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战控制是公安干警依法缉捕涉枪犯罪分子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掌握和支配犯罪分子,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越出被限制的活动范围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临战语言控制、临战武器控制和临战动作控制三个方面。它是减少和避免公安干警遭受持枪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顺利完成缉捕任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缉捕行动是警察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嫌疑人)的武装捕获活动。堵截、搜索、迫击又是辑捕行动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认真研究堵截、搜索、追击的优长与不足,对于缉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堵截的主要优点与不足主要优点:1、能迅速对犯罪分子(嫌疑人)所在区域进行围控,使其无法快速逃脱(摆脱)控制。在缉捕行动中,围控住犯罪分子(嫌疑人)并进一步发现之,是提高缉捕行动成功率的前提。堵截方法的运用,能够就近用兵,快速实施,使各设卡点、设伏点、观察哨、巡逻组之间形成相互策应、相互支援、多点配置、以点连线…  相似文献   

3.
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察临战心理是心理的特殊存在形式,对警察临战行为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警察临战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警察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警察临战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警察临战心理的构成,影响警察临战心理的因素,积极临战心理的培养及消极临战心理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4.
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与缉捕其他犯罪分子不同,这类犯罪分子都持有杀伤性较大的凶器。或控制有人质作为筹码,缉捕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干警及公众的伤亡;因而缉捕活动必须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依据缉捕时的不同环境和情势,可将其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持枪暴力犯罪突出,犯罪分子持枪拒捕、枪杀民警。如何成功缉捕持枪歹徒,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刑侦工作的指挥员,试从战术和谋略两方面谈一点肤浅之见。 一、战术 缉捕持枪歹徒是一项危险性高、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求民警不但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更重要的还需要具有烟熟的斗争技巧和过硬的战术本领。 (一)强化临战心理,提高防护意识。缉捕持枪歹徒既是真枪实弹、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也是斗智斗勇的心理战。民警既要熟悉涉枪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掌握了解缉捕对象的爱好…  相似文献   

6.
在闹市区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民警及无辜群众的伤亡,或者使犯罪分子脱逃,从而导致缉捕行动的失败.因此,闹市区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必须坚持"依法施策,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同时,要按实战要求制定训练方案:假设案情、预案制定、战前准备训练、战术实施训练等,以最小的代价或不付代价取得缉捕行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警察缉捕现场控制用语,是指警察在缉捕犯罪嫌疑人的现场中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控制对方举动,防止反抗,确保缉捕行动顺利进行,保证自身安全,而依法发出警告、指令和引导的语言,是警察缉捕行动的重要部分,是缉捕技能战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警察谈判,也称警察战术谈判、警察临战谈判,其类型主要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缉捕现场谈判等。警察谈判是警察谈判人员执行法律,严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它既是警察机关在警务实战处置中“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警察谈判对象人身权利予以保护的一种手段。自美国“9.11”事件以后,我国暴力恶性案件上升,劫持人质案件数量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威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德国警察临战教育培训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将警察临战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警察素质与增强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德国警察教育自成体系,临战教育培训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师博 《公安教育》2023,(1):38-41
<正>从近年来我国警察伤亡的统计中不难发现,弱光环境已经是造成警察遭受暴力侵害的主要执法环境。相关学者对近年来警察的伤亡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有近70%的遇袭伤亡发生在弱光环境下。(1)而最小作战单元指的是在基层执法活动中依法、规范、安全、高效处置警情的基本执法警组,(2)更是处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第一现场的主要力量。2021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多数缉捕人员在缉捕时,由于注重身体素质和战术技巧而忽视战术意识,故造成许多不必要伤亡的现象,浅析缉捕意识在缉捕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缉捕意识的培养方法,旨在提高缉捕人员的缉捕意识。  相似文献   

12.
警察临战指挥必须讲求效率;超优化决策理论是构建警察临战指挥效率的理论基础;提高警察临战指挥效率的措施包括降低成本耗费和实现临战指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创建“警察临战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创建警察临战学是警务实践、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学理论繁荣的需要。警察临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那些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各类案(事)件的临场战斗和紧急处置;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临战处置活动及其规律性;警察临战学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警察临战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史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与手段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展现出了集团化、智能化、多元化等诸多特征,使得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的过程中伤亡情况严重。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警务实战能力是减少警务伤亡的最有效途径。人民警察应提高执行公务中的安全系数,以确保人民警察进行有效自我保护,达到保障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繁重的警察临战任务,为了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美国警方在加强警察临战指挥与战术功效的同时,十分注重构建警察临战公共关系体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改善临战环境,提高警察临战效能,其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具体阐述了警察防暴队形的编成原则及战术运用,针对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的需要,总结了公安机关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对公安机关正确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充分发挥人民警察防暴队形的威慑力和战斗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人民警察在防暴、缉捕、护卫、押送等警务实战中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分子动辄暴力拒捕,滥杀无辜,甚至持枪、持爆炸物与警察公开对抗,民警在执法活动中伤亡的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造成民警伤亡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武器使用、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性,部分民警察射击技术不过硬、枪战意识差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警察临战心理训练,是提高警察临战效率的重要途径,能够大大提高临战警察的认识能力,应激反应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锤炼其忠诚果敢、紧毅沉稳、不屈不挠、乐观豁达的优良心理品质。临战心理训练应遵循激励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实践性原则。临战警察心理训练内容应包括认知能力、情绪、意志心理控制训练。临战警察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有案例教学训练法、综合实战模拟训练法、心理暗示训练法。  相似文献   

19.
临战武力是警察依法使用武力手段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过程。国家法律赋予警察使用武力控制手段的权利,用于控制、制止犯罪行为。只有不断加强警察临战武力控制能力培训,提高警察临战武力控制的能力,才能保卫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强调将人们的各种行为因素纳入成本—收益核算模式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以为警察机关的临战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将成本—收益理论应用于警察临战实践,在于为警察临战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而且用效益所体现和蕴含的理性价值可以透视现实警察临战机制的某些缺陷、警察临战理论研究的滞后。对警察临战活动进行经济学解读,目的就在于要以效益观为指导,以警察临战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基础,结合警察临战活动成本投入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