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柬埔寨制宪议会1993年9月17日通过,9月24日由国王宣布实施.担任国家或政府领导职务,也不担任任何行政或政治职务. 第一章 主权 第1条 柬埔寨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根据君主立宪制和自由民主多党制原则治理国家.柬埔寨是独立、主权、和平、永远中立、不结盟国家.第2条 柬埔寨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王国疆界以1933至1953年间绘制、1963至1969年间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1/10万地图为准.第3条 柬埔寨王国不可分裂.第4条 柬埔寨王国的口号是:民族、宗教、国王.第5条 官方语言和官方文字是高棉语和高棉文.第6条 国旗、国歌和国徽在附件一、二、三中作出规定.第二章 国王 第7条 柬埔寨国王治理国家,但不执政.国王是终身国家元首.国王不可侵犯.第8条 国王是国家统一和延续的象征.国王是柬埔寨王国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证人,是公民权利和自由及国际公约的保证人.第9条 国王是确保正确行使行政权力的最高仲裁人.第10条 柬埔寨王位制是选举制.国王无权指定王位继承人.第11条 国王生病,经国民议会议长和首相挑选的医疗专家组确认不能正常履行国家元首职责时,由国民议会议长暂时代行国家元首职权.第12条 国王晏驾后,国民议会议长为代理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柬埔寨王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进入柬埔寨后,不仅丰富了柬埔寨的语言,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发生变体现象。本文从语音、词汇及语法三个层面出发,对柬埔寨英语的使用进行初探,浅析柬埔寨英语变体的特点及对柬埔寨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6年8月26日至30日,第一届“国际高棉学学术讨论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王家大学隆重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国际柬埔寨学术研究的空前盛会.本届“国际高棉学学术讨论会”是由柬埔寨王国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和金边王家大学及日本上智大学共同组织召开的,并得到柬埔寨王国国王办公室、国民议会议长办公室、第一首相办公室、第二首相办公室、内务部、工业矿产能源部、新闻部、旅游部、文化艺术部、柬埔寨国家银行、日本丰田基金、日立学术基金、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美国耶鲁大学、意大利波罗尼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众多部门和机构的协助与支持.这次会议是柬埔寨恢复和平以来所举办的以柬埔寨研究为主题的首次大型国际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4.
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的10年是中国和柬埔寨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彼此缺乏了解到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的过程。在冷战时期,中国领导人视美国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因此,他们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为了反对和削弱美国这个主要敌人,中国领导人在外交领域中运用统一战线策略,分化对手并争取中立势力。就柬埔寨而言,中国领导人的主要考虑就是如何赢得西哈努克对中国的好感,争取他的合作,防止柬埔寨加入美国组织的反华包围圈。此外,中国领导人也希望通过柬埔寨来扩大中国在亚非中立国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马来西亚上议院和柬埔寨王国参议院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李贵鲜率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于2006年12月13—23日对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了友好访问,考察了解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此访巩固了中马、中柬传统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6.
老挝是一个贫穷、弱小的内陆国家,因地理位置特殊,在亚洲冷战期间具有重要地位。它与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和缅甸接壤,既是中国、北越与美国的盟国——泰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又是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向南越民解武装力量输送物资和人员的重要通道。双方即苏、中、越3国和美、泰两国分别支持老挝左翼和右翼政治力量,进行公开或秘密较量,  相似文献   

7.
朝鲜问题是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冷战遗留问题,是亚太安全形势中的最不确定因素。朝鲜问题在美国对亚洲政策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1994年10月美朝核框架协议签署后,美国放弃长期对朝封锁和孤立的遏制做法,实行软着陆政策,放宽对朝鲜的贸易和经济限制。美朝关系出现...  相似文献   

8.
与冷战时期的相互淡漠相比,冷战后印韩关系迅速发展,21世纪以来急剧升温。促成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相互认知、两国的亚洲战略、美国的亚太战略部署以及亚太局势的变化。印韩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亚洲的政治安全局势和亚洲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前景。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将全球战略的重点转向亚洲,重新思考亚洲国际秩序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10,(12):107-107
3~6日,应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的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柬埔寨进行正式友好访问。4日,吴邦国在金边分别与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柬埔寨国会主席韩桑林、柬埔寨参议院主席谢辛、柬埔寨首相洪森举行会谈。吴邦国和洪森共同出席了中柬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和两国政府有关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签署的16项协议总额约64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通讯技术、能源开发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美关系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中美关系的国家战略因素、军事安全因素、经济因素、两岸关系因素 ,诸多学者已经做过详细、全面、多方位的探讨。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冲突也是左右着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 ,意识形态因素就一直在影响着美国当局的决策 ,影响着与中国发展一种健康、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只是在冷战中后期 ,特别是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 ,出于对国际格局的战略认识 ,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考虑 ,美国才一度放松了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攻势。这种局面在冷战结束、苏东集团解体后发…  相似文献   

11.
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冷战初期,老挝本不是美国东南亚政策的重点问题,但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对老挝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直至派出地面部队进行干涉。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国外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推介,应有助于推动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更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贸易自由化、全球化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国家干预,努力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采取扶植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口战略"等政策措施,使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欧洲工业经过革新,在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东亚产业竞争优势的出现,日本不但在传统产业而且在高技术产业上面临东亚等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90年代美欧以及东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导致日本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日本国内出现产能过剩,从而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  相似文献   

14.
东亚秩序转型是冷战后国际关系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在回顾既有争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局部等级视角切入,分析东亚安全秩序的性质及其转型动力。局部等级体系由体系唯一超级大国领导的地区安全等级与区域内自助国家共同构成。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局部等级体系特征,并在中国持续崛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战略对冲为主要行为模式的安全秩序。尽管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对抗性不断增强,但是在局部等级体系下中国坚持战略对冲不但可以有效缓解自身面临的崛起困境,而且有助于防止中美陷入美苏冷战式的集团对抗,以战略对冲为核心特征的东亚安全秩序也将因此得以延续。这些发现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地区安全秩序和大国竞争的理论研究,同时也有助于中美两国更为有效地管控其在东亚地区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15.
1958 -1965年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援助情况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进程并不完全同步.特别是在1960 - 1963年两国关系稳步恢复和发展的阶段,中国在援助印尼的态度上呈现出较为谨慎保守的特点.至1964 -1965年,中国的态度才转为积极主动,加大援助印尼的力度并加快援助进度.这一变化除了受冷战国际格局以及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等情况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自身的革命外交理念.正是基于对世界革命的战略解读与坚定信仰,中国在援助印尼的外交决策中才将“革命”作为首要的评判标准,从而出现这种不同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杨扬  王文余 《亚非纵横》2012,(3):52-57,60,62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在冷战中发挥了反苏反共的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冷战后时代,美日同盟的调整对东亚安全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作用,有利于防止东亚地区危机的爆发。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亚安全秩序并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要构建良性的东亚安全秩序,必须把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美国同盟体系和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并重,协调处理东亚安全事务。  相似文献   

17.
Under the Pentagon's current Global Defense Posture Review (GDPR), the United States is reducing its forces in several major Cold War base hosts and establishing a global network of smaller, more flexible facilities in new areas such as Central Asia, the Black Sea and Africa. Drawing upon recent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base hosts of Kyrgyzstan and Uzbekistan, this article cautions that these new U.S. overseas bases, despite their lighter footprint and regardless of the prevailing security situation, risk becoming enmeshed in the local struggles and political agendas of elites within these hosts. Periods of turbulent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regime instability may encourage host country politicians to challenge the legitimacy and terms of the U.S. basing presence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urposes. These are important lessons for U.S. planners who are simultaneously promoting democratization while they negotiate basing and military access agreements in these same politically volatile hosts.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自形成至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当前的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矛盾与共同利益并存的复杂局面,因而形成于冷战时期的传统三边关系理论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未来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的发展将受中美关系的走势、东亚区域一体化、中国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的选择3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其走势较为乐观。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eorientation of the defens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itiated during the Bush and Obama Administrations, toward giving increased priority to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t begins with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naval powe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world wars, in which Europe represented the primary theater of conflict, had the effect of shifting a greater share of American military assets toward the Euro-Atlantic theatre, while the onset of the Cold War after 1945 required the United States to develop a navy of truly global strategic reach in which Atlantic and Pacific commitments were kept in balance. With the diminished concern for European security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a strategic competitor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required in an age of defense austerity to refocus attention again to the Pa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