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政策,需要地方政府的有效贯彻执行。史密斯模型认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执行环境四个方面。政策本身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首要因素,执行机构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根本性因素,目标群体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内在动因,环境因素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形势变迁,实现了向社会公平为价值核心的回归,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中国特色服务型住房保障体系。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保障性住房从投入、分配到监管各层面、各环节均暴露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纵观种种不足,结合保障对象收入资产线性分布、需求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对保障结构、方式、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变革,构建公民基本住房需求与保障性供给无缝对接,以个人收入与家庭资产为基础变量的双线性供给模式,是政府保障社会成员基本居住权、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诚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但侵害了保障性住房的所有权和相关财产性权益,还严重破坏了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秩序,已经触犯了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中对这类行为的处罚仅仅只是罚款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准申请保障房,很难对这类行为形成震慑力.因此,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有必要用刑法对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南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了出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康发展重在政府,也责任在政府。要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把保障性住房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相似文献   

5.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诚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骗取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屡屡发生,不但侵害了保障性住房的所有权和相关财产性权益,而且严重破坏了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秩序,已经触犯了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目前地方政府出台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中对这类行为的处罚除了罚款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准申请保障房外没有更为严厉的处罚,很难对这类行为产生震慑力。因此,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有必要用刑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我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近年来,青岛市政府也推行了符合青岛市现状的住房保障政策,在转变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在实践过程中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青岛市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并完善相关住房保障政策,对于青岛市政府顺利开展住房保障工作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和健康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的重要惠民政策。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保障政策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政策的先天不足或运行机制不健全,保障政策执行的偏差,致使政策实施的结果与初衷发生偏离,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合理规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和结构,注意保障性住房的合理选址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倡导给付行政、福利国家的今天,公共住房保障俨然已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一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百姓居者有其屋"不仅承载着公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乐见我国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却存在诸如法律属性模糊、供需矛盾突出、分配机制混乱等理论与制度上的问题,亟待我们从行政法的视角深入解析,以期通过理论更新和制度改良来弥补上述缺憾。  相似文献   

9.
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有效政策供给,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核心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在服务对象、法律保障、管理机构、融资渠道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屏障,故此,其发展路径应为机制再造即严格把关准入机制、注重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监督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贫困群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应当是保障性政策与发展性政策的结合。前者的目标在于克服贫困;后者的目标则在于促进贫困者自立自强,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南京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保障性政策支持体系。本文认为,南京贫困群体政策支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重点强化以“帮助贫困群体获得可持续生计”为目标的发展性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通过加快住房保障立法、明确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及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来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提出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本文强调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建议:建立房地产市场双轨制模式;采用“人头补贴”取代“砖头补贴”;健全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和长远意义的战略举措。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能够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发展,改善住房供求不均衡状态,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有着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特定政策意图的人类活动。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重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它是通过政策主体的行动、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政策过程的推进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保障住房权利就是解决住房问题和实现住有所居.我国商品房价格高涨的原因是供求失衡和开发商对开发市场的垄断,高房价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但遏制房价的做法既与市场法则不符,也无法提升市场的保障容量.“价格归市场,保障归政府”.保障住房权利依赖于政府保障责任的承担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且,公租住房制度应该是我国现阶段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保障性住房已成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部署,目前保障性住房已经纳入基础设施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试点范围,这拓宽了社会资本大规模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渠道。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模式及困境,指出引入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打破现有融资困境,并以厦门为例,探究REITs产品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认为基础设施REITs的发行,能够构建稳定的资产盘活通道,形成“投资—融资—建设—运营—退出”的可持续循环,在全国保障性住房市场建设中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如何通过基层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迫切需要人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民间组织介入其间的应有价值。当前,在由单纯的政府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发展态势下,民间组织的有效介入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分散公众利益诉求、实现公众与基层政府信息的双向传递以及合理分担基层政府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的功能价值,通过政府-公众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公众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社会冲突呈现虚实交叠无序衍化特征,加剧了社会冲突不可控风险。面对新环境、新技术挑战,社会冲突治理应有效整合治理资源,转变治理结构。大数据时代社会冲突治理应以系统消减冲突价值目标取代快速平息冲突的短期治理取向,为此应构建基于数据中心的平台化开放治理网络以取代政府中心单一治理形态,并且通过建立政府间数据共享职能联动机制实现社会冲突整体治理,政府与企业间技术合作机制实现社会冲突智慧治理,政府与公众互动机制形成社会冲突无缝隙治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级差政治信任"格局中表现出来的"央强地弱"的政治信任结构与以往一以贯之的高度政治信任相比,最大的差异是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流失严重。其原因,宏观层面来是利益分化导致社会不公和制度缺失导致政府对社会问题回应滞后引发公众不满;微观层面是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政府官员贪腐和政府行政行为异化严重侵蚀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从制度层面重建社会公正、推进制度反腐,从社会治理层面加强矛盾化解,从规范行政行为层面重塑政府形象是重建政府管理权威,提升公众政治信任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住房保障问题:社会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住房问题上,社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与经济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划分很重要。房地产属于经济政策的对象范畴,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则要靠住房的社会政策,亦即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应该管的是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房地产的发展则是市场的事,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只在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