈困境出发,对"扶不扶"背后的深层问题诸如成本收益的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法律机制的不健全进行分析,最后从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来探索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扶不扶"社会难题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当身边的老人、孩子遇到摔倒等危境时,我们总会施以援手。"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可是,释放善的温度的我们,在面对舆论一篇篇关于"扶人遭讹"甚至因"扶人被诬自杀"等报道的"冷水泼面"下,我们禁不住放慢甚或停下脚步:扶还是不扶?扶,可能"被讹"摊上官司,甚至搭上一笔数额不菲的赔偿金;不扶,摔倒的老人、孩子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扶"与"不扶"的纠  相似文献   

4.
纳新 《检察风云》2015,(2):44-45
遇到老人倒地,你怎么办?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选择直接走开,3/8选择拨打110并等待或留下证据再扶,仅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去扶。在道德与老人一同跌的大背景下,南京宣判一起"撞倒老人不扶案"——一男子横穿马路撞倒骑车老人后逃之夭夭,老人经抢救无效身亡。  相似文献   

5.
"彭宇案"发生后引发社会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深思,且产生恶劣影响。本文认为分析问题首先明晰原因,"扶与不扶"的困局源于法院判决的拙劣说理、新闻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等;原因在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推动法治建设的发展,应大力提升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法院应依法做出判决,对于媒体的报道都应该理性听取。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人倒地该不该扶、怎么扶近来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总的意见是当然应该扶,但是必须有"防讹"配套措施。关于如何扶,有的建议应当及时拨打120或110,等待专业救援和民警处理;有的建议先找到证人、拍照固定证据后再救助。在制度方面,有的建议应当建立诬告反坐制度,加大违法成本,震慑诬陷行为;有人建议学习国外规定救助义务和善意救助免责制度,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街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再次成为流行的话题。最近,湖北武汉88岁的李大爷摔倒后,在围观者的踌躇犹豫当中,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8.
幽默大王     
小姐贵姓? 一领导酒后被扶到主席台上,坐定后说:“上菜!”他的助手赶紧扶他到厕所醒酒,领导坐在马桶上吩咐:“开车!”助手看他实在不行了,就把他送回家。老婆帮他脱鞋并扶他上床。这时领导亲切地抚摸着老婆的手问道:“小姐贵姓?”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则新闻再度引发舆论热议.江苏徐州的“90后”小伙,主动扶起一名骑车摔倒的男子并送医治疗.谁料对方倒打一耙,诬称小伙撞人.交警多方查阅监控录像,才还小伙清白. 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新闻热点,时常刺激公众神经.好人伸出援手却遭遇“碰瓷”讹诈的事件,以及双方各执一词、舆论频频反转的“罗生门”,让“扶不扶”“帮不帮”成为拷问社会道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后参加“三支一扶”,来到离家百里的邻县当了乡村初中教师。如今半年多过去了。事实上,和许多毕业即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我当初参加“三支一扶”也是逼于无奈,暂时寻一个出路。但是,等到岗后,在平淡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中,我却越来越迷茫了。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后参加.三支一扶",来到离家百里的邻县当了乡村初中教师.如今半年多过去了.事实上,和许多毕业即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我当初参加"三支一扶"也是逼于无奈,暂时寻一个出路.但是,等到岗后,在平淡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中,我却越来越迷茫了.  相似文献   

12.
鄂纪 《中国监察》2011,(21):60-60
湖北省罗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匡河乡是罗田县农业人口最大的一个乡镇,也是山区、老区、库区。由于紧靠黄冈境内最大的水库白莲水库,全乡50个村,村村有原迁移民,30个村是后扶项目村,经济条件都比较差,每年的后扶资金达500余万元。2010年匡河乡农民人均收入为3900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4.7%。2006年8月,黄政齐由白莲河乡调往匡河乡任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正老人摔倒在地,扶人者反被讹的事件屡屡发生,扶人需谨慎似乎成了大部分人对待此类事件的态度。吴伟青用自杀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方式再次引起社会对"该不该扶摔倒老人"的讨论,似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社会风气日下的当今不该扶,而笔者认为,老人不仅要扶而且要扶得起。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是传统道德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人的本能反应也是如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形象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本文认为,造成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制度和医保制度等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从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深化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改革医保制度的赔付范围等入手改善当前社会道德的缺失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杞熏陶下,当身边的老人、孩子遇到摔倒等危境时,我们总会施以援手。“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可是,释放善的温度的我们。在面对舆论一篇篇关于“扶人遭讹”甚至因“扶人被诬自杀”等报道的“冷水泼面”下,我们禁不住放慢甚或停下脚步:扶还是不扶?扶,可能“被讹”摊上官司,甚至搭上一笔数额不菲的赔偿金;不扶,摔倒的老人、孩子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16.
助人为乐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其前提是每个公民都对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怀有责任,并且对他人的生命安全持有强烈的关怀。也正因为这种行为通常没有回报,所以需要通过各种社会激励模式予以发扬光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民事侵权责任的社会环境下,助人为乐也可能带来某种特殊的风险。彭宇案虽然经受了舆论的不断抨击,但这一带有强制性的司法判决却给社会观念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摔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由一个原本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一个考验社会道德水准的坚硬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见死不救、见倒不扶,一时间关于道德危机的讨论显得苍白和无奈。文章主要从当代社会公民道德状况中存在的某些个案看当今社会中"普遍不敢扶老人"这一现象,结合"人格结构与选择"理论分析老人摔倒"普遍不敢扶"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调解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8.
周庆华 《人民司法》2011,(22):88-88
当前,一些新闻媒体都在讨论一个让人看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  相似文献   

19.
孩子学骑自行车.刚开始,爸爸帮孩子扶车把,孩子专心蹬踏板.逐渐地,孩子自己扶车把,爸爸扶孩子的小臂.接着,爸爸扶孩子的背,确保孩子不摔伤.偶尔,可以连背都不用扶.很快,孩子学会了独立骑车.整个过程,孩子都很轻松,没有摔过一次跤.  相似文献   

20.
原告:刘春利被告:曾小波诉讼请求:离婚后子女探视权开庭时间:2006年11月16日9∶00审理法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妈妈:我以(已)经十岁半了,其实有些事我早知道了,可没勇气说出来。算了,不绕圈了,直说吧!扶(抚)养费,我知道这对你打jī(击)很大,那也没办法,你欠我多少年的扶(抚)养费你是知道的。你要接我必须先给我7年的扶(抚)养费,每月500元,每年6000元,7年42000元,我知道这数目很宠(庞)大。你可能会接受不了,如果真接受不了的话可以给5年的扶(抚)养费,是30000元。如果少于这个数目就不要做白日梦了,更不要打乱我的生活。这件事我本应该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