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非 《台声》2001,(11)
两岸海上通航是两岸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两岸经贸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1979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祖国大陆方面一贯主张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积极推动两岸通航事宜。尽管台湾当局千方百计拖延两岸直航进程,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通航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1986年之前的互不通航到之后的间接通航,从1995年起分步开放通航到2001年的局部直航,20多年来不断取得进展与突破。目前,间接通航程序不断简化,“试点直航”取得初步成效,沿…  相似文献   

2.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凤 《两岸关系》2005,(11):37-38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历史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两岸农业交流的项目不断增多,人员的往来不断扩大。农业作为一大产业领域,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地位愈显得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总数近5000家,投资总额近40亿美元。从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直至生化科技的应用,合作与交流在不断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不断增加,但从两岸贸易的总体规模来看,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偏少,品种规格局限较大。而且,在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中,与总体贸易的格局不同,祖国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维持较大顺差。2004年,依照WTO口径,两岸农产品…  相似文献   

4.
论海峡两岸贸易型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中的贸易型态问题。从80年代转口贸易的起步到90年代转运贸易的崛起,从90年代前期过境贸易的扩张到90年代后期“准直接”贸易的兴起,以及世纪之交两岸“试点直航”的启动和发展,都说明两岸贸易往来日益朝符合经济效益、有利于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方向发展,也显示两岸贸易型态从间接逐渐向直接转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的意义是什么?在两岸航运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下,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公司的方便旗船“盛达轮”装载着祖国大陆的外贸货物直驶台湾的高雄港,揭开了福州、厦门港至高雄港的试点直航序幕,恢复了四十多年来台湾海峡两岸海上商船直达通航,为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目前两岸间的货物还不能直接运输,两岸注册资本的船舶仍不能直航,两岸挂方便旗的船舶只能中转运输祖国大陆的外贸货物,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直接通航。我们希望台湾当局继续取消各种限制,尽快实现两岸全面…  相似文献   

6.
厦门作为祖国大陆对台交流的主要窗口,近年来发挥对台的区位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对台经贸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外经贸部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已连续举办了3届时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沟通两岸工商界的往来,扩大对台出口,缩小两岸贸易逆差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实践表明祖国大陆对台出口市场前景广阔,两岸贸易产品结构性逆差正在改变。自两岸恢复间接贸易以来,由于祖国大陆产品加工层次、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带动大量设备的进口,台湾当局限制对台出口等原因,两岸贸易虽然逐年增长,但始终是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多…  相似文献   

7.
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已开始形成互利互补的经济格局,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会对现行的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现状贸易方面:1979年祖国大陆公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暂行规定》,揭开了两岸贸易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据台湾统计,两岸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7000多万美元增加至1997年的244亿美元,19年内增长了316倍,共计达到1058亿美元。即使是在1998年,两岸因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总体对外贸易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两岸…  相似文献   

8.
孙兆震 《台声》2002,(6):11-12
到今年4月19日,海峡两岸试点直航已历时5年。在试点直航5周年之际,两岸航运界人士聚集厦门,对5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理事长胡汉湘在座谈会上发表了主旨讲话。他指出,试点直航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从试点直航迈向两岸全面直航迫在眉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胡汉湘对试点直航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虽然试点直航还不能运送两岸贸易货物,在高雄不能“通关入境”,只能进行货物中转,但毕竟打破了两岸近50年无商船往来的隔绝状态,为海上全面、直接“三通”在业务和技术层面上奠定了基础。但他同时表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了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祖国大陆首先单方面开放市场,曾对台湾地区商品进口实行优惠税率,到1995年底,两岸贸易大陆累计逆差达536亿美元.容许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充分显示了祖国大陆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的决心和诚意.  相似文献   

10.
倪永杰 《两岸关系》2001,(12):27-28
10月中旬,由华航、远东等6家台湾航空公司负责人组成的“两岸空运直航访问团”与大陆有关部门就两岸空运直航问题进行会谈,达成“三项共识,六点期待”,充分表达两岸早日直航的迫切愿望。大陆方面表示,台湾航空器必要时可以飞越祖国大陆航区,以策安全。这是两岸航运业者向“三通”发起的又一轮冲击,仿佛给长期停摆的两岸直航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更为衰退凋敝中的台湾经济点亮了一盏景  相似文献   

11.
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农产品贸易是两岸经贸往来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在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放宽的同时,台湾对大陆则实行严格进口限制政策,单方面优惠政策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特征、问题的分析,认为从两岸经贸长远利益考虑,两岸农产品贸易应逐步实现正常化,大陆对台农产品单方面优惠政策应该逐步减少,使对台农产品经贸政策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回归制度和规则,以减少政策成本和风险,增强两岸农产品贸易前景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2.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3.
台湾当局针对大陆在台经贸活动的安全审查,以“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法律”和“命令”相衔接的规范体系,落实对大陆企业在台经贸活动的特殊管制。台湾地区法院的司法审查,在概括授权的审查、安全标准的审查和比例原则的运用方面,未能发挥司法的纠正作用,反而在规范适用时创造新的安全规范依据,在司法审查标准上放低要求,为大陆企业在台经贸活动安全审查遭受显失公平的严苛处理做辩护。这不仅践踏法律基本原则,侵害在台大陆企业的合法权益,更会阻碍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给台湾地区对外经济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Wuu-Long Lin  Pansy Lin 《当代中国》2001,10(29):695-710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o-called greater China economies among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is one part of the global trend of regionalism.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emonstrates not only rapid growth but also diversity, ever since Mainland China pursued her open door policy of economic reform in 1979. For instance, the combined volume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accounted for as much as 74.1% of Mainland China's capital utilization in 1993, which in turn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Mainland China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membership of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to the WTO, as expected by the end of 2001, will facilitate a more official arrangement of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within these Triangle Economies. However,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will continue to evaluate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s overal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ecurity as long as the government of Mainland China does not renounce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against Taiwan.  相似文献   

15.
以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证检验并测算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双边贸易的流量与潜力,结果表明: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人均GDP和吸引台资额,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两岸贸易热络区"等解释变量,是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由于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贸易依存度)不同,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的贸易潜力也不一样,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海峡两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消除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制约因素,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实现相对高速增长,但疫情对于岛内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别加以考察,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业和出口。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较为有限,主要是因为疫情催生“远距经济”等新业态,众多5G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激发资讯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使岛内资讯电子工业产值大幅上升,有效弥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产值下滑所产生的缺口,推升了台湾制造业总体产值。祖国大陆作为台湾资讯电子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和生产据点,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并且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支撑作用,有力助推了台湾资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因如此,疫情防控期间,两岸进出口额逆势增长,大大改善了台湾对外贸易状况,这是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关键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贸易透明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阻止别国农产品对其市场的冲击,采取日益隐蔽的限制措施,即在WTO框架下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该文在总结国外农产品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现状的基础上对各国特点进行比较,并对其效果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两岸(福建)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陆“三农”建设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以及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福建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包含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建设这一更大的领域,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尝试—建立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通过施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的农民组织交流合作、两岸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融合两岸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连接点和大陆农村建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方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流是优化区域间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及纽带,比其他产业更能消弥 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对于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连宋大陆行之后,两岸农产品贸易 出现持续热络态势,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不仅是促进福建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 要;而且是纾解台湾农产品产销矛盾,拓展台湾农业发展空间以及推动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闽台现代农业物流,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物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 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实施相应 的优惠政策予以推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贸易、投资等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两岸对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一直以来,两岸资本市场合作严重滞后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使大量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融资渠道匮乏,面临共同的融资困境。ECFA签署后,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两岸监管当局、证券从业机构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机遇,稳步推进两岸资本市场间合作,营造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