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重要内容。现阶段政府职能在履行过程中与其他主体关系存在体制不顺等问题,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今后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需要做到“三个放权”和“三个加强”,这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新任务。在理顺一些重要权力关系方面,应向市场放权、向社会移权、向地方分权。在下放和转移权力同时,还要加强三个领域的职能,包括加强市场监管职能、加强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和全面保障发展民生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出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海选、两票制选举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形式。但无论是选举程序还是操作层面都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存在着由选举引起的体制的冲突。发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选举,要处理好基层党组织选举与群众自治权力的关系,理顺基层两委关系;要完善选举制度规范,选举程序,选举的后续制度要跟进;要降低选举成本等。  相似文献   
3.
创造良好的行政心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环境是影响政府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的重要因素,而微观行政心理环境则是影响行政管理行为的直接因素.本文在简述了创造良好行政心理环境的迫切性之后,重点论述了行政心理环境对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作用,思考并提出了创造良好行政心理环境的途径和建设性的时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就要保证行政权力行使的客观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动政府真正做到责任行政,必须加强责任政府的制度创新,其中重点包括政策管理方式、权力监控体制、财政监督等领域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国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地方政府间在财政经济以及权限划分既定的前提下 ,如何协调好关系就成为微观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新的协调关系是针对我国各级政府间关系现状及问题的几点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和现代化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加剧 ,我国行政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机遇和挑战。行政决策作为整个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其科学化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行政决策的认识过程入手分析怎样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上,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门体制"改革以来,各界对此可谓充满期许和议论。当前提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基于大部门体制本身的优点以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长期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和多头管理等弊端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严重资源浪费,极大影响了管理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摹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政府管理”发展到“政府治理”,是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政府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孙彩红 《桂海论丛》2005,21(6):61-63
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行政文化环境,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实现责任政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构筑新型的责任行政文化成为实现责任政府的必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不少地方和城市政府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实践有较大进展。哈尔滨市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和职能履行过程中,吸纳公民意见的典型参与类型主要包括: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政府立法全过程征求市民意见和建议、市长公开电话的参与平台等。推进公民参与的主要经验有:领导重视是促进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不断拓宽参与的渠道和架起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规范来保障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