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馨  刘旭光  杨慎峭  周海燕  马文彬  魏铮 《创造》2015,(4):1005-1007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在体阻断SOCS1、PIAS1、PTPN22在RA动物模型的表达,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SOCS1、PIAS1、PTPN22的调控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SOCS1基因干扰组、艾灸+PTPN22基因干扰组、艾灸+PIAS1基因干扰组。按0.5ml/kg体重剂量,将福氏完全佐剂平均注入模型组、艾灸各组动物的双后膝关节腔内(对照组动物同法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运用慢病毒介导的SOCS1、PTPN22、PIAS1 RNAi作为干预手段,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实验性RA(5壮/穴/天,6天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ELISA法测定艾灸对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SOCS1干扰组、PTPN22干扰组、PIAS1干扰组与艾灸组比较,下调IL-1β、TNF-α含量效果不及艾灸组(P<0.05)。结论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可显著降低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但在SOCS1、PTPN22、PIAS1被干扰的情况下其作用显著降低,提示SOCS1、PTPN22、PIAS1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控可能与艾灸抑制实验性RA滑膜细胞的异常分泌功能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唐秋媛  韦艾凌  潘哲  李鹏程 《创造》2015,(4):906-908
目的观察癌痛消方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应用TACE治疗,术后根据临床症状对症处理,每4周重复1次,共行3次;治疗组加服癌痛消方加减汤剂,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2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治疗组在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7.92%,对照组为22.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组在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0.38%和52.83%,稳定率分别为84.90%和71.70%,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稳定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癌痛消方联合TACE治疗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缓解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五味清胆方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HpVG)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即西药三联疗法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中药联合PPI制剂80日,共达12周疗程;中药组,服中药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80日,共达12周疗程;西药组,三联疗法治疗10日清除Hp后,序贯服用PPI制剂80日,共达12周疗程。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4周分别进行Hp检测,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序贯治疗前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三组治疗10天后对Hp清除比较,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无差别(P>0.05);疗程结束后4周对Hp的清除比较,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P<0.05);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三组序贯治疗前后胃肠道不良症候积分比较,序贯治疗后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用药组明显少于中药组、西药组(P<0.01),中药组明显少于西药组(P<0.01)。结论五味清胆方治疗HpVG湿热证患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对Hp有良好的清除疗效,并能维持其清除疗效,降低复发率,其联合西药三联疗法对清除Hp后的预防复发具有减毒增效效应,且能减少西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癌痛消颗粒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予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癌痛消颗粒口服,每日1付,分2次口服。以1个月为1疗程,不间断服药3个疗程。比较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通过疼痛减轻程度、KPS评分、肝脏功能生化指标(包括ALT、AST、TBIL)及甲胎蛋白评价其生存质量,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疼痛减轻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KPS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效果比较,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癌痛消颗粒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杞荷祛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方对NAFLD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NAFLD患者210例,分为A组(治疗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杞荷祛脂方治疗,B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C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药物,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脂、肝功能、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 1A组总有效率(91.7%),高于B组(86.4%)和C组(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与C组治疗后比较,B组ALT、AST、TG、TC疗效更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A组ALT、AST、TG、TC疗效更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3治疗后,三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杞荷祛脂方治疗NAFLD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更优于水飞蓟宾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够调节患者异常的高血清瘦素、低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和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评价中药香莲外用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第三者评价、第三方分析方法。共纳入345例足癣患者,治疗组168例,对照组177例。治疗组用中药香莲制剂外用,对照组用1%特比乳膏外用,疗程4周。结果停药2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为85.7%,对照组为80.2%,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主症积分分析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1%,对照组有效率76.3%,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在真菌清除率方面,两组真菌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香莲是一种治疗足癣安全、有效的外用制剂,疗效与特比奈芬乳膏相当,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特比萘芬乳膏。  相似文献   

7.
傅恭博  董晓颖  赵明 《创造》2015,(4):821-823
目的探讨白芥子对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损伤组喂饲普通饲料+45%白酒[12 ml/(kg·bw)]灌胃,保护组喂饲5%白芥子添加饲料+45%白酒灌胃。40天后,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氧化应激指标(SOD,MDA)、脂肪细胞因子指标(Adiponectin,Leptin,Resistin和TNF-α),肝脏做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切片可见,保护组脂肪变情况较损伤组明显减轻。保护组较损伤组SOD、TNF-α升高(P<0.01),ALT、AST、MDA、Leptin降低(P<0.001),Adiponectin升高(P<0.001),Resistin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芥子可降低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预防肝脏酒精性脂肪变,可能是通过抗氧化、调节脂肪细胞因子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李良波  龚成  廖勇  袁维  王振端 《创造》2015,(4):922-924
目的观察清窦灵合剂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窦灵合剂口服,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MTR比对照组增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T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病情完全控制率、病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窦灵合剂在促进鼻粘膜纤毛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术腔水肿,防止肉芽形成,促进术腔上皮化等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雄  王国政 《创造》2015,(4):926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咽扁桃体炎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咽扁桃体炎感染的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用抗感染、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及退热、咽喉扁桃体充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6%(P<0.05);治疗组退热、咽喉充血消退、扁桃体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咽扁桃体炎可提高疗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苏强  张剑宁  李明 《创造》2015,(4):905-90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心理咨询基础上给予活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耳迷根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动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胃动素含量,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结果化浊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明显提高大鼠胃动素水平(P<0.05);化浊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化浊解毒方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7)。化浊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明显改善大鼠胃排空率(P<0.05);化浊解毒方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动素含量、改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这可能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717解毒合剂对蝮蛇咬伤大鼠血清心肌酶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采用24只大白鼠局部注射蝮蛇毒造模后,分为中药组、血清组和中药加血清组3组进行治疗,从大鼠球后静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模型在实验不同时段血清心肌酶谱的水平,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模型组血清CK、CK-MB、LDH、AST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CK、CK-MB、LDH、AST含量降低(P<0.05),且以中药加血清组疗效最好,其次为中药组。结论 717解毒合剂可以降低蛇伤大鼠血清CK、CK-MB、LDH、AST值,其解毒排毒,纠正心肌损伤的效果明显,是治疗蝮蛇咬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英  徐爱军  张玉蕊 《创造》2015,(4):867-86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大鼠海马5-HT及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慢性不可预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饮片灌胃。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5-HT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5-HT1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治疗组能逆转此改变;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和5-HT1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5-HT含量和5-HT1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影响海马5-HT水平及5-HT1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齐月  于世家  岳志军 《创造》2015,(4):774-776
目的研究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大鼠钙离子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木丹颗粒对PDPN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取3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造模,参照Sally等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3mg/kg)制作PDPN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丝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与基础值相比下降50%者为PDPN造模成功。再将在成模的5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木丹颗粒组。木丹颗粒组给予10ml/(kg·d)灌胃,分别于药物治疗后第2、4、8周末,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用RT-PCR技术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N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N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上升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木丹颗粒组N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下降趋势,8周时,本组N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木丹颗粒可以下调PDPN大鼠N型钙离子通道蛋白mRNA表达,对PDP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g/(kg·d)、10g/(kg·d)体重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VI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脊髓中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2周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脊髓组织中VIP阳性表达显著上升,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百优解组延髓中VI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髓与胃粘膜中VIP含量与百优解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增加延髓、脊髓中VIP的表达,降低胃黏膜中VIP的表达,双向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VIP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义相 《创造》2015,(4):914-916
目的研究苦丁茶冬青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苦丁茶提取液治疗。观察苦丁茶对MS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血压各指标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ng I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能显著调节MS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各项指标,且治疗后血清ET、NO、Ang II、HbA1c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苦丁茶冬青可显著改善MS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简便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临床筛选了氨茶碱作为主要药物 ,将患者通过随机法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3 0 % ,对照组为 69 5 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lt;0 0 1)。结论 :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效 ,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肺组织Rock-1、Rock-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给予芪白平肺胶囊、法舒地尔干预,免疫组化检测模型大鼠肺组织Rock-1、Rock-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Rock-1、Rock-2可见大量阳性表达棕褐色颗粒,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比较阳性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模型组Rock-1、Rock-2平均吸光密度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法舒地尔组大鼠肺组织Rock-1、Rock-2平均吸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Rock-1、Rock-2平均吸光密度值较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可降低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肺组织Rock-1、Rock-2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对小鼠抗疲劳及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铁皮石斛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针挑组5组。每组10只。铁皮石斛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0.75,1.5,4.5 g·kg-1·d-1灌胃。对照组给予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针挑组给予针挑疗法预处理。各组每天1次,连续30d。然后通过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检测血清尿素、肌糖原、肝糖原、乳酸含量及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与对照组负重游泳时间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延长(P<0.05),高剂量组和针挑组均显著延长(P<0.01)。与对照组血清尿素、乳酸含量比较,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降低(P<0.05),高剂量组和针挑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比较,中剂量组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和针挑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比较,高剂量组和针挑组均升高或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针挑疗法和高剂量铁皮石斛对运动性疲劳均有比较好的恢复作用,可能与其纠正能量代谢紊乱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秀丽  王宇红  杨蕙  孟盼  谭小雯  柴上 《创造》2015,(4):787-789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灌胃、链脲佐菌素注射(38mg/kg)和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g/kg+氟西汀1.8mg/kg)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20.53 g/kg,10.26 g/kg,5.13g/kg)组,以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空间探索时间(SET)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组大鼠EL明显缩短,SET明显延长(P<0.05)。电镜下可见,正常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内部嵴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体肿胀,内质网脱颗粒严重,线粒体内嵴消失;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部分胞内可见线粒体。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可能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结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