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凡 《海内与海外》2005,(11):15-20
何莲芝马上拿了几个梨,送到王遹的房间/只能说首长不能吃什么,绝不能说首长喜欢吃什么/董必武带病上了主席台,王通一反常态也跟上了主席台/  相似文献   

2.
以“疲劳过度”休闲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休闲,特别注重到郊外、到大自然中去尽情舒展四肢,“疲劳”一下自己的身体。每到节假日,许多大城市的火车站专门开出“健康专列”。春季把人们送到自己家的菜园、果园去干活,夏季送他们去旅游,秋季送他们去采蘑菇,冬季把滑雪的人一大清早送到郊外。城里不少家庭在郊外都有别墅和土地,有的是私人财产,有的属国家所有,定期租用。每到5月,那里便成了最受欢迎的休闲胜地,爸爸带着儿子在地里干农活,妈妈领着女儿挖野菜、摘浆果,爷爷、奶奶们则在一边看管东西。他们远离都市喧嚣,来到这片无比宁静的天地,用…  相似文献   

3.
平时大家都忙得很,几乎没有时间聚在一起。可每个入天天都要查看“电子信箱”,因为中国人圈子里的新闻和广告都从这里传出来。有一天,一个叫江达的留学生向大家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教学楼的大厅里吃气味强烈的午饭,仿佛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吧?我记得在国内上大学时,教室和食堂也是分开的!你要是使美国人觉得中餐到处都是,岂不使本来就廉价的中餐馆更显得廉价?在公共场所吃气味强烈的中国饭并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没有如此丑陋的传统!花一美元,买一块比萨,一杯咖啡,又能贵到哪里去?”第二天,“电子信箱”里就挤满了三条…  相似文献   

4.
瑞士无裸地     
有人说:在瑞士没有裸地,只有裸体,这话虽然吓人,却是事实。瑞士几乎没有农业,不种粮食和蔬菜,大片大片的地全种树和草。刚到苏黎世,我带去了几块生姜,想找土或沙埋埋,结果却找不到,我们住所周围有土的地方全被绿草覆盖。周末,我们带上食品和床单,步行至苏黎世湖边,把床单往草地上一铺,东西一放,先去游泳,游累了就吃东西。晒太阳。那里的草地很干净,不仅没有塑料袋、果皮等垃圾,就连蚂蚁、蚊虫都少见。我们吃东西,招来的是蜜蜂,而不是苍蝇。渴了就在附近泉水管接水喝。其水质很好,就连自来水都可以喝,而且清凉解渴,没…  相似文献   

5.
蓝岸走了以后,我总是拿东忘西。比如我明明是下楼去吃饭,到了麦当劳却只要了一杯加冰的可乐,慢慢地喝完以后又上来,坐在电脑旁边时才想起,原来我是要去吃饭的。有时候是吃了以后忘了,于是再去吃一次,胃胀了以后就以为胃坏了,又吃胃药,但往往吃过药后却不知吃了没吃,所以只能再吃一次。还有的时候,洗澡,我会洗了一遍又一遍,手里拿着浴液还找浴液,哎,浴液呢,我明明刚才还看见的?使过一次还问自己,我用过浴液了吗?所有事情,一直这样。所以,我知道我还爱着蓝岸。虽然他已经在很远很远的另一个国家,就是诗人顾城呆过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巧嘴媳妇     
有个巧嘴媳妇,善耍小聪明。有一天,她给公公盛了一碗米饭。公公吃了一口,称赞道:“今天的饭真香,我可要吃三大碗。”巧嘴媳妇听到夸奖,忙说:“这顿饭是俺做的。”当公公吃第二口时,只听“咔嚓”一声,公公把饭吐了出来,叫道:“哎呀,怎么这样多砂子。”巧嘴媳妇抢着说:“那是小姑淘的米。”公公用筷子在饭里搅了搅,闻一闻,问道:“这饭怎么还有糊味呢?”那巧嘴媳妇回答更干脆:“那是妈烧的火!” 巧嘴媳妇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日记     
1.2006年4月13日 2006年4月13日:早上6时起床,去锻炼,回来到中途,心口痛,含一粒救心丸在舌下,慢慢走回来.上完两节课,中午吃番茄鸡蛋面,是丫丫最喜欢吃的,还记得那年春游回来,她居然一气吃了两大碗.丫丫两天没打电话来了,总担心她在外面吃不好.晚上心口痛得很厉害,睡不着,找出丫丫写的信,看了两遍……  相似文献   

8.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9.
怀念冰心     
正第二天下午,我们到西四花店买了两束鲜花,到北京医院去看曹禺。曹禺住院好几年了,身体一直不好。老徐献上花,转达了巴老的问候,没说几句话,就告辞了。因为看曹禺的人很多,外面有人排队等候,不好久留,同时也怕他太累。曹禺说:"你们来了,也不多聊一会儿。我见到你们就精神,你们一走,我就无精打采。"他坐着轮椅,一直把我们送到电梯口。从北京医院出来,我们直奔冰心家。路上,祁鸣说:"曹禺真有意思。有一次,他对我说,我每次见到巴老,都有许多话要说。巴老也有许多话要对我说。于是他说,我也说,谈得热火朝天。但我听不太懂他的四川话,他也听不太懂我的话,但就是想说,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实际上,谁也没听懂对方的话。"大家在车里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了解加拿大的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并去遵守它,这是每个新移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也是融入这个社会、进而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据我所知,一些中国人到了加拿大后,对这方面的情况不甚了解,闹出不少笑话。甚至有些不良习惯,损害了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工作、求学、交友带来不少困难。女士优先有一位在中国长年搞外贸工作的老板,借助儿子儿媳已移民加拿大建立的关系,做起了加拿大的生意。一次和加拿大商人谈判,约好在多伦多一家酒店共进午餐。这位风度翩翩的中国老板下了轿车,站在一旁等夫人下车。进了酒店,中国老板自己选定位置先行落座,夫…  相似文献   

11.
一觉到天明,无梦。早餐过后下到海边晒太阳,享受太阳深入肌肤的炙烈的暖意。午餐是西班牙饭,它其实可以有不同版本,除了特色米饭必须有以外,其他的内容随意放,肉类鱼类海鲜等等,我们常说的海鲜饭,其实只是其中一种,今天是四人份兔肉饭,点了之后要等20分钟。好在这里的食客都不急,乐得在露台喝酒吃小菜。下午起风了,小旋风仿佛一下子就到了,而且不再停止,据说要持续三天!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仿佛一切都要  相似文献   

12.
吃原味     
前年初春到青岛休养,好友邀我吃海鲜。他说,不在市内吃,到崂山里面去吃。那里的海货最新鲜,鱼、虾、蟹、海蛤、海螺,都是刚捞上来的,活蹦乱跳,那才叫海鲜呢,吃起来真够味!  相似文献   

13.
1.喝茶应适中,一天不要喝很多杯茶。 2.胃溃疡患者不要喝茶。如果你想减少咖啡因的害处,最好在茶中加奶。 3.不要边吃东西边喝茶,否则食物不易消化。 4.如果你想减肥,不要多喝茶,因为血酸值增高会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因而会使体重增加。 5.有茶瘾的人,不要突然中断喝茶,即使中断一天或两天,也会出现诸如紧张和睡眠不好等令人烦恼的症状。 6.贫血者不要喝茶,因为喝茶会减少铁的吸收。 7.喝茶适中可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因为咖啡因会促使身体分泌胰岛素,从而会出现低血糖。 可以说,喝茶太多不好,但每天喝三几杯是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14.
知道万伯翱的名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他的父亲万里同志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长子送到河南黄泛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位背着铺盖卷一头扎进黄沙漫地的黄泛区的毛头小伙子、万家长子便是万伯翱。万里同志的送子下乡务农,伯翱的慷慨赴“战场”,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  相似文献   

15.
何莲芝马上拿了几个梨,送到王的房间/只能说首长不能吃什么,绝不能说首长喜欢吃什么/董必武带病上了主席台,王一反常态也跟上了主席台/也是那次去湖北,董老听说王未婚夫要从苏联回来了,他们正准备结婚。一天晚饭后,董老叫王到他住的房间去。王去后,董老拿出两个被面,一个浅蓝色的,一个粉红色的,让王看,并好像很随意地问:“你看,漂亮不漂亮?”王说:“挺漂亮的。”董老又问:“你说是蓝色的好看,还是粉色的好看?”王说:“我觉得还是蓝色的漂亮。”第二天,董老就把蓝色的被面给了王,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结婚礼物。”王这才明白董老昨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送女上学记     
正早晨4点钟起来,雨下得正急。这雨是应景的,心头又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这样的天气,不知飞机能不能起飞?急匆匆吃了几口饭,楼下响起汽车的喇叭声,是妻弟来了。虽然上学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但还是一阵手忙脚乱。女儿背着吉他上车了——音乐在大学里是必不可少的。汽车向蓬莱机场疾驰而去。今天头一回坐飞机,如果不是送女儿上学,我怕是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坐飞机了。一周前,我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个汉民,很多少数民族的食品我吃不惯。比如:羊杂碎、羊肉、马奶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民都不吃这些东西。有的汉民吃的东西比少数民族吃的还要丰富得多。我只是汉民中的一少部分人,我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才不吃羊肉、喝马奶的,嫌有一股怪味。我们单位后院,是一家回民饭馆。一炒羊肉,一股腥膻味儿呛得我一直呕吐。我赶紧关上窗户。我去过很多地方,却从来没敢去新疆、西藏。尽管新疆和西藏的风景美,有我渴望的雪  相似文献   

18.
到巴基斯坦来之前,除了带备各种医治食物中毒的药丸之外,还带了一颗“戒备之心”———街边小食不碰、非矿泉水不喝、生的冷的食物一概不沾口,每天只到正正式式的餐馆去,吃那正经八百地煮得熟熟透透的食物。餐餐吃,安然无恙。渐渐的,安心了,到了后来,只要是煮过的,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买来吃了。于是,路旁稀奇古怪的烤牦肉串、炒得焦黑干硬如炭石的玉米串、五彩缤纷味儿各异的各式甜点糕饼,一见便买,一买便吃,吃得不亦乐乎。天天吃,相安无事。渐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街边小食大尝特尝、自来水照喝不误、生的冷的食物想吃便吃…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春节过后,我母亲与李慎之伯伯通了一次电话。晚上,她很郑重地对我说,你到李伯伯家探望一下他吧,他现在处境不好,身体也不太好,代我去问候他。次日下午,我遵母命便去看望李慎之伯伯。那时,他家还住在建国门外永安南里的一幢楼里,记得是友谊商店对过。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可在门前按铃后许久未有  相似文献   

20.
去新加坡前,即有人对我说:“到新加坡,有一样东西不能不吃。”我问什么东西非吃不可的?友人答日:“榴格。”我曾不止一次从书上报上见到关于第一次品尝榴格的文章。歌德派,把榴论捧上了天,恨不得找出所有能找出的褒语赞词来美之誉之;反对派,则把榴授贬得一钱不值,竟有人直言榴指味如臭屎,世上的水果,说好说孬相去如此距离,不说绝无仅有,至少是不多见的,故而,见识榴论,品尝榴论成了我心中一个小小的秘密。记得报到后的第一人,晚餐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餐汀吃的。回来的路上,好像是台湾的哪位教授提起新加坡的榴指乃水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