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是共同犯罪结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形式.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越来越严重。其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反控制手段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团伙犯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为起点,认为建立具有综合性、相对性、特殊性、法治性的控制体系是防范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前,“打黑除恶”已成为刑事斗争的“重中之重”,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务之急。黑社会性质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地方恶势力、恐怖组织、其他犯罪集团不同,需要从人数、组织结构、政治腐蚀性、渗透性、犯罪形成等方面来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3.
“官黑勾结”,“黑色经济”,“黑吃黑”,“第二政府”、“第二法庭”、第二派出所”等现象无不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紧密相关,黑社会性质犯罪对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渗透破坏已经暴露出我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的机制仍存在不足。在新形势下,加强立法,重典治黑;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反黑宣传力度仍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团伙犯罪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正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严格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可为准确、快速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黑社会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比,分析我国产生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普通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和黑社会犯罪三个类型犯罪的区别,对黑社会性质犯罪予以界定,分析了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特征。  相似文献   

7.
重庆打黑行动结束后,几乎所有涉黑案件的犯罪分子都被检察机关起诉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然而,几个主要案犯都否认自己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究竟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尽管立法机关已经做出立法解释,但司法实践中仍然难以把握。因此,必须设立一套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程序规范,使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践需要 ,在立法上应适应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质的演变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黑社会组织犯罪 ;细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则性规定 ,出台可操作性的司法标准 ;体现从重从严的原则 ,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 ;加强对证人和受害者的保护 ,夯实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靠主体社会的资源和营养生存、发展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凭借其内部非正式群体力量.对主体社会进行局部区域和行业的非法控制,极大地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载体——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合理界定。探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谓、厘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对防控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犯罪主体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人数众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在主观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犯意坚决,犯罪目标明确,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在客观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表现为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腐蚀手段,对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毒瘤。当前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活动区域、人员结构、存在时间、组织结构、主要犯罪类型、经济特征以及涉外性等方面均有突出的特征。为遏制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蔓延和对社会肌体的腐蚀,应立足于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生成环境及其特征,明确其发生、发展的现实图景、基本规律和基本态势,紧紧抓住当前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打整治斗争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打击措施,加大打击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构筑长效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坐大的土壤,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由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为的触犯刑法及其他刑事法律规范并应受到惩罚的行为。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持续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揭示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以对此种犯罪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和中国现阶段的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属中国所特有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在形式上仿效黑社会的一些做法 ,本质上临近黑社会边缘 ,但又不同于旧中国和当今境外国外的黑社会组织 ,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受多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演变和滑向黑社会。我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彻底根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因此 ,必须进一步强化反黑意识和反黑措施 ,从根本上遏制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犯罪集团,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应当在准确界定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科学分析当前犯罪态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构成要件,划清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之间的界限。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客观要件上应注意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要件上应注意其组织严密性和成员众多性,其构成人数至少应当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成员底数;主观要件上应当引入犯罪人格的分析。在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总体战略中,对其重点打击的“圈”不宜划得过大,“德、准、狠”的方针中,关键在“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大陆不存在黑社会产生的客观条件,团伙犯罪形态也没有发展到黑社会犯罪的阶段,因此可以说没有黑社会存在。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已经出现,来势之猛,情势之急,值得我们警觉。防止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形成,必须严格规范经济活动,严厉打击重大犯罪、经济犯罪、团伙犯罪,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坚决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16.
有组织犯罪,特别是其最高形式-黑社会犯罪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三大犯罪灾难之一,当前我国出现的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其雏形。本文分析了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滋生、蔓延的主客观原因、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遏制和打击的对策、措施,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黑社会性质犯罪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如何将黑社会性质犯罪控制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其发展成为黑社会组织犯罪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首先,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犯罪;其次,在立法上对黑社会性质犯罪加以补充完善;第三,要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社会控制;第四,加大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打击洗钱及金融机构、财政部门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组织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犯罪集团,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应当在准确界定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科学分析当前犯罪态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构成要件,划清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之间的界限。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客观要件上应注意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要件上应注意其组织严密性和成员众多性,其构成人数至少应当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成员底数;主观要件上应当引入犯罪人格的分析。在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总体战略中,对其重点打击的“圈”不宜划得过大,“稳、准、狠”的方针中,关键在“准”。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各种黑恶势力犯罪是当前我国一种非常突出和严峻的社会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必须大力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分析、解剖“黑社会”犯罪的基本状况、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产生、发展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制定预防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初始化形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存在与发展,既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有着自身恶性膨胀的规律性。未来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犯罪极可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生存发展期,将由目前的初级非典型的犯罪形态向成熟化的典型形态演变。彻底根治黑社会犯罪,取决于社会大系统的健全。公安机关作为反黑的政府职能部门,应未雨绸缪,制定出科学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