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罗彩阳 《传承》2009,(4):126-127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提出了许多异于传统的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繁盛,《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是其史学思想的结晶,其中体现了他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的史书编纂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振羽研究综述戴开柱吕振羽(1900—1980),原名柳冈,湖南隆回人。其一生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以其洋洋数百万言的史学著述:《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中国民族简...  相似文献   

4.
仓修良教授 ,江苏泗阳人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等。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年 ,著述甚丰 ,涉及史学史、方志学、谱牒学等各个方面。著有《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章学诚和〈文史通义〉》、《方志学通论》、《章学诚评传》(两种 )、《史家·史籍·史学》 ;古籍整理有《爝火录》(合作 )、《文史通义新编》 ;主编有《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三卷 )、《史记词典》、《汉书词典》等。本文以访谈形式 ,论述仓修良教授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峰,代表了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三部历史叙事文本的叙事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春秋》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叙述层,《左传》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故事层,《史记》的叙事者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出现在交流层。  相似文献   

6.
叶建 《求索》2007,(9):217-219
20世纪前半期出版的汉译史学理论著述。以其自身具有的深化近代学人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理解等特点,推动了西方史学理论在国内的传播,成为近代史学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汉译史学理论著述的出版和发行,由于译者群体构成水平变化等原因的影响,经历了从发端到逐渐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试论史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批评是从史学著述到史学理论的中介。史学批评与史学理论(以及史学史),同属史学“本体”的研究。史学理论是史学实践活动及其经验的抽象与升华,是关于史学原理的知识体系。但史学理论并不是直接从史学著述中积淀提炼出来的,它往往需要有一个中介,这就是史学批评。 史学批评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中介,在于史学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实践的品质,或者更精确地说具有从实践到认识的过渡性特性,史学著述就史学主体这一角度说是实践的层次,  相似文献   

8.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著书篇》中详细罗列自己的著述,其分类受到当时流行的四部分类法的影响。萧绎的这种做法,有悖传统子书的写法,但和自身处境、时代风气关系密切。同时,萧绎将他人编撰的著述列在自己名下,是南北朝时期书籍的流行著录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 在我国《史记》研究领域,因其研究方式长期蹈常袭故,致使《史记》在日本的史学影响至今无人问津。有鉴于此,拙文谨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史记》传入日本以后,直接给日本早期国史的编撰造成了巨大影响。现经考定,《史记》是在公元600年至604年之间始传日本的。此事关系重大,因为它是中国史学传入日本的标志。当时,日本尚无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市政协去年初组织人员编撰的《武夷山遗产名录》将于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武夷山摩崖石刻》、《世界遗产武夷山》、《历代名人与武夷山》、《武夷茶经》等文史资料后的又一力作,内容涉及武夷山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史学与经学之分途李金河我国的史学源远流长,自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作《左传》始,经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班固撰《汉书》立皇朝史撰述“正史”的固定格局。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史学亦完全附翼于经...  相似文献   

12.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提出了许多异于传统的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繁盛,<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是其史学思想的结晶,其中体现了他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的史书编纂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六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吕万和同志的《历史研究也要跟上时代》一文,读罢,颇有同感。古往今来,史学研究都是与一定时代紧密联系的。换言之,史学家们的著述都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之产物,同时又都为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服务。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体的事例。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时代,面对“世道衰微,邪说暴行并作,臣弑其君者有  相似文献   

14.
西南联大在滇办学期间,联大历史学系教师在通史撰著、断代史研究、宏观史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国史大纲》《中国史纲》《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清史探微》《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等经典学术名著。与抗战前北大、清华的史学研究特点相比较,联大史学研究在学术取向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研究选题上,从注重专题考证走向微观实证与宏观通论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从崇尚考据走向考据、综合并用;研究目的上,从求真为主走向求真与致用并重。联大史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既是抗日救国的时代大潮影响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五四以来中国史学自身演进发展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15.
西汉时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编撰史学经典《史记》,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直至征(延)和二年才完成,总共用了14年的时间。西晋时代,左思所写的《三都赋》,一共构思了10年,才告脱稿。北宋时,司马光所撰的史书《资治通鉴》,历时19年,经过5次删订,才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6.
赵少峰 《前沿》2013,(17):181-185
史学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存在的折射和反映,是人类思维之具体的凝固。史学在晚清士人、学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其成为西方改变中国人观念的选择对象。西方史著在华译介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与回应,对中国的政治变革、思想转变以及史学转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西方史著在华译介和反响充分证实了历史、史学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西方史著在华译介的原因、内容以及反响等诸要素的分析,能够为当代通俗历史读物的编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5,(10):15-15
人物简介:王东,1963年生,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区域文化史。主要研究成果有《客家学导论》、《史学与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8.
李小成 《求索》2013,(6):130-132
作为先秦文学代表的楚辞内容丰富.给后世提供了各方面的写作素材。其中类书《艺文类聚》就从各个角度广泛地征引了楚辞,由于该书编撰、成书年代较早。与宋以后的版本比起来,有着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对人们校勘楚辞有参考作用。所以就后世流行的《楚辞章句补注》与所引之《艺文类聚》相比较,可见唐抄本与宋刊本之异同。  相似文献   

19.
张闻天的史学思想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青年时期他翻译了一些西方史学著述,并对历史定义、历史特征、历史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张闻天史学思想成熟的阶段,他编写了《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指明了中国革命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基本线索,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的科学体系,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革命史研究的新水平,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构建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科学体系、评价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姚启圣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到二十二年十一月的福建总督,在清政府统一台湾的事业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勳。他的一生除了在军功、政绩方面很有建树之外,还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著述。可是,过去对姚启圣著述情况的介绍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萧一山的《清代学者著述表》,认为姚启圣著有《平海录》、《忧畏轩遗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