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的互动与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大力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与开发,必将大大增进两岸往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推动两岸互为依赖的“海洋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因此,深入分析探讨海洋经济“互动双赢”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切实解决两岸经贸的互动双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部及两岸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两岸经济关系已经步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打造两岸经济关系的"升级版"。两岸加强服务业合作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增强两岸经济合作动力,并带动两岸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带动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引擎。未来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应充分吸收借鉴过去制造业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创新合作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服务业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3.
曲阳 《两岸关系》2013,(12):6-7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好戏连台,两岸各界对推进双方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增多,方向愈趋明确。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均面临更大转型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这不仅将会给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且会有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而造福两岸民众、壮大中华民族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4.
陈筠 《两岸关系》2008,(7):13-13
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经贸交流仍处于间接、单向的状态。两岸通商仍存在着许多限制,两岸不能直航增加了货物和人员往来的成本费用和时间等等,这些人为造成的障碍,大大阻碍和束缚了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是近年来台湾经济放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风暴的肆虐和中国-东盟"10+1"相关协议的生效,台湾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为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尽快建立规范化、稳定化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大陆和台湾当局形成的基本共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和平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明确倡导两岸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在台湾社会,基于政治化的因素对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还有很多障碍,但是,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攸关台湾经济发展前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0,(7):5-5
早在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两党将共同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其后,两岸各界有识之士不断探讨和呼吁,两岸应以签署协议的方式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6-76
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促进两岸双向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利于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循序渐进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来到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这为今后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2年4月 1、1 日,李克强会见吴敦义一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海南省博鳌会见了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名誉团长吴敦义一行,他表示,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在新的起点上开拓创新,更好地适应两岸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多地让两岸广大民众共享和平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37-39
随着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经济愈发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台湾经济已与大陆休戚相关——双方不仅将共享经济成长的果实,相对地,也将共同承担外来的负向经济冲击。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各国各地区经济形势都相当严峻,两岸经济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以“扩大与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两岸经贸论坛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举办,更具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亚明 《黄埔》2012,(4):45-49
一、李克强会见吴敦义一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会见了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名誉团长吴敦义一行,他表示,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在新的起点上开拓创新,更好地适应两岸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多地让两岸广大民众共享和平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台湾和大陆分别提出构建"自由经济示范区"和"自由贸易示范区",由此两岸可以探讨在次区域合作基础上构建"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两岸经济合作的新亮点。福建作为对台经济合作的前沿,可发挥厦门、平潭两地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分别与台湾相关区域开展次区域经济整合,构筑福建对台"一体两翼"综合战略,为两岸未来在更高层面的区域整合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同胞正期待着双方加强互利合作,共创双赢新局。两岸经济合作一向是两岸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陆方面已将推进两岸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今年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优先和重点。两岸各界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台声》2010,(8):40-41
<正> 6月29日,两岸两会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贸易自由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协商机制化的重要标志,无疑将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局,促进两岸经济的持续融合与中华民族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两岸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自由贸易协议的一种初级形态,其本意就是降  相似文献   

15.
孙东方 《理论月刊》2012,(6):172-175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目前,ECFA"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把握两岸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09,(11):35-37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大陆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两岸若能抓住机遇,顺应两岸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牦点,完成两岸经济由正常化向制度化的过渡,并促进两岸经济进一步整合、使两岸经济关系更为密切,将能化危机为机遇,开辟新的经济合作疆域,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3,(12):40-41
《决定》在有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容中,强调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引起港澳台各界关注和热议。对于台湾地区来说,这是最直接的政策利好,将有助于深化两岸合作交流,两岸应不断提高合作水准,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大福祉。  相似文献   

18.
朱磊 《台声》2008,(9):33-35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2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之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面临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均有强烈意愿进一步密切两岸经济关系,为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现实的主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协、海基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石正方 《台声》2013,(3):39-39
1月29日,两岸证券期货监理合作平台首次会议在台北成功举行。会议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两岸资本市场合作的有关事宜进行磋商,达成了多项共识。同时,也为两岸实体经济深化合作释出利多信息,并为两岸民众同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新途径,可谓继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协议之后两岸金融合作领域又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进展,也体现出ECFA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实质性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