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求是》2006,(18)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一、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体的表现来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能力之一,是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提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相联的.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任务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深入认识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与规律,正确处理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今天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及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执政后,党的首要…  相似文献   

6.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集中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党的先进性的历史高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全面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集中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党的先进性的历史高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全面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6,(5):33-33
广大农村党员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农村长期繁荣稳定的主要承载者,是推进农村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切实把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音  许晓敏 《党史纵横》2005,(10):44-4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建设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供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动力机制、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运转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和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执政为民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略论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曲折历程中探索和掌握的执政三大法宝,明确而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一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三大法宝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坚持执政三大法宝,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党实现历史使命和完成这一使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又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具体的历史内容并作出具体的历史检验,二者统一和体现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这样的社会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起点和背景上是有关联的,以此为契机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问题才是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结论。社会建设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建设要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体现党的执政先进性。这些都源自于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历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完善社会公平问题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注意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加强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公平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村群众的积极努力,更需要有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只有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正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不仅需要解决制度体制、意识形态、文化潮流、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还需要科学的理论,需要文化的传承,需要理想信念的确立和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新格局下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新格局中的中心内容.进一步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新格局中的地位,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关系,探讨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来推进党的建设新格局的具体路径,有助于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