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不仅重视对云南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李红勃 《人权》2014,(3):56-60
一、文化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3.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其次.与大一统的主流文化风格不同,非物质文化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由集体创作.并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王丹丹 《前沿》2009,(6):92-95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新疆各民族历史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活”的形态深刻表现了它的时代印记,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它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通过实施“民族文化建设年”活动。将民族文化引入中小学生课堂,开设民族音乐舞蹈和器乐培训班.聘请该乡自治区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课,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图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邝顺(前一)在八江中学教学生弹琵琶。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9,(11):13-13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富集地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0项,其中鄂西圈36项,占60%,省政府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70项,其中鄂西圈94项,占55%,  相似文献   

7.
金兴盛 《今日浙江》2012,(23):56-57
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8.
姜又春  刘慧群 《前沿》2009,(10):171-174
文章从全球化背景中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认识,认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源自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从本土文化意识的角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在于保护培养传承人与传习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大学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当从民间走向象牙塔,发挥大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应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学科专业特色、教学与科研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双创教育等领域。针对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还存在不落地、不生根、不发芽等方面的问题,高校需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逻辑机理,系统化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统传承方式向现代传承方式的转型,从而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大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自觉及引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涛 《前沿》2009,(5):82-8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和乡村域市化过程中加快失落的背景下,民众的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民间力量的热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魂;文化,标志一方民众的精神状况,展示一个区域的综合实力。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全国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省、全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省、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省……60年来,浙江文化建设紧扣时代脉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繁荣发展为主题,以服务群众为方向,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7,(6):17-18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45号)的精神,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似文献   

13.
韩成艳 《思想战线》2011,37(3):94-9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按照中国现有体制的特点,县域是进行活态保护、整体保护即社区保护的较好平台。湖北长阳对于其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内在需要,能够进行立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调动公共财政来支持公共文化发展,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的学校体制和传统的社会生态中都能够有效传承,这是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纳入现代的公共文化予以制度支持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4.
虢筱涵 《传承》2013,(11):121-123
白族游神仪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具有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建设先进的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这些保护在全球化背景下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更好地保护白族游神仪式,促进其发展,提高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游神仪式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将会是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志鹏 《前沿》2008,(11):89-9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与传承,它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是维护文化主体和文化主权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田阡 《思想战线》2012,38(4):112-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定本身体现了文化相对论思想,并且,对文化相对论的反思,还需回到解释文化的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在对文化相对论与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进行充分反思的基础上,坚持以文化整体观视野下的田野工作为认识文化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单方面强调"文化特殊主义"而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1-91
6月初.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文化部提出当前将着重抓好5项工作措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文化部计划从今年至2008年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2.推荐和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部今年开始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8.
渝府发[2011]2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5]223号)精神,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际联席会议审核,市政府同意将《吴癞子的传说》等1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予公布。附件: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相似文献   

19.
梁尚明 《当代广西》2010,(19):43-43
临桂县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但使很多流传民间的草根文化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还有一些更是进一步做成了品牌,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临桂县共有135项非物项目入选临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项入选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四塘牌灯舞、两江板凳龙舞、四塘豆腐乳制作工艺等人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第15条规定,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并报经省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