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群体在时代政治的需求和制约下坚守电影理想和艺术使命。但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干扰,他们在长期的电影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一种"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消极心态,这对他们的艺术创造构成负面影响。然而,第三代导演仍然在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蒙太奇艺术,以及电影的大众化、民族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创造。此外,第三代导演的艺术创造与中国电影传统的关系也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超级缥缈     
橙子 《法治纵横》2011,(11):1-1
其实咱中国有许多不乏想象之人、之事,一旦发挥盖世无双。冯小刚的电影《大腕》就通过中国人策划的一场葬礼惊艳了美国导演。电影情节似乎表明,只有中国人才有可能把葬礼搞得如此热闹和创意非凡。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贺岁档这个火热的季节中,第一部迎来的大制作就是12月2日全明星阵容史诗片《太平轮(上)》,导演吴宇森,这个国际级大导演的名字,完全可以与12月另外两位大咖导演姜文、徐克平起平坐,从而形成贺岁档三足鼎立的角逐之势。但这部电影却也是最令人纠结的一部。首先这个关于太平轮的故事被拆分为上下两集就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其次作为一部史诗电影,也恰恰是当今内地影市浮动较大的题材,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票房成绩虽然喜人,但与动辄数亿的投资相比,毕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而当观众欣赏完电影之后,就能发现电影被拆分为两部  相似文献   

4.
现代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魂,第五代导演在八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用特有的影像和镜头传递了这一精神。但是到了新世纪,在第五代导演那里,个性意识丧失、批判意识疏离、人道主义精神迷失,与此相对应的是票房为王、游戏性和纵"娱"主义的追求。在第五代导演的引领下,中国电影中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正变得越来越遥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产业制度转型是中国社会体制变革的一个侧面与缩影,电影融资机制是中国电影产业制度转型的核心与重点。上世纪90年代,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中国电影陷入发展困境。2002年至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体制转型初期阶段,非公有制属性的市场主体合法性得到承认,"合拍"与"预购"成为重要的电影融资机制,资本市场融资手段在电影投拍环节不断应用。2008年后,融资机制聚焦针对电影特殊文化属性的金融工具开发,跨界资本不断进入电影产业投资布局,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入局催生新的文化金融衍生业态。2016年以来,产业规范强势整顿,融资机制的本土规范性与专业性发展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是"新德国电影四杰"中的领袖法斯宾德最为重要的一部电影,又是他导演的"女性四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电影把新德国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从而使德国电影得到了国外和国内的双重认同。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电影导演在创作青春电影之时,与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青春叙事呈现出继承、改写与新变的关系,是一种"新青春叙事"。具体表现为:以纠结于青春的"西西弗斯"为对象,在继承对"残酷青春"状态的摹写中呈现"假定性失忆"和"替代性转移"的新气质;以"悬而未决"的仪式抵抗为故事情节内核,通过回答"怎么做?",对第六代导演反复探讨的"为什么?"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应和改写;受商业语境、大众文化以及国际交流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叙事呈现出资本符号化、喜剧性表达和跨地域书写等时代特征,具有新变意味。  相似文献   

8.
曹旭 《检察风云》2007,(4):58-59
一   一次,无意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川合康三教授谈电影.   他问:"你知道我最佩服的导演是谁吗?"   我说:"好莱坞的大导演?或者,你们日本的黑泽明?或其他日本导演?"……  相似文献   

9.
萧妍 《法人》2014,(7):82-84
正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国内电影节中唯一自觉承担起修复老电影拷贝、推动文化传承的电影节,也是第一个自发组织著名导演拍摄盗版宣传片的电影节2014年6月22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完美落幕。9天,380多部中外优秀电影,30万观众??这些数字的背后,透露出已历经21载斗转星移的中国唯一A类国际电影节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今也出落成全球成长最快的电影节,成为中国、亚洲乃至国际电影艺术与产业的风向标。在初夏宜人的时光中,妮可·基德曼、  相似文献   

10.
人物     
谢晋:电影教父谢幕人生10月18日,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其老家浙江上虞辞世,享年85岁。中国电影界失去了一位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教父式人物。  相似文献   

11.
何非光是我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进“中国电影制片广”时就认识的一位导演。当年乍见,我觉得他与别人没有什么区别,日子久一点,因为来我们办公室的人喜欢谈议他,心中才开始产生好奇。因此有关他的奇闻趣事以及大起大落的遭遇,我都记在心里。而今66年转瞬即逝,当我静下心来写些我熟悉的影人影事时,何非光就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2.
因为要和法官们对话的缘故,我最近重新思考了一下著作权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给自己设了一问:"创意产业公平交易法是什么?"显然,正是著作权法。著作权法,一度曾被意识形态化了的知识产权部门法,其实也是经济法(如果这个范畴成立的话)——可惜在一些经济法教材中,只有关于工业产权法的篇章却没有著作权法的身影。对了,著作权法不也是工业产权法吗?出版、电影、软件、数据库、动漫……哪一行不是工业?它们不都是著作权法关怀的领域么?  相似文献   

13.
段晓彦 《北方法学》2013,(3):146-153
"检察文化"是一个全新领域,中国古代并没有孕育出现代意义的检察制度,先秦儒家也没有将"检察"二字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通过对先秦儒家典籍中"检察"之"察"字的考析发现,其并非仅是字面意义的简单呈现,其内在已经形成了一种体系化的理论轨迹。"察"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或行为,更是一种文化。其所包含的原则、方法、精神等构成了现代检察文化建设的"资源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集结号》在全国影院上映后,立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近3亿元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又一个神话,同时也传出了不和谐音。首先该剧作为一部商业影视大片却先后登上了拥有亿万观众的央视王牌栏目《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是做广告,还是商业炒作?"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质疑。几乎就在同时,红网、新浪、搜狐、CCTV、网易、腾讯、香港凤凰卫视等国内外100多家网站以新闻形式开始关注这个帖子引出的"涉嫌抄袭"。《集结号》主题曲涉嫌抄袭,拍摄手法涉嫌抄袭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和西方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篇题为《冯小刚〈集结号〉涉嫌抄袭张闻宇文章》的帖子也广为流传,称《集结号》剧情涉嫌抄袭张闻宇的作品《老八路的神秘档案》。1月22日,一个家住山东淄博的写手以"确认电影《集结号》侵犯著作权并公开赔礼道歉"为由将电影《集结号》的制片人王中磊、导演冯小刚、编剧刘恒以及曾经参与热播该剧的淄博全球通电影城推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产业在我国也逐渐得以发展,但是在电影产业缓慢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影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侵权危机,已较为严重地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以电影作品的侵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泰囧"侵权案为引子,结合理论分析方法,在论述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期我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科技咨询产业立法背景 咨询业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的年代,当时,英国建筑家约翰·斯梅顿组织了一个“土木工程协会”,独立承担从土木工程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咨询服务,这乃是初始的咨询业。但二战前咨询业一直都发展缓慢,直到二战后,咨询业才获得蓬勃发展,不仅给委托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给社会取得社会效益,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其列入第三产业也是这个时候的事情。正因为咨询业真正兴起和独立化的时间较短,目前,一般国家也都还没有对咨询业单独立法。我国咨询形成产业的历史更短,1986年以来,咨询产业才初步形成,但在此对科技咨询产业进行立法研究,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7.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无论迷失与相逢,对于爱情而言,都是最美妙的游离时刻,这种略带刺激的感觉,从始至终都充斥在爱情电影《甜蜜蜜》中,让几代观众欲罢不能,直接把影片推上了爱情经典的神坛。在这个故事背后,是陈可辛孜孜不倦的草根情怀,而且开启了他的内地草根视野,从此以后,这个纯粹的香港导演,摇身一变成为大中国最具民生情怀的导演之一,《甜蜜蜜》的"港漂",《如果·爱》的"北漂",《中国合伙人》的"草  相似文献   

18.
好莱坞动作科幻类电影《变形金刚4》、张艺谋导演的3D大片《长城》因场面宏大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但除了导演和演员,这些知名影视作品里的幕后工作人员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比如电影美术指导戴晓磊.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华裔女性本不愿将这些大片的光环套在自己身上.但如今,她不得不通过这些标签走到聚光灯下,让人们驻足倾听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华语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赤壁》上集,7月10日零时起正式公映。全国超过1400个胶片、数字的拷贝数量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纪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于该片能否收回8亿元巨额投资的疑问。导演吴宇森表示,希望《赤壁》让大家看到,中国也能拍出像好莱坞这样的大片。今年62岁的吴宇森是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中最成功的一个。1986年,吴宇森执导了那部让他风光无限的《英雄本色》,一举拿下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同时也将周润发送上影帝的宝座,一对黄金组合  相似文献   

20.
杨永玲 《江淮法治》2014,(10):58-58
正吴镇宇说《橘子》是他第一次真正导演的电影。看着这部自己拍的电影,他居然落泪了。然而,这部电影情节并不复杂,只是演绎了一个少女感动逃犯的故事。电影《橘子》中,张辛苑演的是一个清纯善良的少女,卖水果时仍牵挂着正在读书的弟弟。成泰燊演的是一个被通缉的杀人犯,亡命天涯时受尽种种折磨。就这样一个绝望的逃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