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拉丁美洲左翼政治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新阶段的开始。莫拉莱斯、科雷亚分别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执政后,激进左翼政权的执政版图进一步扩展。近年来,激进左翼政权在自身建设与巩固进程艰难前行的同时,与美国保持紧张并不时起伏的双边关系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特别是委内瑞拉政变、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边境冲突和洪都拉斯政变事件相继发生,无不体现出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稳定,但在海地等局部地区出现动荡.拉美左翼力量呈上升趋势,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继续巩固和发展;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全民公决中获胜,继续执政.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半年来,拉美左翼政权接连受挫,如阿根廷右翼上台执政,委内瑞拉国会选举右翼反对派大获全胜,巴西众议院通过弹劾罗塞芙议案等,拉美左翼政权步入低潮有着哪些原因?拉美左翼会不会就此低潮下去?近年来,拉美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拉美政坛的钟摆向右摆,其主要表现是:左翼政党在选举中频频失利,执政困难加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南美发生了一连串历史性事件。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巴拉圭、委内瑞拉和乌拉圭等相当一部分南美国家,经过民主投票选举,建立起左翼或中左翼政府。虽然目前政治的趋势是向左转,然而身处其中的各国政府还是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新民粹主义政权(委内瑞拉、玻利维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三国政府所追求的通往社会主义的民主、和平道路鼓舞了多数拉美左翼,但它却很难代表一种新道路。整个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是倡导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力量。上述拉美三国遭受严重的政治冲突、阶级和政治分化的同时,社会民主党赞成用温和政策来避免不和,实现广泛共识。在此意义上,这三个拉美左翼政权与前苏联、东欧及古巴的共产主义经历有类似之处,与反对深远变革者和代表旧秩  相似文献   

6.
塔里克·阿里谈拉丁美洲反新自由主义运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22日"委内瑞拉分析网"(www.venezuelaanalysis.com)刊登了该网站记者对英国著名政治活动家、英刊《新左翼评论》的资深编辑塔里克·阿里的题为《委内瑞拉:以夺取政权改变世界》的访谈。访谈中阿里重点论述了委内瑞拉反新自由主义的成功经验:查韦斯拥有政权,并且利用政权切切实实地在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将会赢得最终的胜利。作者也大量涉及正波及整个拉丁美洲的反新自由主义运动,特别批评了巴西劳工党,认为该党虽然通过反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纲领赢得大选的胜利,但是上台后提不出替代性的建设方案,没有给人民带来利益,将来会失去人民的支持。访谈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起,拉美国家实行的西方传统政治体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逐渐暴露出固有的弊端,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急剧上升。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为代表的的激进左翼政治力量异军突起,成功依靠广大中下层民众的支持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激进左翼政权通过实施扩大民主参与、变革政治经济体制和改善社会民生等有力举措,在曲折中逐渐站稳脚跟。这一时期的拉美激进左翼的政治形成和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8.
拉美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拉美左翼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拉美左翼力量一度得到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拉美左翼运动陷入低潮.但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1998年查韦斯赢得委内瑞拉大选为标志,拉美一批中左翼力量崛起,委内瑞拉第五共和国运动(后以此为基础组建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巴西劳工党、阿根廷“胜利阵线”、乌拉圭广泛阵线、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尼加拉瓜桑解阵等不仅先后赢得大选,而且成功蝉联执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冷战后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拉美共产党在理论探索上表现出从教条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本国化和"拉美化"转变,从崇尚苏联传统模式向模式多样化和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从建设工人阶级的政党向建设"群众性政党"的趋向转变;政策调整上表现出由主张暴力转向合法化和民主化,由关注国家政权转向关注民生、由"唯我独革"和单打独斗转向左翼联盟的走势.由于拉美共产党的情况非常复杂,分为不同的类型,其理论和政策的调整也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艾伯特基金会出版的《新社会》杂志2007年第12期刊登了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责任编辑迪特马尔·迪尔莫泽尔和柏林经济中心主任沃尔夫冈·默克尔撰写的题为《左翼、民主和社会问题》的文章,介绍了1998年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化:左翼相继执政。文章把左翼分为以委内瑞拉左翼为代表的激进平民主义左翼和以巴西左翼为代表的温和左翼两大类型。文章对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和智利四国左翼执政后的民主、安全、福利和社会公正的状况作了比较,一方面承认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肯定温和左翼的做法而批评激进左翼的做法,——这反映了作者的社会民主主义立场。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同样是左翼力量控制的邦,喀拉拉却形成了与西孟加拉不同的举世闻名的"喀拉拉模式"。诸多原因中,不容忽视的是两邦的左翼政党政治存在差异。独立前,喀拉拉和西孟加拉的共产党就存在很多差异。独立后,两邦的左翼政党在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两邦的左翼政府推出了不同的发展政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拉美一些左翼政权陷入执政困难,不同程度地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究其原因,首先是受制于资产阶级宪政体制,普遍缺乏正确的纲领和理论指导;加之经济政策失误、忽视中产阶层利益、领袖崇拜的政治文化影响及制度式腐败等因素叠加,导致这些拉美左翼政党和政权遭遇了暂时的挫折。"左"与"右"的钟摆现象是拉美政治生活的常态,拉美左翼政党当前急需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和建设,并致力于彻底改善国家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左翼回归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工党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政党之一。工党多次执掌国家政权,在澳大利亚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其自身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当前,工党对其价值与目标进行了提炼,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和工作方向;定期革新党的纲领和政策,完善党内法规建设;调整党员结构,加强党组织的中央权威;改革党内决策机制,扩大党员决策参与权;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改革社会福利政策,积极制定环保政策,不断增强政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5日,已连续执政14年的查韦斯总统病逝。查韦斯去世,不仅为“后查韦斯时代”委内瑞拉的政治进程和政策走向增添不确定因素,也为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以及地区左翼政治力量的发展带来诸多变数。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左翼运动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左翼社会运动蓬勃开展,社会思潮出现向左转的趋势;另一方面,除少数激进左翼政党外,大部分传统左翼政党在选举中失利,左翼政党在欧洲政治中处于守势。造成这种社会和政治力量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社会运动具有的非常规政治特征、传统左翼政党与社会的日益疏离以及激进左翼政党自身的不足,而如果左翼政党能够及时进行政策调整、重新自我定位并建立左翼政党的团结,欧洲左翼政党有可能从失败中重建左翼运动的政治社会联盟,从而较快重返权力舞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埃及左翼学者、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替代道路世界论坛主席萨米尔.阿明委托本刊发表其最新写作的文章《2011年:阿拉伯之春?》,认为穆巴拉克政权放弃了独立工业化努力,取消了社会平等和和谐的政策,支持反动的政治伊斯兰而全  相似文献   

17.
印度左翼是指印度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独立人士,分为温和左翼、激进左翼和极端左翼.其中激进左翼也被称为议会左翼,包括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革命社会党、前进集团、1995年后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力量.印度议会左翼曾拥有辉煌历史,但当前处于低谷.其衰落的原因错综复杂,外部因素主要是印度右翼势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内部因素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没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形成符合印度实际的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内部不团结、重大选择失误和文化沙文主义等问题.面对印度人民党打压、其他政治力量崛起等多重挑战,印度议会左翼根据形势变化作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议会左翼执政的喀拉拉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凸显优势,显示出议会左翼未来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调整中的东欧中左翼政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前后,东欧国家经历了剧变后的又一轮的左右换位,匈牙利社会党、罗马尼亚社民党、波兰民左联党等再次掌握了政权.此次中左力量掌权并非简单的政权易手,而是东欧中左政党在经历了低谷和反思之后,通过政策调整和加强党内建设,使自己以革新的面貌,再一次跃居政坛的前沿.四年后的今天,受欧盟东扩及全球化等时代浪潮的冲击以及各国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这些政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国政党为应对新的、不断涌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再次面临着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欧洲左翼政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在罗马召开,300多位来自欧盟部分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德国民社党、意大利重建共、西班牙联合左翼、希腊左联党等欧盟12国的14个共产党与左翼政党成为该党首批成员.法共和捷克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共产党虽出席了成立大会,但由于党内有不同意见或对建党呼吁书内容持有异议,决定暂不正式参加新党.大会一致选举意大利重建共全国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为该党主席.另外,葡共、德国的共、北欧绿党左翼联盟、古巴共、巴西共、日共等22个来自欧、亚、拉美的左翼政党和组织应邀派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拉美地区政治格局持续演变,左翼力量接连失势,右翼政党相继上台或把控议会。拉美左翼是否盛极而衰?"21世纪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左翼旗帜是否将会让位于新自由主义?亲近西方价值观的右翼政权在对外关系上将如何出牌,颇为引人关注。2016年,在国际政治格局深度调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拉美政治格局持续演变,"左降右升"态势明显,成为全年地区形势主线。自2015年底开始,阿根廷连续执政12年的左翼政党在大选中落败丧失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