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必须充分发挥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新型政党制度平台优势,精准反映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实际诉求,畅通民众政治参与渠道;必须全面加强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为丰富和完善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会议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新概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发挥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着力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总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为我们指明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其不仅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将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多种途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参政党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一以贯之地重视、加强履职能力与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协基于其特殊的"准权力机关"属性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看,政协作为权力中心的外围机构,紧密围绕着以中国共产党为元治理主体的权力中心,但又凭借其双重属性,承担着沟通不同次级治理子系统的功能;从实践上看,政协通过政协提案、协商会议等运作载体,发挥着联结不同次级治理系统、维护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稳定的功能。进一步发挥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需要完善政协在法律地位、界别设置和委员代表性等方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全会公报最为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提出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两句话之一,这是我们党基于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治国理政规律性的认识所做出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必须从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看待问题。正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认真分析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明确的现实问题,努力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统一战线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近期的学习,谈一下我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党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即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何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何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剖析,对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的若干关系进行层层递进的补充说明分析,让读者更彻底的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内涵,以及本文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在内涵上,从治理和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缘由上,是基于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对当前各种问题和挑战的综合考虑。在路径上,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坚定制度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会提出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准确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对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参政党自新中国成立一开始就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管理。在国家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治理转型的过程中,参政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参与者、智囊团、监督者和服务者。在未来理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以肩负起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等方面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层人民政协不断积累和增长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的实践智慧,将直接影响基层政协履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和履职成效。一些基层政协因为实践智慧不足而导致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不够,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对基层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要鼓励基层政协工作者在履职过程中不断学习、掌握和驾驭实践智慧,使其成为提高基层政协履职能力的重要助推力,达到提高基层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其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并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政府集全国人民智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历史选择。因此,必须在明晰现代国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程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多元共治"体系等五个方面探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协商民主和国家治理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无疑标志着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国协商民主专门机构的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意涵存在深度的逻辑契合。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模式为人民政协的成长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土壤,全面深入推进政协协商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其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并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