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国荣 《理论探讨》2007,3(1):45-48
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存在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思想家们的认可与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体现问题: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文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有着切实的载体。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内容问题:一是强调技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将技术定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二是给出了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动力;三是强调了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四是明确了技术的正负效应及其未来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生命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判思想的直接来源就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并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他们着重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作用,强调技术所承载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性质是研究技术及其运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求知》2021,(6)
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性必要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物质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它与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一些尊重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不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只有社会革命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以及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等三个预言,有的已经变为现实,有的正在变为现实。这证明马克思学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社会主义在当代西方诸多生态主义流派中独树一帜,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武器,认为自然生态问题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或矛盾的外化,只有彻底废除资本主义才能使其得到真正解决,并对社会变革的现实途径和策略,以及未来社会主义的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生态社会主义在其不长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其理论形态未免仍很粗糙,但对人类永续发展的思考和实践却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左翼思想,它是一种社会思潮,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背景下产生,伴随现实中的绿色运动而兴起,随着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而发展,其主要是将生态理论和马克思理论的结合,去寻找一个不损害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并实现自身发展的道路,其社会主义的立场十分清晰,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利于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根据时代变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实的产物。它紧扣时代的脉搏,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应,从而使其研究主题与时代保持同步,展现了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代表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它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初所创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曾为推动人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所面对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科学知识、经济管理和先进技术等在给生产力所带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不仅是马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社会制度层面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性,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提出了以"物质变换"为特征、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为原则的劳动实践观,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物质财富观,注重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生态观,倡导节约消费的适度消费观,超越资本逻辑、解决社会各种利益矛盾的社会正义观.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源,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态视域,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快速进步,如何正确认识技术对社会伦理的影响,从而促进技术与社会伦理的协同发展,是当前急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技术的社会考察,充分认识到了技术的矛盾辩证特性,一方面,肯定了技术对社会发展进步、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建构、革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深刻批判了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技术成为少部分人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客观上不仅造成人的主体价值的失落,同时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这种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不仅产生了人的物化趋势,也产生了霸权,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风险。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变技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特性,趋利避害、正确全面运用技术,才能实现技术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代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探讨它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正确认识当今的时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时代新论》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观点,结合当今人类社会现实的发展,从时代划分的标准,大小时代结合、过渡时代的基本特征和  相似文献   

13.
邓玉生 《学理论》2009,(23):128-129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时代在发展,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创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所指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改造现存生活,实现自由发展的世界。它以人为主体,以实践为现实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通过揭示人和生活世界的本质,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进行空间化的再解释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晚期资本主义批判,乃是持续推动社会理论空间化的最核心动力.以城市一地理—空间为突破口的激进社会理论爆炸式繁衍,不仅在诸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和拓展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同时形成了许多试图替代它的挑战性的新思潮,特别是以差异、多元、性别等价值重塑本体论的倾向,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顾爽 《学理论》2011,(25):46-47
马克思劳动异化与马尔库塞技术异化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的,两种理论都以异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化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通过分析比较以上两种异化思想,试图从多方位的视野角度审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传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异化消费为人在资本制造的虚假需要下对异化劳动的补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批判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分析起点,探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消费的逻辑必然;以批判人的需求异化为逻辑中介,判明异化消费是一种异化的主体存在方式;以人的存在方式重构为价值旨归,指明微观层面在于价值观念革新、重建人的需要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宏观层面在于社会结构变革、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兼具批判和重构的逻辑理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它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以科学的历史观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阐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它的政治经济学,重点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构建出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社会形态。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技术治理的提出正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通过技术赋权,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治理制度的适应性变革,使得精准治理成为可能。实践中的社会治理并非总是按照逻辑运行的,技术治理困境可能制约治理效能的发挥。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基础,对社会治理元素的数字化改造,促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融合,客观地认识到技术治理的边界,是保证技术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习马克思主义应着重学习经典作家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不应拘泥于个别字句和某些具体论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的,但就是这些基本原理,也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下面我们以战后美国社会阶级斗争为例,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原理,确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必要。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两个对立的基本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由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在十九世纪(主要是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写的一些著作中,描绘了无产阶级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资产阶级关系。当时,“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