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推动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诉求,贯穿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布局中。"共建共治共享"是党吸收现代治理理念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所建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旨趣,"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内核和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2.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社会治理中通过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公平感,这“三感”共同构成了获得感的实质内涵,获得感也因此成为社会治理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评价指标,对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制度起着重要的结果反馈作用。从基层社会治理事件开始的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到获得感评价,整体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的逻辑路径,其目的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践中,要从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升级以创新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方式入手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念的延续与创新,其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理论特征与时代意涵,反映了社会治理理论已从机制创新、架构完善推进到格局营造、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梳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理念,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仍然是其最为鲜明的价值依归,同时其具有"主体关系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协商共治""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的丰富时代意蕴,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则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根本保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选择。目前,社会治理依法治理理念、治理立法、治理机制、治理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制约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现。为此,要从培育社会治理法治理念、完善社会治理立法、健全执法机制、加强司法保障和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当以"共建"为基础,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以"共治"为核心,形成治理合力;以"共享"为目的,让社会治理成效公平惠及每一个人。乐山市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加强党委领导,把好社会治理"政治方向";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确保矛盾"基层化解";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近年来社会治理持续向好,但目前依然面临复杂的社会治理难题,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根本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云南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结合云南实际,只有加强边境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但现阶段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仍需进一步培育,存在社会公众参与平台缺失,保障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舆论宣传不到位等制约因素。公安机关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路径选择有:树立多方协同共治的治理思维;建立健全复合共治机制;建立规范高效的公安机关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管理机制;创新形式,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疆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基层自治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也存在着治理功能“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治理低效和“空转”的短板十分明显。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培育和引导社会力量协同共治,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基层自治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作用。因此,要深刻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精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作用,通过系统提升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意识,着力完善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全面构建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系统等途径,全面破解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安治理中仅靠警方自己单打独斗是不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需要,应当探索多元化共治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力求营造社区治安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探析,探索共享社会资源参与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技巧和要点,探求如何提高发动社会资源投入到群防群治工作能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工作的重点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公益导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政府治理为主导、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平台共建、家园共治、服务共享,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为主体、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社区已初步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但与新时代要求的社区治理现代化还有差距,存在着社区居民自治困境、社区治理组织角色困境及社区服务供需困境。治理过程中缺乏人本精神、社区多元治理机制尚未建立、社区资源缺少支持是造成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对此,可以从理念、制度和主体三个层面着力,以理念和制度为两翼,围绕主体建设,探究解决新时代城市社区克服治理难题的对策,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新格局的生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发挥社区治理在新时代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就需要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有能力、敢担当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铜陵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提高队伍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完善队伍的综合培训机制、注重队伍的激励制度建设、构建配套的绩效考评体系、规范社区工作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者、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主动识变求变应变,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娱乐休闲的家园,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也在基层,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社会治理最坚实的基础和重心。面对武汉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存在的难题,必须借鉴外地解决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的经验做法,破解武汉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6.
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亟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集中力量优先处理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同时通过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营造,逐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顶层设计,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兴科技的涌现及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追求,社区警务在警力质量、警力数量、基础设施、考核体系、防控机制等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钳制了社区警务应有功能的发挥。为突破现有阻力因素,社区警务应扎根群众立足服务意识建设、依靠科技组建防控体系建设、固本培元优化社区警务内部建设,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社区警务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共建共治共享"视域下,明晰西北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法治底蕴,研究出民间习惯适用的规范路径,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共建共治共享"的命题内含着鲜明的协作治理的实践底蕴,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场域中,社会治理的过程绝不是国家公权力单向度地对社会进行管控,而是一个社会与国家公权力良性互动的过程。西北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重要功用使得我国在未来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间习惯与国家制定法的"统一",实现国家治理规则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路径,以创新为抓手,从理念、方式、体制、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夯实基层基础,抓实抓好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20.
小区治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中最基本的单元,法治小区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稳定和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乐山市市中区通过党建引领、分类治理、因地施策、多元法治等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业主自治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中心城区法治小区建设的新路径。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当前小区治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自治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业主自治能力弱化、物业服务不够规范、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要以党建引领治理模式创新,以制度完善加强自治管理,以服务能力提升促进管理改善,以资源整合推动法治共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