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江玲 《岭南学刊》2004,3(6):37-40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全面把握“一国两制”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要认识到“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两制”是在“一国”的前提下的“两制”,“港人治港”是爱国爱港者治港,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相似文献   

3.
辛旗 《台声》2002,(5):11-12
目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僵局难破,“一国两制”方针难以落实,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不再把追求中国统一作为终极目标,更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民众自身利益对立起来而予以否认,甚至不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定性,不承认自己是在5000年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然而,一个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地缘的、血缘的,更是现实政治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时反复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不懈追求祖国统一的思维发展上升的必然与智慧结晶。同时,“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发展超越。它远承传统的以国家民族统一为核心的大一统观念。它也是对传统的“因俗而治”与“意在羁縻”的边疆政策的一种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我国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而做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实战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及至世界政治发展史的一大历史贡献;它不仅在理论上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作出了新的建树,而且是新时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伟大实践。而闪耀着“一国两制”光辉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更是展现了中国政治设计中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它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创了截然不同于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其它曾经处于和正在处于分裂或分治状态的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之新道路、新模式,充分显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维系了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和思想文化传统。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才得以生存、繁衍、发展、昌盛。一部中国历史,一条耀眼的主线——追求统一,反对分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以“大一统”观为核心的国家理念自古至今都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分”与“合”,逆历史潮流的“分”是野心家和民族败类利令智昏的结果;“合”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条件,是智者统治和人民奋斗的结果。综观中国历史进程,统一是主流,为国人所称颂;分裂是逆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极其伟大的科学构想,也是国家治理中极富智慧的制度设计。评价其理论价值、现实贡献、历史意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解决了求同与存异的问题。这也正是贯穿“一国两制”从酝酿出台、到探索实施、再到深入推进全过程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浩斯 《台声》2001,(2):4-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政府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已经历史地摆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国两制”是否也适合台湾问题的解决,是很多人都在深思的问题。前段时间,全国台联组织内地台籍知名人士访问团赴港澳访问,考察“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施情况。就此,笔者采访了访问团团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杨国庆先生。  杨国庆会长首先介绍了此次访问的目的。他说,中国统…  相似文献   

10.
自从列宁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同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实现和平共处以来,和平共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断丰富发展。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现,将表现为我国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和平共处关系。邓小平同志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7页)“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同上)“一国两制”与和平共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解决我国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一国两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于同一个主权国家,必然形成多种法律体系并存的格局。因为只有“一国两制”的法律制度才能体现与保障“一国两制”的社会制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一国两制”的和平共处吴伟强和平共处原则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则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进入80年代,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一国两制"及其和平共处作为解决国家统一的具体方案。"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解决中国统一的新构想,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和发展,开创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它不仅赋予现实社会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谢郁 《黄埔》2023,(5):22-25
<正>2019年1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政策主张,这是对自1979年以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充分肯定与继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统一理论与方针政策的创新与发展,表明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将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推动国家统一开启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港澳“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同胞参与国家管理等“共治”现象,作者基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及统一后有效治理的考量,尝试将“共治”概念引入到“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之中,以期拓展“一国两制”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现将文章发表如下,以供学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它是在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故又称“黄老之治”。老子曰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就是说 ,明古之理 ,可以治今之事。[1] 今天 ,我们研究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 ,并借鉴蕴涵其中的现代管理意识与领导方法 ,对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 ,提高现代领导水平和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启迪性。一、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所谓“黄老之学”是指战国时期形成的道家学说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 ,既讲道也讲法 ;“老”指老子学说。它是以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以其对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真知灼见 ,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深邃理解 ,对中国当代社会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文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历史、理论、实践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思维。根据这一方针,中国与英国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香港回归10年的历史验证了这个构想是可行的。"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人关于国家统一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探讨的就是"一国两制"如何改变了中国人关于国家统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史与未来,当今之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乃是民族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惟有统一,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文化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的统一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文化力中。孔子《春秋》的“大一统”主张,苟子《王制》“天下为一”,吕不韦《吕氏春秋》“一则治,两则乱”等。近代康有为指出:“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更无分为联邦之理也。”孙中山为国家的统一奋斗了一生,他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四性议何成学,樊东方香港和澳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海峡两岸关系正朝着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方向发展,这既是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的伟大成果,又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生于中国大地,既有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