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6年"亲信干政门"事件令韩国政坛陷入危机。朴槿惠遭国会弹劾。总统权力、职务被终止,由国务总理黄教安替代主政。回顾韩国历史,朴槿惠的遭际虽令人感慨,但并非孤案。历届总统或提前下野,或遭暗杀,或因本人腐败或家人、亲信涉嫌贪腐而遭调查的命运。历任总统的非正常遭际反映出韩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状态,总统的非正常遭际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朴槿惠被弹劾入狱后,韩国总统为何难有善终这一问题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而社会文化是一个有趣的研究切入点。"政经胶着"、"帮派文化"是引发韩国总统道德危机的直接原因,这些政治现象以韩国社会特有的"缘故"文化、"家长制"文化为土壤,难以根除。另外,韩国社会对政坛有很高的道德期待。如果青瓦台难以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成就,总统的道德瑕疵就会引发民众更大的愤怒。最终,往往是来自街头和国会的两股力量共同导致总统难有善终。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各国喜迎2001年圣诞佳节之际,阿根廷却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继去年7月阿政府宣布实行"零赤字计划"引发金融动荡以来,阿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并导致社会动荡.德拉鲁阿总统终因无法控制局面而于去年12月20日宣布辞职,反对党正义党人萨阿被国会任命为阿代总统.但好景不长,萨阿及其内阁全体成员就职一周后就在人民的抗议声中被迫辞职.最后接过"烫手山芋"临危受命总统一职的是上届全国大选中败于德拉鲁阿的正义党总统候选人杜阿尔德,其任期至2003年底结束.阿根廷这个拉美第三经济强国,在世纪之交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并造成政府连续更迭,其深刻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9日,韩国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受前总统朴槿惠"闺蜜干政门"影响,此次大选被认为是决定韩国民主政治方向的重要时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以41.1%的得票率赢得选举,成为新一任总统。文在寅的胜选与韩国政治传统有关,也折射出了韩国政治风向的变化。虽然文在寅以领先对手较高票差胜出,执政权威性大幅提升,但其未来执政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8月18日,韩国第一位来自体制外的总统金大中病逝,这与他的"精神传人"卢武铉自杀相距不到3个月,而距他的"死敌"朴正熙作古已有30年。讽刺的是,金、卢二人卸任后都为各自儿子的受贿丑闻所困扰,而被亲信刺杀的朴正熙却得了个争气的女儿——朴槿惠,现任执政党大国家党头号人物。不仅如此,金大中任总统时所栖身的新千年民主党,也早已树倒猢狲散。  相似文献   

6.
精度     
徐国良 《法制博览》2009,(14):20-21
有些人,你请他当总统都不干(如爱因斯坦),当上了总统也不领工资(如韩国总统李明博);有些人,为了当总统使尽阴谋诡计,当上了总统贪污腐败透顶;有些官,人们都夸他很精,却精进了监狱甚至上了刑场;有些官,人们以为他不开窍,却平平安安、稳稳当当;有些商人,人们羡慕他精,却精得家徒四壁、门可罗雀;有的商人,别人总说他憨,却憨得财源茂盛高朋满座;  相似文献   

7.
和静钧 《南风窗》2010,(13):84-85
克勒辞职很不正常,其之所以"小题大做",不无牺牲官位来破除言论禁忌的用意。换句话说,公开谈论境外派兵的得失在德国是非常敏感之事,德国人希望总统"闭嘴",而总统选择了对撞"政治潜规则",意欲化解"炮舰政策"在德国做得却说不得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2000年11月19日,当其他国家元首或许已经在酝酿新世纪献词的时候,已稳坐总统宝座10年、刚刚于该年7月28日开始第三任期的秘鲁总统藤森却因一桩贿选丑闻最终遭到国会罢免,跌倒在新世纪的门槛外.引发这一政治强震的贿选案的直接主角就是那位秘鲁人人皆知而又充满神秘感、人称"藤森身后的黑影子"的国家情报顾问蒙特西诺斯.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特朗普当选等事件折射出世界政治开始进入失序、失真、失灵的新混沌期。在此背景下,朝鲜半岛局势对全球政治转向作出敏感反应,突出表现在韩国政局发生急剧变化,朴槿惠总统遭弹劾,各政治势力摩拳擦掌备战2017年总统选举。这一政治乱象不仅为韩国内政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使韩国的外交安全政策陷入重重迷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20日,韩国最大反对党大国家党的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公布:前首尔市市长李明博以49.6%的得票率,击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故总统朴正熙的千金、前党魁朴槿惠,而成为该党竞选下届总统的唯一候选人.作为舆论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候选人,已有韩国媒体称呼他为"准总统".李明博传奇式的人生和政坛业绩,再次吸引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8.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枫 《当代世界》2010,(10):37-39
近几月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令人关注。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是"假朋友"关系,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既然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诸如此类的议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是绝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自甲午战争后,台湾问题始入中俄关系视野,在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更存在着明显的"台湾因素".在苏联存在的69年内,苏联政府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但是在利用"台湾因素"方面却几欲诡诈,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