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国家行政改革沿着两种不同路径展开,即制度建构的改革和经济—管理改革。制度建构的改革包括分权化改革、设立独立性机构、改善公民与行政关系、改革公务员制度等;经济—管理改革包括公共部门改革、引进新管理技术等方面。希腊行政改革不仅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也有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内部动力。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和广阔的国家政治社会背景来分析,这些行政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阻碍改革的因素,如政治过程与体系的障碍、行政能力不足、社会支持力不够,这也是今后需要克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通过20多年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现状等,都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在一定的意义上,改革就是根据社会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动地变革社会结构,实现社会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因此,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渐进性改革,可以较好地把握中国现实社会、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深刻理解渐进性改革的时代条件以及性质、特点和规律等。本文作为渐进性改革研究的起步,首先尝试说明社会系统观的主要原理、中国社会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全国各地推行了多姿多彩的公安改革。理解这些改革实验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理论假设和制度选项,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将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科学决策的经验基础和制度细节。多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编制和经费"硬约束"的前提下,公安改革倾向于通过组织体系变革来提高运行效率,即组织和效率逻辑成为改革的主导逻辑。零星的个案涉及互动治理来优化警务职能和社会效果,实现制度驱动的改革。未来的改革选项中,公安组织结构体系的变革依然有很大空间;社会分权和治理转型能释放社会活力以提供更多的改革选项;改革的复杂性需要考量不同逻辑选项在制度框架上的嵌套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管理由经济事务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组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我国政府经济事务管理改革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社会事务管理改革一直滞后,到目前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事务扩张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弄清现行社会事务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转变管理者的指导思想、精简管理层次、转移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加快社会事务管理改革步伐是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政府主导改革,国有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题.改革初期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忽视了培育自主性市场主体和市民社会,体制内的改革使国家依然垄断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但是,农村改革的制度创新,不仅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最基层的农村实现了重构,而且使私营经济在改革体制的外部顺势而生.私营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社会体制的整体性变迁,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整体上实现了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箭在弦上。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社会和居民承受能力的关系、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改革成本公平负担的关系、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其他制度改革配套的关系以及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与政府调控监管的关系。在当前我国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资源环境价格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还未完全成熟,要选择好相应的时机和条件,稳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构建重点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改革由增益型改革转向公平正义型改革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民众所固有的平均主义的观念、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及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是制约这种转变的负面因素。为此,必须以推进法治化进程、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及加快农村发展为突破口,维护和增进弱势群体利益,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指要使所有改革发展主体或社会成员都能享受社会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成果,它有助干社会和谐。要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注意大力发展经济、转变分配观念、遵循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转型中国的法治改革是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是整个中国社会改革的一部分.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其权力组织形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危机,被动实施了法治改革.法治改革依赖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能否在法治理论上作出创新是考验法治改革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步骤。司法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实现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司法改革的内容涵盖"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诸方面,因此对立法、司法、法务管理和法学研究都提出了艰巨任务和严竣挑战。只有高屋建瓴周密设计,科学筹划改革步骤,具体落实改革措施,认真总结改革经验,时刻校正改革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前行,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政治支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在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现代警察管理模式必须适应时代变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安全、稳定、和谐社会发挥应有作用。应明确警察的首要职责,构建新型警民关系,全面深化警务工作改革,构建回归与反思、发展与进步并存的现代化的新型警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司法发挥作用的程度通常受制于行政和社会自身之解纷机能的出色作为。故此,应当理性地正视司法的有限性;并树立"综合司法改革"理念,在定位于最后屏障的前提下,将司法改革置于整个社会改革体系之中,正视并充分整合行政与社会自身之纠纷调处资源,以促成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5.
现代司法是现代政治合法性再生产的制度装置,而其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其具有保守、克制,有意与社会保持适当隔离,严格按照正当程序操作,严格依法断案的品质。西安中院在审理药家鑫案时征求旁听人员关于量刑的意见,受到了网友的广泛质疑,引发了司法的合法性危机,就是因其背离了现代司法的范型,以致引火烧身。避免司法改革举措失当导致结构性的危机再生产是我们在整个司法改革过程中始终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各国努力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凸现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等,这对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柱,生育繁衍历来是人类社会的头等大事。生育保险不仅使家庭在经济上获得一定数额的补贴,而且使生育女性能够保持收入和重返工作岗位。我国的生育保险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生育保险立法与新中国同步。改革开放前,生育保障实行用人单位责任制,各项费用都由所在单位负担。改革开放后,由于企业生育女职工所占比例和经济效益不同,导致企业为减少生育开支不愿或少招用女职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开始生育保障改革,农民工的生育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社会保险法(草案)》中,“生育保险”仅有六个条文,难以满足应有之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实现较大程度的和谐,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关系、正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关系、调动新兴社会阶层积极性和保护贫困阶层利益的关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站在改革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