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辰 《法律与生活》2010,(13):10-12
“80后”的婚姻,在法律专家眼里成了“易碎品”。这样的情形,更多地发生在“贫二代”和“富二代”两个人群中——不同的是,“贫二代”在离异时往往相互“推孩子”,“富二代”在散伙时则忙着“保财产”。  相似文献   

2.
孩子第一次过桥,父母都是充满期待的。我相信他们并不是期待孩子成为快速过桥的冠军,而是希望孩子不要落入水中。可是,孩子一生的路,有多少“桥”要过呢?  相似文献   

3.
朱敏 《检察风云》2012,(7):15-17
中国之棋局,理应基于学界与民间共识所设。但共识究竟何以最大程度地“凝聚”?这是个涉及反思中国百年转型,认识中国社会机理的文化制度命题,唯有以“智”迎解。  相似文献   

4.
作文选的“水”有多深有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5.
王小艳 《江淮法治》2009,(19):54-54
我是一名在北京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母亲,不是我狠心,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我只好抛家舍子到城里打工,可离开家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由于工作不稳定,带孩子过来读书不是折腾吗?我也知道这样和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但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利辛县人大常委会去年通过督办两件建议,为“特殊”儿童带来特殊的照顾,为“留守儿童”带来浓浓的关爱。让这些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蓝色的天空、和煦的阳光。  相似文献   

7.
她身患脆骨症,身高只有0.7米,且骨盆畸形。医生曾断言,如果她怀孕,“过大”的胎儿随时都可能压碎她的内脏,导致她停止呼吸。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袖珍女”,竟在4年内连续3次剖腹产,生下3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潘石屹,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其父“右派”被摘帽后搬往县城。1984年从中国石。三年后辞职“下海”前往广东,后来在海南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挣得“第一桶金”,从此开始商业生涯,取得很大成功。但潘石屹的名气在商界之外、机变与坦率,也使他成为一个公众典范、媒体红人。在这个活生生的“苦孩子”奋斗成功者的眼中,创新正是值得让他用一生去寻找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10,(4):6-8
这个痛失父亲的孩子说,父亲一生穷苦、“被人欺负”,没有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他自己意味深重。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一些幼儿园给孩子“乱喂药”的情形被曝光,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①但现有刑法对幼儿乱喂药的行为没有具体规定,刑法适用中存在缺失、冲突和不确定因素,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刑法解释和增加立法来有效规制“乱喂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现在书店里,有一种书卖得特别“火”。什么书呢?全是孩子如何成才的书,如《哈佛女孩》、《把女儿送进斯坦福》,而且,这类书通常放在牧银台或热卖书架等显眼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董华 《江淮法治》2012,(11):49-49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孩子得不到温暖.不少孩子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我认为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慎重研究,出台相关工作意见,明确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在“关爱”工作中的责任。同时。要抓紧完善和制定有关“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医疗健康、困难救助以及就业安置、劳动培训、民办寄宿制学校等方面相关政策,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3.
正裕 《法律与生活》2012,(10):52-53
据报道,早在2009年11月,天津市统计局就“家庭育儿方式”做过一项调查,所有受访者有近七成的“80后”妈妈表示她们不会望子成龙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孩子能报上名校,便将孩子户口落到厕所上。这事儿绝非广州独有,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最“牛”的要属昆明的一座公厕。这座公厕的门牌号上竟然落了24个人的户口,原因是一座优质小学就建在这座公厕旁。  相似文献   

15.
杨佩昌 《政府法制》2012,(26):28-29
在德国想当农民不容易 在中国,农民不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养老、看病、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农门成为农村孩子的最佳选择。无法考上大学的人只好进城当“农民工”,能考上大学的也尽量不选择农业专业。就读农业专业只能算是无奈选择,而且就业前景亦不容乐观。“农业、农村和农民”竟然成了老大难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狱学刊》2001,(4):87-88
张惠玲在2001年3月29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环境中的基因力量》,介绍了美国著名记者威廉·赖特的“非共享环境”的新概念。所谓:“非共享环境”就是针对个体的特殊环境.它可能仅仅是一个孩子经历的事情或条件,例如长期的疾病或被父母粗暴地对待,以及最小的孩子受到的特别优特等。  相似文献   

17.
清江涟漪,水波激滟。但我在湖北采访的时候,却无心欣赏,那一所所被废弃的乡村小学让人感触颇多。山大人稀的长阳,山途险峻,出行不便,五六岁的孩子不得不过上住校生活。由于疏于照顾,学校开饭的时候,一群群孩子或坐或蹲,三五成群,身上脏兮兮,如同一群“乞丐”。  相似文献   

18.
打架斗殴、逃学说谎、沉迷网络、顶撞父母……程秋杰曾经以为儿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有一天,她发现儿子与十几个和他一样“坏”的孩子轮流陪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过夜,还给流浪儿买来纸笔,教他读书识字。母亲那颗柔软的心被触动,她打电话把其他十几位“坏孩子”的妈妈叫到现场。妈妈们相信,她们的孩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上帝让这些优秀品质睡着了,她们要做的,就是唤醒这些睡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学界,和谐及和谐社会已成为十分凸现的论题。“情理法”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和中国人建构其所认同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情理法”抑或“情”“理”“法”进行语义上的分析和梳理,再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情理法”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角度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建构和谐社会的,从而启示我们对当下我国学界和谐社会的研究进行反思。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口口声声为人民,一心一意谋权利”,这是张廷登的“两面人生”在他成为阶下囚后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