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传统鉴定制度利弊、现代民事诉讼对鉴定制度的要求和国外立法经验之后,对鉴定问题作出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司法鉴定改革成果,解决了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问题。从审判实务看,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体制是司法鉴定法治化的组织基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近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司法鉴定立法的里程碑,是司法鉴定法治化的新起点,是建立司法鉴定良好秩序的治本之举。司法鉴定体制是司法鉴定管理的核心,《决定》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它主要解决了谁管理、管理谁、怎样管理的问题。立法上解决好司法鉴定体制问题,为司法鉴定法治化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我着重谈三个问题:一、社会司法鉴定机构作为鉴定主力军符合司法鉴定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出台至今司法鉴定制度建设可大致划分为制度建立、细化管理、严格监管三个阶段。15年以来,鉴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鉴定活动及管理日趋规范,鉴定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鉴定研究成果丰硕。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立法尚未突破,存在标准化与科学化的技术瓶颈,鉴定资源与司法需求仍的矛盾,行业自治和认证认可有待完善,鉴定研究手段和成果发表也存在局限。应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立法,关注司法鉴定实践,注重引导电子化时代司法鉴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第一个经过商“两高”程序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类别。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实践中,如何准确界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进而科学量化损害价值是环境损害鉴定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通过系统总结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重点领域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鉴定评估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促进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一些与此相配套的重要规章,包括《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等的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着重对困扰刑事诉讼的相关司法鉴定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剖析,力求有助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我国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与设立格局,带来了我国司法鉴定的蓬勃发展。纵观全球,权威的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机构或部门都与高等院校有着诸多联系,我国高校自身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在当前国家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借助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以及政策优势,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性鉴定机构的生力军。通过系统回顾了2005—2019年间,我国高校司法鉴定机构的发展现状、地位作用,并结合现实背景,对如何发挥高校司法鉴定机构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技术强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司法鉴定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鉴定大战时有发生,这无疑损害了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影响了司法公正性,即将实施的<决定>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法律指导.然而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还需对我国司法鉴定进行全面反思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使司法鉴定走向有序化.  相似文献   

8.
涉讼司法鉴定收费制度的检视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荣静 《证据科学》2012,20(3):341-352
我国司法鉴定机构正经历着体制性的变革,司法鉴定事务的逐步立法规范,新的运作方式使现在的鉴定机构已成为市场主体,鉴定人也成为从鉴定费中获取收益的个体。过高的鉴定费用成为公民运用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的瓶颈,因而对鉴定费规制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鉴定费问题突出表现在收费法律依据、收费标准、收费管理以及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几个方面。鉴定费的收取制度应沿此问题的解决路径出发进行建构,其实质是公民诉权的保障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对于诉讼的判决结果作用重大,在实践中对于司法鉴定领域的若干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结论。结合现行的司法鉴定相关的规定以及司法鉴定实践,对于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的鉴定程序启动、鉴定申请准许、工程造价鉴定以及重新鉴定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于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郭华 《中国司法》2009,(12):89-92
一、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背景概览 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衍生于鉴定纠纷解决的实践,尤其是“重复鉴定”过多过滥等无序问题的纠缠。它是借助于“集体专家”的力量来解决不同职能部门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之间在专门性问题上争论不休的鉴定纠纷的机制之一。在我国现代司法鉴定领域,这一机制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上海市成立的“上海市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