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软贫困"问题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仅仅着眼于经济资助,解决贫困生物质上的“硬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和素质入手,打破原本不断加强的贫困循环,提高贫困生获取资源的能力,使其摆脱精神、心理、能力上的“软贫困”,才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脱贫"问题一直深受理论界关注。如何有效地实施励志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从而达到自我激励的目标,是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首先是因为家庭困难造成的经济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部分贫困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均有问题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社会环境影响、学业就业压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和贫困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的欠缺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创设心理育人的良好环境、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矫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仇小梅 《世纪桥》2007,(4):128-129
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扩招等多方原因,贫困新生已是高校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贫困生个体因素、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贫困新生焦虑、自卑、抑郁、耐挫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等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贫困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助学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帮助贫困新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都对贫困生在经济层面给予了相应的帮助,但对他们心理问题却较少关注,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成了“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2003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在高校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节衣缩食、有时情绪低落等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党和政府对高校的这一特殊群体──贫困生极为关心,先后出台了多种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的扶助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因素的影响、主体认识不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物质、精神的双重解困和心理咨询辅导及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起来.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心理障碍引起的社会犯罪,对改变这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贫困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贫困生由于经济和生活等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我意识相对迷失、个体心理容易失衡、人际交往面临困境等问题。高校应该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双方面扶持,加强精神扶持力度。为此,要从政策关怀、心理关怀、人文关怀、自我关怀等四个方面努力构建贫困生精神关怀助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瑜  李洁 《世纪桥》2007,(5):136-137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问题对贫困学生成长的影响,联系实际工作,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策略。全文是对高校中比例日趋升高的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基于工作实践,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郭琴 《世纪桥》2011,(7):94-95
由于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目前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一部分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本文探讨归纳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现状,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各种因素,并针对问题现状提出了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虽然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但是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教育观念滞后、创新力度不够,教育内容过于统一、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一、灵活性不够,教育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优化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体现时代精神、拓宽教育途径和健全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在日益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下,资助工作已逐步趋于精准化,绝大多数贫困生在经济上的困难已经得到缓解。但当前在资助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现象,一些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情况比较突出,资助育人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它的实施有利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文章在分析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及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增加。本文在广泛开展贫困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光环”培养模式,即通过建立和完善助学体系、激励机制和素质目标培养路径,关爱贫困大学生,确保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17.
王守昌 《奋斗》2002,(7):41-41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贫困生约占10%~20%。贫困生能进人大学学习,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受教育权机会均等的优越性。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交费上学已成趋势,高校扩招又扩大了贫困生人数。这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着与其他同学同样的繁重学习任务,还要承担着对他们来说是巨额的学费、生活费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因贫穷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要使贫困生顺利渡过大学生活,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由于其家庭的窘迫、经济的拮据而使他们在学校里经常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极易引发一些心理疾病或者社会问题,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本文揭示了河北省中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了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收费的逐年升高,贫困生问题备受关注.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大学贫困生因贫困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心理。一、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如下:经济上的拮据。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主要来自于经济上的窘迫。由于贫穷,许多学生为了交学费,家里东借西凑,负债累累,这使他们深感沉重和内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差距凸现,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综合素质的差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