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女人闹离婚称遭受家庭暴力李先生是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1997年与王女士结婚。结婚以后,两人的生活还算和睦,偶尔有争吵也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1999年,两人的儿子出生;2006年,女儿出生。考虑到家庭生活及孩子教育的问题,一家人搬到李先生母亲的二居室居住。在李先生母亲的资助下,李先生一家买下了其  相似文献   

2.
相颖  周静 《法庭内外》2012,(10):17-18
为结婚借母亲钱签协议"以房抵债"张成,29岁,在一家公司做电话销售,靠着父亲留下,的一点小产业,整天无所事事;刘芳,25岁,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单亲家庭,是广告公司职员,身材高挑,为人干练。两人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偶然相遇,刘芳被张成的潇洒不羁所吸引,张成也被刘芳的美貌所倾倒,2005年,两人迅速地坠入了爱河,并于恋爱3个月后萌生了结婚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赶潮流的年轻人热衷于拍裸体婚纱照。然而谁能想到,这裸体婚纱照结婚时浪漫,一旦离婚就会成为炸弹。上海一对80后夫妻,在结婚时拍了一套裸体婚纱照,并制作成光盘。岂料仅过半年,两人就闹离婚,而裸体婚纱照则成了最大障碍。两人均怕光盘落入对方手里。给自己今后的生活造成后患,于是上演了一场围绕裸体婚纱照光盘归属的权益纷争大战。  相似文献   

4.
生活真像一部肥皂剧。一面是妻子的背叛、家财散尽,一面是精心抚育18年的女儿却非亲生,多重打击下,他将何去何从?第一幕莫名破碎的圆李先生今年54岁,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一直以为自己有个美满的家庭,要是没有那场离婚诉讼的话……和妻子朱女士结婚后,李先生做起了生意,那是1989年。凭着肯吃苦、讲诚信的经营之道,李先生的生意越做越火,并用经营收入购买了两处房产及一处商铺。女儿出生后,李先生逐渐将重心从生意场  相似文献   

5.
6年前为争得一间45平米的公有住房,他与一个带着两岁女孩儿的离异女子结了婚。当时,两人在女方母亲家的炕头上签署了一份结婚协议书:房子由女方白住三年作为跟他结婚的代价,三年后,可以随时解除婚约。五年过去了,当他带着意中人从南方回来准备结婚时才发现,原来的妻子不仅还住在他的家中,而且早有自己的算计……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6,(6):39-39
问:李先生与张女士于1991年8月登记结婚,生育一个女儿。由于近几年双方为经济问题数次发生争执。特别是在去年李先生与妻子各自单位不景气,二人先后买断了工龄,李先生领取了6.4万元补偿款.张女士领取了2万元补偿款,此后.双方的争吵更是日渐升级。2004年11月。李先生起诉要求离婚,张女士虽然为了孩子不同意。但要求分割丈夫名下的住房公积金1.8万元和买断工龄补偿款。请问:买断工龄补偿款属夫妻个人财产吗?  相似文献   

7.
案情:甲原为某国家机关一位局级干部,承租单位一套五居室楼房,由甲与其妻乙共同居住,甲于 1995年 2月去世,该房由其妻乙居住,承租人变更为乙,此时,乙的女儿丙为照顾母亲亦搬入此房居住。 1996年 11月,单位依照国家房改政策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乙申请购房,单位同意并预收了乙购房款及维修基金共 2万余元,在产权证未办完时,乙即于 1997年 1月去世。 1998年 6月单位以无共居人为由终止了此房购房决定,并要求丙腾房,丙却要求继承此房,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众所周知,公民购买商品房,付款后,办完产权登记手续,取得产权证,…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13,(4):64-64
小蔡是一名先天智力残疾人。由于不能和同龄孩子一样上正常的学校,小蔡被母亲赵女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妹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丝喜悦,但生活变得更困难了。小蔡16岁时,父母离异。根据离婚协议,小蔡跟随父亲生活,妹妹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的破碎让认知能力低于常人的小蔡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9.
《判例与研究》2008,(4):56-60
判案书 1.这是一宗有关女儿探视权的审讯。2.为方便起见,本席将称呈请人为“母亲”;答辩人则为“父亲”。背景 3.与讼双方于1988年结婚。4.双方婚后育有两名子女:(1)大儿子现年18岁,现与母亲同住;及(2)二女儿现年9岁,是一名小学4年级学生,现与母亲同住。5.母亲于2006年7月28日以父亲的行为向法院提出离婚呈请。  相似文献   

10.
长城 《检察风云》2012,(14):64-65
最熟悉的“陌生人”梁军1930年4月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父亲是旧中国军阀时期的军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在她两岁时,父亲遭部下黑枪身亡,母亲只好带着她和两个哥哥改嫁,梁军从小就表现出一股不怕吃苦的性格。 1947年3月,黑龙江省在德都县(今五大连池市)创力、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17岁的梁军感到这是她开辟新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她打点行装来到了这所师范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所半耕半读的学校里,  相似文献   

11.
一对夫妻,因女方母亲的了一己私利,便开始了跨越3个国家的离婚大战。这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没有赢家的战争……下面就是这场离婚大战中的男主角王远达的悲情讲述。帮妻出国深造,不惜卖房子冰箱我和何琳是1989年3月登记结婚的,1990年11月4日举行的婚礼。1992年1月,儿子出生了,何琳就张罗要去日本留学深造。那时她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日本人,在日本生活。虽然我心里非常不情愿,但理智告诉我,应该全力支持她出国深造。那年我一直陪着她到处跑。结果是无功而返。第二年她又一次张罗去日本深造。当然又是几个月白忙,这次失败,她想明白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2,(10):53-53
编辑同志:我家有兄弟姐妹三人.我是老大,我们父母生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曾购买过乡下一栋老宅供全家居住,父亲去世后,家中的老房契由母亲保管。后因母亲年纪大了,就随我们兄妹三人在城里生活.乡下的老宅就空着,无人居住。母亲在随弟弟共同生活期间.我们家老宅的隔壁邻居找到我弟弟要求购买那栋老宅,我弟弟就一人擅自作主卖掉了老宅.并将家中的老房契从母亲处偷偷取出交给了那个隔壁邻居。母亲去世后。我们兄妹回乡祭祖时才知道这件事。请问,弟弟能够单独出卖老宅吗?我们能否要求确认我弟弟与邻居之间的买卖无效并要回房产?  相似文献   

13.
原告吴泽芳、王慧琼夫妇生有一女四子,1983年建造瓦木结构房屋一间(一厅二房),大儿子结婚时原告安排其居住该房屋的东房后半眼.二儿子结婚时安排居住该房屋的西房后半眼,三儿子吴维如(本案第三人)与利美珠(本案被告)结婚时,原告安排其居住该房屋的西房前半眼(即现讼争之房屋),四儿子未婚,居住该房屋的东房前半眼:女ALE出嫁:虽然,原告三个儿子已结婚.但至今尚未分家。第三人吴维如与被告利美珠于1994年8月15日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儿子,  相似文献   

14.
许玮 《四川审判》2002,(4):48-48
2000年9月,原、被告经人介绍相识、恋爱。不久,被告外出务工。2002年1月,被告回家准备与原告结婚。2月1日,原告母亲与被告一起在原告上班途中找到原告,要原告到被告住所地的镇政府登记结婚。原告以要上班为由拒绝,经其母亲拉了两次,原告才与被告一起去办了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2,(18):45-45
2012年9月3日,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先生将女儿顺利地送进幼儿园,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李先生的女儿今年3岁3个月。为了能让女儿进北京市第二幼儿园(简称二幼),李先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今年元旦刚过,李先生一大早跑到二幼报名,直到8月中旬才接到被录取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京晨 《政府法制》2008,(21):26-26
2005年元旦。北京市密云县35岁的赵某与小他6岁的李莲结婚。婚后最让赵某苦恼的是妻子与母亲不和。去年7月,在母亲和妻子的又一次争吵后,赵某留下一张纸条,抛下身怀六甲的妻子离家出走,之后一直音信全无。直到女儿出生10个月后,李莲才知道丈夫已在杭州某寺庙剃度出家。今年6月23日,李莲到法院起诉离婚。由于赵某无法离开寺庙,李莲申请在寺庙开庭。  相似文献   

17.
孽债(下)     
白志军 《法治纵横》2013,(10):50-54
五 第三天早晨,华庚回到局里。钟平和茹仙古丽去大湾乡调查,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张芬的母亲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叫张桂兰,年岁大得吓人,竟然65岁了,她年轻时曾嫁过人,只因患有不育症,两年后小家庭解体。从此她再未结婚,孤身一人生活。经过茹仙古丽的耐心开导,她谈了张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何书丰 《特区法坛》2004,(11):45-46
上诉人黄秀花与被上诉人高世廉均系再婚,1996年11月20日,双方在那大镇人民政府登记结婚,双方婚后没有生育孩子。结婚初期,夫妻感情一般,后由于双方互相猜疑,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常因家庭琐事争吵、打架,夫妻关系日趋紧张,难以共同生活。2002年4月20日,被上诉人高世廉回长坡老家居住生活,  相似文献   

19.
苦命少年误入黑客圈子 1996年8月,周叶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周叶的父亲是一名矿工.周叶的父母聚少离多,性格暴躁的周父经常将周母打得鼻青脸肿,最终两人离异,周叶被法院判给了母亲.不久后,母亲改嫁.父亲不想让前妻将周叶带走,便叫周叶随他到矿上生活和读书.倔强的周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因为他恨父亲.  相似文献   

20.
中秋     
今天,又是中秋节。 下班后,圆圆的爸爸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饭也没吃,就一头栽倒在床上。望着这间空荡荡冷清清的屋子,结婚四年来的往事断断续续地在眼前重现。 四年前,也是在中秋佳节,他和圆圆妈结婚了。说来也巧,结婚一年后,又是在中秋佳节,他们的小女儿出生了。女儿的名字——圆圆,也由此而得出。然而,生活也不尽如人意。小圆圆的出生,把家庭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