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柬埔寨中立的干涉(1956-197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在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如何干涉柬埔寨的独立和中立,直至最后支持朗诺—施里玛达集团推翻西哈努克政权,而西哈努克又如何在国际冷战环境下争取国家的独立和中立的历史过程,由此揭示国际冷战对小国的重大影响,而小国在大国极端对抗中实际上难以置身事外,甚至难以维持独立和中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柬埔寨人民抗击越南侵略者的斗争,迄今已经八年多了.为了东南亚、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早日结束柬埔寨战争,消除当今国际社会所关注的这一“焦点”.1986年3月17日,民柬联合政府宽宏大度地提出了“关于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八点建议”,从八点建议的内容来看,是符合目前柬埔寨实际情况的,既坚持原则,又具有灵活性,既顾全大局,又切实可行.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同意让越南军队在联合国监督下,分阶段撤出柬埔  相似文献   

3.
陈显泗教授撰写的《柬埔寨两千年史》,洋洋50余万言,从“跨入历史的门槛以前”写起,到1953年柬埔寨获得独立时搁笔,成为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柬埔寨通史。笔者拜读了陈教授的大作之后,既认为这本专著是我国东南亚研究的一大成果,又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93,(4)
1978年底越南出动10万军队侵入柬埔寨,1979年1月7日占领金边;韩桑林集团“建立”金边政权。从此柬埔寨境内燃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抗越救国战火。 1979年8月21日,柬埔寨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临时主席乔森潘)成立,号召柬民族和人民不分政治倾向,积极行动起来,赶走越南侵略者,打倒韩桑林傀儡集团,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柬埔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非洲为冷战付出了沉重代价,她的人民、稳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尽管非洲在冷战期间赢得了独立,但却未能免除冷战的祸害:政变、内战和边界争端不仅习以为常,而且旷日持久、肆虐一时.因此,非洲成为这……  相似文献   

6.
柬埔寨已经实现民族和解,饱受长期战争苦难的柬埔寨人民正集中精力投入经济建设,重建家园。不久以后,将有许多国家的公司进入柬埔寨投资,开发柬埔寨这块处女地。中国是亚洲的大国,是柬埔寨的近邻,应该参与柬埔寨的经济建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柬经贸关系。一、发展中柬经贸关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有利条件1.柬埔寨已经完全实现民族和解,国内政局稳定,这为柬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创造了前提条件。柬埔寨民族和解是其国内政局稳定的决定因素。民族和解主要表现在:第一。柬两大政党即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  相似文献   

7.
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是1965年柬埔寨与美国断交的前奏,它连同柬埔寨与美国断交一起对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柬埔寨在1963年拒绝美援是邻国因素、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和柬埔寨自身因素等要素合力的结果。对影响1963年柬埔寨王国拒绝美援的诸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较好地理解亚洲冷战的复杂性,更好地理解制约美国亚洲冷战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泰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印度共和国的宣告独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切都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带来了毀灭性的打击.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强大民族解放运动,也不能不对泰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意志起巨大影响.亚洲热爱和平人民的历史性胜利已使泰国这个小国家卷入该地区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流中,并  相似文献   

9.
于臻 《南洋问题研究》2007,2(2):34-39,48
从柬埔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得独立至今,柬埔寨政治在国内外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下,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而作为柬埔寨人民领袖的西哈努克,在当代柬埔寨政治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影响,使柬埔寨当代历史深深地打上了西哈努克印记。本文以当代柬埔寨的政治演变历程为主线,对西哈努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的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的殖  相似文献   

11.
当代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是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拉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则是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开展得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斗争,其结果是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独立后的拉美国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当前,争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失望。”柬埔寨友人对我抱怨不能如期对柬埔寨雷区进行采访,只能那么冷冷地回答,“去年为你申请到了准证,你又不来。而今年却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飞了过来,我们真的无能为力。我们这边办事,一关一关批下来,没有这么快。”  相似文献   

13.
一、三十年概况联邦德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援助始于五十年代中叶。当时,非殖民化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万隆会议的推动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美国出于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考虑,要求联邦德国“分担责任”,向新独立的国家提供开发援助。而联邦德国也正想打入这些地区,以满足经济扩张的需要,欣然同意了美国的要求。最初几年,新独立的国家尚少,援助的规模有限。随着民族解放运动“非洲年”的到来,新独立国家与日俱增。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联邦德国于1960年5月制订了《开发援助法》,并于同年10月设立联邦经济合作部专司其事,从而把开发援助提高到开发政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98,(2)
柬埔寨将于7月26日举行全国大选.这场大选关系到柬埔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目前,各党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力争在大选中获胜.其中,由洪森领导的柬埔寨人民党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柬埔寨人民党是从原柬埔寨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政党.1975年柬共夺取政权后,内部矛盾加激.韩桑林、洪森等人脱离柬共,成立了“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以后更名为“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此后,在越南的支持下成立了金边政权.1981年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召开五大,选举韩桑林为该党总书记.1991年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召开特别会议,在会议上决定将党名改为“柬埔寨人民党”,并选举韩桑林为人民党名誉主席,谢辛和洪森分别为党主席和副主席.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纲和党章.199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柬埔寨举行全国大选.在大选中,人民党失利,奉辛比克党获胜.但控制政府和大部分武装的人民党拒绝交出权力.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西哈努克的反复调停下,双方作出妥协.结果由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共同执政,奉辛比克党的拉那烈任政府第一首相  相似文献   

15.
印尼作为东盟的头号大国,不结盟国家组织的创始国和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在冷战结束后,通过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促进东盟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确立了他在东盟中的“龙头”地位。然而近年来,印尼当局深感经济实力不足,影响了“龙头”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掀起了一场发展经济和吸引外资的改革大潮。一直处于“亚细亚孤儿”处境的台湾看到了印尼经济热是推进其“务实外交”的极好时机,于是经济援助、合作开发等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创造以经济关系启动政治关系的实质效益。印尼和台湾都想借对方实力扩大自己影响,达到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引起了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独立、统一获得国际承认,促进了亚洲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奠边府战役提升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力量,巩固了越中友谊,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奠边府战役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加速了东南亚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奠边府战役是冷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1825——1830年的爪哇人民大起义,(史称“爪哇战争”,因其领导人为蒂博尼哥罗,又称蒂博尼哥罗战争),不但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史册上占有着重要地位,而且是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序幕。我国史学界对这个课题至今还很少研究。本文拟就这次大起义的原因、主要过程和有关大起义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一、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荷兰恢复独立。凭借1814年英、荷条约的“恩赐”,荷兰于1816年8月9日“和平”地从英国手里接管了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在以埃罗特为主  相似文献   

18.
非洲国家在完成民族解放、实现政治独立以后,已经历史地走向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的新阶段。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实践证明,为了摆脱殖民主义长期统治造成经济上的种种恶果,以及反对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经济关系,不仅要依靠本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还必须加强地区经济合作。自六十年代初以来,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各国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抱负与日俱增,不仅越来越倾向于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而且也日益看重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满足于只做别人的棋子,更多以一个棋手的身份参与地区内外各重要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东盟实体的扩大及其角色调整便是其政治独立和经济腾飞后民族自信心、内部凝聚力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同步迈进的逻辑结果,而这又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周边大国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当今美国的冷战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美国以冷战的“胜利者”自诩,不仅没有改变冷战时期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形势,反而更加强调要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制来改造世界。那么,后冷战时期,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到底要在国际上扮演什么角色、给国际社会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一、美国冷战思维的特征及表现所谓美国的“冷战思维”是指在战后持续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国政界、学界及舆论媒体等分析国际形势、观察国际事务特有的思维模式或认识框架。美国是冷战的始作俑者,冷战思维是冷战的思想基础并延续于整个冷战时期。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