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法传真     
《法治纵横》2011,(15):74-74
近日,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尼勒克县公安局信访室对全县的公安信访积案进行了回访,通过教育帮扶、政策引导和司法救助等途径,已化解信访积案5起。为防止已息诉信访案件的反弹,尼勒克县公安局党委多方筹措资金,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4万元,用于垫付信访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金。  相似文献   

2.
以被告人及其近亲属为主体的刑事申诉类信访积案,一直是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践中,信访积案往往因信访人法律知识欠缺、主观情绪掺杂等原因,给化解工作带来释法说理难、调查处置难、维稳防控难等难题。检察机关可采取复盘审查找准问题症结强化释法说理、深入调查晓之以情疏导阻断错误信访、多跨协同形成合力加强维稳防控等途径来破解化解难题。就该类信访积案办理,检察机关可进一步通过落实领导包案、增强积案化解的力度,细化化解方案、情理法并用提升积案化解的司法温度,加强检信协作、联合形成积案化解合力等举措来推动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泰来县公安局广大民警在工作中立足本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突出的工作业绩在群众中获得了良好口碑。强保障,促进发展泰来县公安局以为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环境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一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建设,令面落实接访包案和主动回访、带案下访等措施、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4起,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双桥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化解"于法无理、于情可悯"信访积案作为履行检察职能、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群众信访诉求,积极探索并依法运用综合手段,在明确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理念掌握信访诉求,从源头入手依法办访,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情理法结合实施检察救助,先后成功化解了两起多年上访缠访案  相似文献   

5.
"再坚固的锁也有打开它的钥匙,再难的信访积案也有化解的希望。哪怕希望只有1%,我们也要尽100%的努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长金鸣在信访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近几年来办结化解各类涉诉信访积案600多起。  相似文献   

6.
做好涉检信访的预防和化解工作,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当前,按照中央要求,在预防和化解涉检信访工作中,要综合运用救助救济、教育疏导、依法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实现办案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尝试开展被害人救助工作,对预防和化解因被害人经济困难而引起的涉检信访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郎溪县法院有效发挥立案信访窗口的服务功能,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6%以上,涉诉信访矛盾化解率为100%,无重大赴省进京涉诉信访案件,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先进单位、全市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县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处理涉检信访、化解社会矛盾之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是体现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淮北市两级检察机关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中,坚持做到六个“三”.从源头、机制上有效防止和减少涉检上访问题的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李月平 《政府法制》2014,(31):16-17
2014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公安局针对严峻复杂的信访维稳工作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聚焦突出问题,抓源头,打基础,强机制,促规范,实现了信访案件化解率和息诉率大幅上升、涉公安事南进京访和信访积案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连续3年新收案件重大信访出现率为零。连续3年新收执行案件实现零信访。3年来中政委、省市政法委等上级机关交办的43起重点信访积案,全部得到有效解决。2012年列入全市政法系统信访积案"百日攻坚"活动的8起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上列一组看似简单的统计数字,引发了记者对于基层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1.
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也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和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认识的提高,人民群众向人大来信来访逐年增多。2009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在配合省委开展的“信访积案化解年”和创建“三无”县(市、区)等活动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治理信访积案问题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并深入结合当前人大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工作实际,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信访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西己《争活效。  相似文献   

12.
地级随州市公安局成立以来,把公安信访工作摆上了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在“大”字上做文章,初步建立了“大信访”工作格局,形成了一整套“大信访”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四年来,先后化解各类信访案件850余起,其中地级随州市组建以前的积案173起。随州市公安局2004年被评为“全国控申工作先进单位”,本人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控申工作优秀公安局长”,公安部简报、《人民公安报》及其它媒体先后50余次报道或推广了我局的经验和作法.  相似文献   

13.
陈璟 《法治研究》2010,(1):81-85
司法审判是人民法院的职权所在,信访化解作为与救济性质、法律理念完全不同的事务,也在法院的职权范围内。信访化解与司法审判两种职权的混同既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也扭曲了司法职权本身应具备的涵义,对司法审判的独立、公正和权威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就必须优化法院司法职权的内部配置,对信访化解进行重新定位,限定其受理主体,规范其处理程序,严格其审查对象。摆脱信访化解对司法职权的桎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福建全省检察机关全年排查涉捡信访积案291件,化解236件,化解率为81.1%,同时还依法妥善处理了13506件(次)群众来信来访和控告申诉。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近年来检察机关有效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在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包案+听证+救助”三位一体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机制就是其中之一。实践中,该项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本刊特邀请学术界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建言献策,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巍娜 《法制与社会》2013,(30):251+253-251,253
随着当前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都在不断增强,人民法院被推上了信访问题的前沿。在人民法院被上访的案件中,涉及执行案件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司法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如何化解涉执信访纠纷是摆在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申请执行人邱某与被执行人王乙侵权纠纷为例,解读化解涉执信访纠纷需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10,(5):5-5
各级政法机关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信心。要眼睛向内,立足自身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一手抓积案化解,减少信访“存量”;一手抓源头治理,开展案件评查,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控制信访“增量”,标本兼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这是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本次修订确立应救助尽救助原则;明确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是开展司法救助的专责部门,突出强调主动救助;更加注重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源头预防和社会矛盾化解。检察机关应准确把握开展司法救助的性质、原则、职能分工、救助对象的范围等重点内容,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能动服务大局,推动司法救助工作“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9.
林诗禄 《特区法坛》2005,(6):40-40,54
海口琼山区法院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重点,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树立“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的科学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近年来,由于坚持了院长亲自办信访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一批批上访老户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说服了一批批缠诉缠访人员,化解了一批批涉诉越级上访的难题,消除上访老户所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使我院涉诉信访呈现“一无三降”良好态势,即无进京上访,涉诉信访数下降,越级上访数下降,上访老户数下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证。我们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伊向荣  陈喆 《海峡法学》2013,(1):113-120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检察机关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契机。在社会管理创新境下,建立检察环节信访处置机制,必须确立以解决利益冲突为原则的思路,构建利益诉求的受理和反馈、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利益分配和确定三个机制,健全和完善检察司法与调解的衔接、公开听证、司法救助、信访终结等制度,推动信访型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