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 ,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庭认定案件事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确保刑事证人出庭作证 ,使案件得到公正审判 ,必须在制度上对出庭刑事证人的法律地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制约我国庭审改革的瓶颈。规范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立法 ,避免立法冲突和矛盾 ;强化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 ;健全与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和细化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机制 ;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等 ,应是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孟德娟 《前沿》2011,(13):112-1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简要考察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对于证人保护的相关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建构了证人制度基本框架,确立证人出庭作证,如实陈述,人身和财产安全受保护等基本规则,但对实现这些规则的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甚至空白.现代刑事证人制度应以证人权利义务平衡为价值取向,反映在立法上则是证人处罚制度与证人享有异议权和上诉权共存;证人承担出庭作证义务与证人保护及获得经济补偿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邱艳丽 《前沿》2007,(7):158-159
证人出庭作证一直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公证的保障。但现实社会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客观分析了现象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的若干构想,包括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拒证的惩罚制度,建立证人免证制度的方面,以期有效解决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春梅 《人民论坛》2012,(36):132-133
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诉讼中的法定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率却极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检察官、法官态度消极的原因,还受到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影响。为使证人出庭作证落到实处,发挥其作用,必须在这些方面逐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于我国庭审制度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看,刑事证人实际出庭作证的非常少,这既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影响了庭审的质量,也严重制约着庭审制度的改革。本文着重分析了刑事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春 《前沿》2009,(7):56-61
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和促进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现行立法未能给证人的权利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是导致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或作证后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刑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明确证人保护的机构、对象和范围、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以强化对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凌华  王立  林诗优 《新东方》2014,(2):24-28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状,是对我国不健全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一种现实折射。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证人保护机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密规定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建立起证人保护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足。法都有其自然发展路径,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结合国情,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可以推动证人保护制度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证人保护的内容,对于消除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不愿意作证的司法"顽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现状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特别是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质量。但证人普遍存在害怕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他人(尤其是邻居、同事、上级领导等)的自我保护心理,通常不愿、不敢、不能作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行的证人保护制度予以保障。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分工明确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刑事警察出庭作证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警察出庭作证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例。我国刑事警察出庭作证具有法律上的依据;刑事警察属于负有作证义务的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刑事警察出庭作证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回避内容。刑事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仍然应当是证人或者鉴定人;刑事警察出庭作证的作证内容涉及问题广泛;刑事警察出庭作证还应当转变观念、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证人拒绝作证 ,特别是拒绝出庭作证 ,已成为多年来困扰刑事司法审判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 ,对控辩式诉讼架构有很大影响 ,它使直接言词原则无法得以完整的建立。排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作证证人的证言笔录的法律效力 ;赋予询问通知书和出庭通知书以强制效力 ;规定拒绝出庭作证是一种妨害刑事诉讼秩序的违法行为 ,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制定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 ,是我国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亲属免证是指基于证人与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关系而免除其证人作证义务,它是证人免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属免证制度是中西方共同的法律传统,它的设立是价值权衡的结果。我国亲属免证制度的立法设计应明确亲属免证权的主体范围、免证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14.
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证人不敢作证或不愿意作证是一个令执法机构最为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证人保护机制。文章归纳这一类证人区别于其他刑事犯罪证人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保护这类证人的措施:制定专门的证人保护法案;设立“证人豁免”措施;专门机构对证人提供保护;使用实时网线作证;扩大证人保护范围;尊重拒绝作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证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 ,甚至拒不出庭作证。其原因是对证人的保护不利 ,证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相脱节 ,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要解决证人作证难的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制度、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制裁措施、对证人的保护制度 ,同时大力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难的情况很普遍,已成为刑事诉讼中难以医治的痼疾。为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可靠,使其更具证据效力,也为了保证法庭审判质量和法庭审判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多层面的剖析,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规范证人出庭的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遗留有重要的作案信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能够获取刑事案件诉讼所必需的证据。随着"两个规定"的实施和庭审制度的改革完善,犯罪现场勘查程序是否合法、提取物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逐渐成为庭审关注的焦点,也对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提出了挑战。本文从解析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入手,通过对其现状和弊端的反思,提出重建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的对策,以期为侦查机关刑事执法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做出了“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规定以后,针对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文章深入分析制约鉴定人出庭的诸多因素,并结合实际问题,阐述了完善与该法律规定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