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是一本学习海洋法,特别是研究国际海底制度必读的参考书。要介绍它的内容和价值,必须先说明一下国际海底制度在海洋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国关于国际海底制度斗争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恐怕是发生最大变化的学科之一,海洋法又恐怕是国际法中发生最大变化的领域之一。联合国肩负着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篡的任务,数十年来,通过三次海洋法会议,终于1982年4月30日缔结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凡17个部分,320条,9个附件,构成一部比较全面的海洋法典。截至目前,公约已有159个国家签字,31个国家批准,但公约规定,必须60个国家批准时,方才生效。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现代海洋法和国际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现代海洋法和国际法的贡献王可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1996年5月15日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批准该公约。这项举世瞩目的海洋法公约,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现今关于海洋的国际法律制...  相似文献   

3.
方威 《法制与社会》2013,(33):111-112
人类不断利用海洋资源,国际上的海洋竞争越来越激烈,复杂多样的国际海洋争端纷至沓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作为各自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海洋宪法”而签订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解决海洋争端上具有绝时优势和重要意义,本文就联合国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中国际仲裁的现状和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广大中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支持下,1970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以制定一项崭新的海洋法公约来处理所有有关海洋法的事项和问题。按照联大的这一决议,从1973年12月30日开始,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先后在纽约、加拉加斯、日内瓦和蒙特哥湾召开了十二期会议,于1982年4月3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完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工作,并以一百三十票赞成四票反对、十七票弃权而获得通过。到1984年12月9日签字截止为止,已有一百五十九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迄今为止,尚未在《公约》上签字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和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
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经过历时9年的艰难历程;终于以压倒的多数通过了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海洋革命”(marine revolution)。①《公约》第十一部分及其各附件规定了国际海底制度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确认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是人类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于1982年4月30日在第十一期会议上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同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开放签字。这个公约长达四百余条(正文320条,9个附件),近二十万字。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公约为海洋经济秩序,甚至为世界经济秩序建立了新的制度,是一部新的“海洋宪章”,是格老秀  相似文献   

7.
专属经济区内和大陆架上的海洋科研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津 《法学研究》1995,(2):60-7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公约以整整一个部分(第十三部分)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海洋科研制度,包括一般原则和各海区的海洋科研制度。这是公约对海洋法的重要发展之一。其中专属经济区内和大陆架上的海洋科研制度,不但由于这两个海区在海洋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而且也由于这一制度本身所体现的新发展,而受到特别重视。本文旨在对这个制度作一分析,并试加评估,以供研究公约和公约的批准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城举行了签字仪式。至此,历时98年的海洋立法会议已经结束,经10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已经生效。海洋法公约中篇幅最大,谈判费时最多的是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采制度。第三世界国家对这项国际海底开发制度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最为完整的海洋法典——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创设了以第76条和附件二为核心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法律制度,使沿海国得以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依据国际法建立范围最大、也是最后的国家管辖海域。地理位置相对不利的中国虽然存在一定的机遇,但来自周边各国的严峻挑战使得中国在东海、南海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划界异常艰难。中国需要在国家层面从历史性权力和全球战略的视角提出中国未来海洋权益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于宁 《中外法学》1985,(6):40-44,49
<正> 历时九年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终于在1982年4月30日通过了《海洋法公约》。我国于1982年12月10日与116个国家一道在公约上签了字。公约全文320条及9个附件。海洋法各个领域的问题尽囊其中。鉴于公约的第三节规定了领海的无害通过适用于一切国家的船舶(其中包括军舰),与我国的1958年的领海声明相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最为完整的海洋法典——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创设了以第76条和附件二为核心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法律制度,使沿海国得以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指导和协助下依据国际法建立范围最大、也是最后的国家管辖海域.地理位置相对不利的中国虽然存在一定的机遇.但来自周边各国的严峻挑战使得中国在东海、南海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划界异常艰难.中国需要在国家层面从历史性权力和全球战略的视角提出中国未来海洋权益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期会议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在参加会议的150多个国家中,有130个国家投了赞成票。海洋法公约共17章,320条,9个附件,包括了海洋各个方面的法规,是一部综合性的范围广泛的海洋法典。  相似文献   

13.
邵津 《中外法学》1994,(5):36-40
<正>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科学研究的全面系统的规定(第13部分),是对海洋法的重要发展之一。本文拟对这个新的海洋科研国际法制度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赵建文 《法学研究》1997,(4):118-12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立法的发展赵建文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联合国新闻部在概括该公约多方面的重大成就时特别指出:“《公约》虽然主要是为反映和平时期的海洋法而设计的,但已影响到海军战争法,特别...  相似文献   

15.
当代的“海洋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经过国际社会成员持久不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994年11月16日生效了。这是国际法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面对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态势,我国是否应该批准海洋法公约,以及我国在什么时候、采用何种方式批准海洋法公约等问题均已正式提上了日程。一、背景:海洋法公约通过和生效的漫长里程 本世纪60、70年代,少数国家单方面试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引起各国强烈关注。在发展中国家倡议下,  相似文献   

16.
海洋维权执法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而产生的一种行政执法职能,它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海洋维权执法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为宗旨,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定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标准。然而,该公约却不能直接作为海洋维权执法的法律依据。对此,我国应该加紧完善国内立法,唯此才能通过海洋维权执法真正实现(但不限于)该公约所确认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被正式规定在两个国际条约中,一个是1979年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以下简称《月球协定》)该协定已于1984年生效。另一个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月球协定》第11条第1款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均为全体人类的共同财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6条规定,“‘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相似文献   

18.
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有关问题●江寄鸥五十年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把诸多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付诸现实。——联合国秘书长加利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已一年多了。这一被大多数国家政府和国际法专家称为联合国在法律领域一项主要成就的公约,已为世界各国原...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际上是一部海洋宪法”。①这部由国家扩展管辖和开发范围而引发制定的海洋宪法,重新划分了国家在海上的管辖范围和管辖事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国际法关于国家管辖权的内容。研究公约对国家管辖权的界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经过了近九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2年4月30日第十一期会议上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从1982年12月起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开放供各国签署。《公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了那些新的规定?它对建立新的国际海洋秩序有什么意义?现就上述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