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阙愚 《人民论坛》2020,(1):84-85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型的绿色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和解决生态危机途径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批判对象、批判目标、批判立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时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作用,提供更具指导价值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在全社会关注生态问题之时,探究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以便更好的把握我党生态文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一脉相承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既有方法论的启示,也有具体的绿色发展观念。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而得到了科学、全面、深刻的发展,对于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骆清 《传承》2014,(4):74-75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则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生态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自然以及社会有机统一的内容,结合中国实际探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及全球民生问题的解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发掘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新的生态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以及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对于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惠保德 《人民论坛》2012,(35):212-213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立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因此,研究并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一新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深刻蕴涵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扬弃,是对当代世界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借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克服了资本主义对于发展美好生活的局限性,具有巨大的先进性和时代价值,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提出了以理性、适度的绿色消费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人们通过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新型生活模式,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尊重生态环境的理性原则下,更好地满足个体的环境利益与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解放自然"、生物多样性伦理以及理性消费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态意识;以发展生态理性为原则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和"软技术"为核心的生态经济思想;以揭示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为核心的生态政治思想。这些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五个向度:科学性向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性向度--批判精神和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向度--从实践中来和到实践中去;人民性向度--人民至上和为人民谋幸福;发展性向度--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性关键时期,系统分析并整体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重向度的深刻洞见及其精神实质,对于正确引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实现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包含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实践,实践观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涵义丰沛、精深博大,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运用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对于建设美丽广西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引领绿色发展,有助于增强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建设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绿色生态监督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陈草 《传承》2010,(24):36-37
通过从政治观角度探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接着,指出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就生态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理论、思想和观点,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当今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都具有借鉴意义。最后,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生态学视角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他们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态全球观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与中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的共同价值一脉相承,又是面对全球生态危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的完美诠释。只有站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才能真正领悟习近平生态全球观思想鲜明的内在特质: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文明观、"最普惠人民福祉"的民生观和"遵循规律、携手合作"的发展观。这一思想为维护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安全,突破狭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利益,构建全球生态治理的全新格局,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学思想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理论主旨和不同的问题域.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科学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生态唯物论、生态世界观、生态辩证法、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