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湘江战役中,广西"新民团"配合桂系军队多次向红军发起攻击,给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民团武装对过江红军的追击和对未过江红军掩护部队的寻歼较为积极,也使红军遭受了较大的人员损失.湘江战役前后民团武装的表现,使中共领导人认识到广西的民情条件不适合建立根据地,从而作出了进军贵州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红歌”虽尚无确切的定义,但人们喜爱“红歌”是真切的事实.我所理解的“红歌”,应该是历史的、健康的、引人向上的歌曲,是承载着革命精神和情怀的歌曲.正如著名词作家阎肃所说:“红歌是在漫长历史环境中诞生的,与我们民族一起成长的,融化在人们生命血脉里的歌曲,真正的红歌是根植于人心的,是真诚的.”早期的红歌主题多为不怕困难和牺牲,争取民族独立和反抗侵略、反抗压迫.  相似文献   

3.
湘江战役的反思和红军过广西的反思实践,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为红军确立正确的军事路线开启了一个窗口。这对在反思的基础上构建红军的整体军事战略思想,推动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枪杆子出政权"、"上山"军事理论到"积极防御"军事理论的转变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金明 《湘潮》2010,(1):28-31
红色歌曲,简称红歌,是指中国现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赞扬革命、歌颂祖国的歌曲。红歌,承载着对峥嵘岁月的记忆,浓缩着对革命先贤的缅怀,寄托着对崇高理想和壮美人生的向往和希冀。为寻究红歌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和传播路径,本刊从2010年第1期起特辟"聚焦红歌"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1,(16):40-41
蒋介石一生中不知制订过多少个消灭共产党武装力量的计划,湘江追堵计划也许是其中最为完备的一个。他以薛岳、吴奇伟在红军北侧并行追击,阻遏红军北上;又以李韫珩、李云杰加周浑元在后追赶,逼使红军强渡湘江,然后让红军与关闭湘江的湘军、  相似文献   

6.
<正>一、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湘江战役很惨烈,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择其最重要者,有三点:第一,湘江战役充分暴露了错误路线的错误决策给红军带来的严重恶果,为中央错误领导的垮台敲响了丧钟。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八万六七千人,到达湘江过第四道封锁线的实际兵力还约有6.5万人。经过湘江一战,红军折损3万多人。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红  相似文献   

7.
遵义的阳光     
遵义,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遵义会议会址远靠峭峰入云的大娄山,近傍碧波荡漾的湘江河,门前街道干净繁华。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了它,走进相隔77年的历史。这是一座上世纪3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屋。当年,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毛泽东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苍劲有力,形飞神舞,雕刻在黑亮的巨匾上,高挂在大门正中。熟悉的字迹,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代伟人豪放的风采和传奇。进大门,过牌坊,是一处小天井。天井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相似文献   

9.
1934年下半年,中央红军两次从广西东北部渡过湘江。两次过湘江给中央红军造成了多大的人员损失,这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红军第一次过湘江损失较小,第二次渡过湘江,中央红军损失约两万人。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瞬间之一:湘江之战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  相似文献   

11.
正"绝命后卫"红三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数千闽西子弟血洒湘江,悲情感天动地。可您是否知道,另有一支加入了许多闽西子弟的后卫师,最终也几乎全军覆灭,同样悲壮!我说的是红十三师,一支在泰宁新桥成立的"坚师"。红十三师与红三十四师同属红五军团,都是红军长征时的"铁流后卫"。1934年11月28日,在湖南道县,两个师最后一次并肩战斗,因为一个命令:红三十四师接替红六师防务—从此永别。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20,(2):46-46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又称红军山,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凰山南麓的小龙山上,距遵义会议会址约1.6公里。整个陵园呈坐北朝南之势,面临湘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占地约103亩。陵园始建于1958年,陵园内安葬着1935年红军长征时在遵义牺牲的红军将士。陵园由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墓、红军坟、红军卫生员雕像、邓萍烈士雕像、钟伟剑烈士雕像及青松堂、翠柏园等组成。红军烈士纪念碑。整个碑高30米。  相似文献   

13.
华夏儿女翩跹舞,红歌嘹亮唱祖国。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会同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等11部门从5月份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红歌演唱活动,  相似文献   

14.
闽新 《先锋队》2011,(21):63-64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革命胜利哟你回头,老妹等你哟长相守,老妹等你哟到白头……"踏进井冈山市区,不时飘来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深深打动了我们。在井冈山市,一首首红歌、一座座革命旧居旧址、一簇簇红杜鹃,常常把我们带回那火红的年代。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景油画《井冈路》映入眼帘。大厅设有一台老式油灯雕塑,表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旨。红米饭、南瓜汤,冬天官兵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睡觉盖干稻草……博物馆里陈列的实物,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5.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32年从江西永新县老家参加红军的,第二年调到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学习。1934年10月,红军卫校随中央机关开始了长征。红军过了湘江后,约在1935年4、5月间上级调我给陈云同志当卫生员。金沙江位于云南、四川两省的交界处,水宽流急,虽然算不上天险,却也很不好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1月下旬,红军前卫部队突破国民党军在广西全州、兴安之间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27日,红一、红三军团主力迅速向西抢渡湘江。而红五军团梯次布置在湘江东岸掩护全军。30日,红一、红三、红九军团和军委一、二纵队勉强渡过湘江。然而,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军团部与师部的通讯联络中断,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陈云写信派人火速送给红十三师师长陈伯钧,信中指出"这是紧要关头,关系中国革命的命运,希望你们下最大的决心,赶快渡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1,(12):8
<正>重走长征路,永远跟党走。6月23日,宁夏电力公司领导集体和百名党员员工一道沿着红军长征行进路线,高唱革命传统歌曲,步行翻越六盘山,缅怀革命先烈,庆祝建党90周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宁夏电力公司组织了此次"重走长征路、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党日"集体组织生活,由公司领导班子集体与公司百名党员员工组成登山队伍,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线路步行登上六盘山。红旗招展,红歌嘹亮。行进中共产党员们高举国旗、党旗和国家电网旗帜,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李井泉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行程的亲历者。在中央红军的长征序列中,李井泉先后担任过军委干部团教员、中央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和红军游击队总政委。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协理员,先后担任过红军总部二局一科代理科长、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上级政治科政治教导员。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到达哈达铺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直至长征结束。长征中最为艰难困苦的行程,是雪山草地。而这个"之最"中,最艰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红军是党在领导农民暴动武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四纵队作为闽西最早的正规红军,在游击战争中得到迅速发展.从第四纵队发展到第十二军、二十军、二十一军3支地方主力红军,成为发展和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支柱,在李立三、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困境下,闽西红军艰难奋进,并将武装力量保存下来,投入到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